影响“间隔年”教育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原因探析
——以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系差异为视角

2016-01-04 02:54梁平李丹
文教资料 2015年24期
关键词:间隔大学生文化

梁平 李丹

(江汉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影响“间隔年”教育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原因探析
——以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系差异为视角

梁平 李丹

(江汉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中英两国大学生实践“间隔年”文化情况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机构的录取状况(录取标准及录取率)影响学生对时间的分配和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对他们实践“间隔年”文化的可行性和能力产生相应影响;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影响大学生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从而影响其对“间隔年”文化的判断和选择;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中国际交流项目的存在与否影响大学生对“间隔年”文化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间隔年” 高等教育体系 教育理念 管理模式 国际交流项目

一、背景介绍

“间隔年”是指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为一年),让青年人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间隔年期间,青年人离开自己的国家去旅行,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通过这种方式青年人可以培养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前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间隔年”现象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随后,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并逐渐形成了成熟完善的体系。大量实践证明“间隔年”文化的践行对青年人价值观重塑等方面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伴随着《迟到的间隔年》一书的出版,“间隔年”这一概念首次引入中国。新浪和英孚教育2012年6月21日发布在人人网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73.3%的受访者表示想去体验“间隔年”。同时,由豆瓣网组建的“间隔年旅行网”等媒体平台为“间隔年“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渠道。但实际情况是,那些表示想体验“间隔年”文化的受访者中真正将其付诸实践的很少。许多青少年对“间隔年”这一概念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实践需要的各种条件也未完全成熟。种种现状都预示着“间隔年”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将难以顺畅。

阻碍“间隔年”文化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即个人、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个人价值观和个人性格特征如何与是否选择践行“间隔年”文化息息相关;中国父母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中国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间隔年”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以及“间隔年”实践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等均导致中国青少年难以更加深入地接触和践行“间隔年”文化。然而,进一步思考会发现,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录取标准、录取率、高等教育理念、管理模式、现行的国际交流项目状况等都是影响“间隔年”文化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英高等教育体系差异对两国大学生践行“间隔年”教育文化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录取状况

1.录取标准

在中国,“高考”成绩的高低一直是衡量候选者优异与否的唯一标尺,中国学生视分数为命根的形象已深入人心。“间隔年”实践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生存能力和某方面较突出的个人才能等,不是中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录取中所考量的标准。所以类似“间隔年”文化体验活动对学生来说便显得可有可无了,他们缺乏“间隔年”文化意识,更无时间、无精力践行它。

英国高等教育录取实行的是累积分制的A-level考试成绩、推荐信和面试三者综合,其中面试着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知识、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想象力和综合情商。“分数”不是录取考生的唯一衡量标准。这样一种录取方式使英国学生不用争分夺秒地背全每一个可能考到的知识点,这可以让其有机会有时间体验“间隔年”文化。“间隔年”经历中的所学所得能丰富其见识,为其申请入学资格增色,提高其能力,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2.录取率

教育学中一般以18—24岁适龄人口入学率为基准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校生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据统计,2010—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从60%跃至74.33%。根据英国政府制订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到2010年,英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0%。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升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同时也引申出“过度教育”问题。高等教育的扩张导致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随即引发毕业生失业或不稳定就业问题。据美国媒体2013年8月18日披露,中国21至25岁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为16%。英国高

等教育就业服务处的调查显示,同年英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为7.9%。

持续走高的高等教育录取率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的攀升,无疑阻碍了中国大学生“间隔年”实践活动。紧张的大学生活一结束,很多毕业生随即马不停蹄地奔赴另一个起点,很少有人能给自己紧绷的神经插入间歇期。间隔年文化中的体验和经历等都是“生活”中的事,抵不过现实中的“生存”。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所带来的偏高入学率是造成中国大学生难以实践“间隔年”文化的重要因素。

(二)高等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

1.教育理念

“校训”通常被视为办学教育理念的浓缩体现。英国高等教育的宗旨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追求卓越、鼓励创新、育人为本、重视体验。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校训中较有代表性的表述为:自强、立德、创新。“创新”“卓越”两项作为共有,此处便不赘述。有区别的是“育人为本”“重视体验”这两项。

