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模式研究

2016-01-02 02:10:48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个性化图书馆资源

耿 卫

(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模式研究

耿 卫

(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以其独特的优势影响并变革着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文章从大数据对读者服务的影响入手,深入剖析了我国当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症结,指出图书馆工作者必须以全新的理念认识并革新大数据技术条件下读者服务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把握读者多层次立体式的阅读与服务需求,主动拓展个性化、多元化的读者服新模式,旨在为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大数据;图书馆;读者服务

信息科技、网络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数据储量和运算速率的几何级增长,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及读者服务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契机。深层次挖掘读者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并及时提供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服务效益,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依托大数据环境的构建,门户网站、一站式检索、微信公众号、智能网络等应用平台不断被推出,致使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已然超越了传统的资源藏量、空间功能、排架齐整等服务项目,更多地体现在读者服务深度、资源获取效率及便捷性等服务质量的变革方面。面对新的现代技术环境,图书馆势必创新性地提出新的读者服务模式,深度挖掘读者需求、广泛寻求服务渠道、大力拓展服务内容、全面创新服务方式,真正推动图书馆读者服务向知识型、智慧型的方向发展。

1 大数据知识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1.1 大数据知识服务的概念

大数据知识服务是依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及海量数据资源的泛在化发展趋势和复杂处理需求,用以解决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多维度处理的嵌入式协作化知识服务模式(见图1),是图书馆服务思想理念化、服务方式现代化、服务内容知识化、服务重心特色化的具体体现。大数据知识服务体系是大数据生态运行系统中最关键和核心内容之一。知识服务不是简单地信息数据库的整合与构建,而是强调知识、能力、资源和过程通过服务形式进行彼此之间的有机融合,并基于移动互联的网络通信技术,对虚拟环境下大数据无障碍自由获取、存储、分析、整合、决策和显示等依据“将计算推向数据,而不是移动数据”的策略,实现大数据知识服务体系中的知识动态协调构建、能力智慧管理、资源按需使用、过程智能控制。借助主题标引技术,深入调研读者多层次信息需求,实现面向研究问题及对象的查全查准;借助XML与知识挖掘技术,析出知识单元并构建为直接支持读者需求知识直接检索的概念库、观点库、专家库等,实现面向知识的一站式检索;面向读者服务管理与创新需求,提供新颖、权威、可定制且不同维度、不同粒度、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大数据知识服务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大数据知识服务处理需求。

1.2 大数据知识服务的特点

大数据知识服务是一种提供智慧服务以及面向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知识服务模式,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是一种以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基础,突出互联、共享、高效、快捷的运行特征,支持用户应用和创新知识的特殊服务,建立于搜寻、分析、重组知识的服务基础上。可见,在提供智慧服务模式上,大数据知识服务的主要特点有:(1)互联、融合和共享图书馆基础设施。(2)提供智慧服务。(3)智能管理体系构建高效化。(4)全新的资源建设策略。(5)构建全新知识服务平台。(6)提供“融入环境、嵌入过程”的预见性服务。

2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现状

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服务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当代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图书馆读者服务方式、服务途径、服务需求、服务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革,致使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2.1 网络服务与阵地服务并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服务也发生了大的技术性变革,信息资源读者获取手段多样化、需求内容广泛、需求时效紧迫,对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图书馆依托大量工作人员局限于一定的时空限制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具体涉及文献资源建设、书刊借阅管理、馆舍设备维护、读者咨询服务等工作。但是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的启用使读者在网上获取信息资源变得更加快捷、便利,例如CNKI知网、RFID系统、IC空间等。但是,必须辩证地看到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服务的局限性。传统服务在读者需求的某些领域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当前势必出现现代图书馆网络服务与传统图书馆阵地服务并驾齐驱的互补局面。

2.2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统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主要是由工作人员操控的,受到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广大读者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享受到图书馆相应的服务,影响了图书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服务效益最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互联互通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读者享受服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检索利用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比如掌上图书馆、微图、图书自助借还系统、超星电子图书等。读者只需要通过身份认证登录相应的系统平台就可以无障碍地检索和利用图书、期刊等文献信息资源。

2.3 资源无限带来服务无限

大数据技术推动信息资源展现形式和资源总量实现质的飞跃,读者不仅可以阅读到传统的纸质图书、期刊资源,还能够下载并看到各种各样的电子资源,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便捷地掌握最前沿的信息,使图书馆读者服务趋于多样化、极量化。

2.4 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突出

当前,读者服务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效化特征,对传统图书馆满足大众多样化需求的服务模式形成明显冲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图书馆能够根据个性需求设立个人图书馆,进行资源定制与推送;设立研讨/自修室等个人学习空间,让读者沉浸于自我的思维间中,有全新的体验,享受自主性、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体验,带给读者视觉的震撼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超越。

3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新模式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获取渠道越来越广,个性服务越来越突出,图书馆已经从以馆藏资源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服务为中心,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

3.1 特色服务个性化

特色服务是根据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依据各种渠道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向读者提供和推荐差别性的针对性服务,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特色服务打破了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主动开展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服务。通过利用大数据加强与读者需求之间的互动沟通,从数字图书馆海量文献资源中筛选出符合读者需求的针对性信息,提供高质量的特色服务、针对性的导读服务和多样化的定题服务等。并建立读者个人图书馆,依托大数据系统,分析读者的浏览借阅行为,预判读者的后续动态需求,为读者提供主动的跟踪推送服务,从而极大地提高读者服务效益。

3.2 知识服务常态化

知识服务主要是按照读者的需要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有针对性地提炼总结各种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诸如新闻摘要、科技查新、信息检索、论坛服务、博客搜索、网站排名、倾向性分析、热点发现、聚类搜索、信息分类等服务内容。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国内图书馆界知识服务存在很多不足,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读者的阅读时间,影响读者的阅读价值。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力将会日益显现,通过信息采集、信息过滤、信息分类、信息摘要、精华萃取等处理过程,运用交互式方法为用户提供服务,使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够常态化。

3.3 咨询服务深度化

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体现形式,是发挥图书馆情报职能、开发文献资源、提高文献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具有专业知识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运用检索工作通过协助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文献报道等方式向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线索等咨询服务。如今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要求图书馆要提供更快捷便利、更有深度的参考咨询服务,这就对参考咨询馆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系统,为读者提供翔实的、更符合读者要求、含金量更高的参考咨询服务,从而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图书馆要敢于冲破传统思维定式的局限,大胆开拓创新,转变服务意识,紧紧抓住网络信息时代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不断加强馆员队伍素质建设,全力改进读者服务模式,积极拓宽读者服务渠道,促使读者服务更加系统化、体系化,切实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服务,真正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中心的作用,推进图书馆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1]秦晓珠,李晨晖,麦范金.大数据知识服务的内涵、典型特征及概念模型[J].情报资料工作,2013(2):18-22. [2]王新筠,王海欣.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1):75-78.

[3]胡莲香.走向大数据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3):173-177. [4]刘海鸥.面向云计算的大数据知识服务情景化推荐[J].图书馆建设,2014(7):31-34.

The New Mode of Library Reader Servi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Big Data

Geng Wei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big data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 influence and change the library reader service model.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fluence of big data service to readers takes a deep insight into the crux of the current library reader service work in China, points out that the library workers must fac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re-understand big data technology with new ideas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reader service work. Grasp multi-level integrated reading and the service demand, actively expand personalized, diversified readers take new model, which is design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service benefit of ascension for the library.

big data; library; reader service

耿卫(1961— ),女,河南郑州,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技术,科技情报。

猜你喜欢
个性化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资源回收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飞跃图书馆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