英国高等教育中对“育人为本”的描述为: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完美的体验、远大的前程”。许多大学都将自己视为一种服务性行业,将学生视为平等的服务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有主动性及话语权。“育人为本”突出表现在学院制和导师制的实施上。学院的教学方式是导师制,学院的职能在于发展学生的品格。导师制成功的秘诀在于它倡导学生与导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的思想交流,要求学生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接受他人的建设性批评和建议。导师制把大学的集体教学与导师的个别辅导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业发展、个性发展及生活价值观教育等结合起来。英国学院制与导师制的实施使得高等教育受教育者更加 “自我”,强调受教育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受教育者身心兼具发展。“间隔年”文化践行给学生提供了寻找自我、检验能力、重塑价值观的机会。从这一角度看它和英国教育的追求目标相呼应。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中,学生被视为年轻的学习者,大学需要对他们履行代理父母的职能。课程教学方式仍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我探寻能力及动力。“间隔年”作为一次探寻世界及自我的旅程对于长期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传授的中国学生来说显得过于有挑战性。中国高等教育接收者更习惯已知的被动的 “观赏”而非主动的充满未知的“体验”。

中英两国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差异影响了两国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实践意识及能力,从而形成了两国大学生对“间隔年”文化的不同践行情况。

2.管理模式

据已经实行间隔年旅游计划或是准备实行间隔年的大学生介绍,他们的间隔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在大四上学年,在校园招聘中签好工作后出发去旅行。另外一种是毕业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从而萌发出去走走的想法。目前的大学升学体制使学生申办休学或者延迟毕业难以操作,因为从开始至结束,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学习似乎是一气呵成的,没有任何喘息的空档。在中国,休学几乎等于退学。休学的学生大部分因为疾病或者家庭经济情况而不得已休学。一旦休学,就几乎很难复学。虽然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但是一直以来,一些学校以各种理由拒绝学生休学。一般公众对休学生也抱有异样眼光,认为休学生不是有病就是贫困,甚至认为休学生一般是没有希望的学生。这种学生管理中的传统在制度层面上阻碍了中国大学生践行“间隔年”文化。

英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晚一年申请”是申请形式之一,即在高中与大学之间留出一年的空档时间,为“间隔年”的践行提供最佳的时间档。同时,英国社会大众对休学生不存在偏见,也有学生选择休学一年去践行“间隔年”文化。

(三)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际学术交流状况

如泰希勒教授在 《迈向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国际比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体系》一书中所述,英国大学通常注重为学生提供短暂的海外学习项目,认为居住和学习在国外的环境中学生能够领悟并获得跨文化的认识,超越学校内教学的收获。

“伊拉斯谟计划”是英国学习委员会采纳的高等教育应对政策,该政策推动了整个欧洲社会在国际化方面的进程。该项目是在欧洲范围内发起的一项高等教育交流计划,通过与第三国的合作,促进人与文化的对话和对文化的理解。“伊拉斯谟计划”要求毕业生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相信他们通过此体验能较快地获得所处的社会的文化知识,外语学习也取得进步。

在中国,以国家为牵线人倡导的国家层面上的高等教育交流计划并未成型。高校层面上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数量规模上有局限,且无长期有效机制作为保障。

受高等教育期间的国际交流经历在经验和向往度方面对“间隔年”文化的践行有积极的影响。中英两国高等教育机构甚至是国家层面的国际交流项目状况的差异对两国大学生是否选择践行“间隔年”文化有一定影响。

三、结论

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之前这一段时间,准大学生践行“间隔年”文化的可能性及能力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时间的支配能力,取决于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系能否为他们提供 “间隔”,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实践“间隔年”文化。高等教育结束至开始工作之前的一段时间,毕业生是否选择践行“间隔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就业压力及竞争力等有关。整个高等教育阶段,两国大学生对于“间隔年”文化的认识及惯性思维决定其是否选择践行该文化。大学生对“间隔年”文化的认识受高等教育录取标准、录取率、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高等教育体系中现行的国际学术交流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是否选择践行“间隔年”文化的重要因素。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时间过了60多年,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笔者希望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能朝着有利于大学生践行 “间隔年”文化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录取标准和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际学术交流状况有助于学生成为“间隔年”文化的践行者。

[1]陈艳萍.国外高等教育中“间隔年”的缘起、发展与意义.现代教育科学,2014(5):56-58.

[2]贾凌卉.浅析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47-48.

[3]连国辉.英国大学生的“间隔年”.教育文汇,2005(1):15-17.

[4]卲朋来.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35-37.

[5]孙东纯.迟到的间隔年.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6]乌尔里希·泰希勒.迈向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国际比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体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7]王丽娜.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07(1):67-69.

[8]王玉敏.高校学籍管理剖析.时代教育.2012(7):56-58.

[9]王玉祯.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调查研究.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77-79.

[10]张丽萍.中国大学生实施间隔年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自然科学报,2011(3):45-47.

[11]张震.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启示.当代青年研究所学报.2012(2):55-58.

猜你喜欢
间隔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间隔问题
间隔之谜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上楼梯的学问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