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沉默”现象严重、“哑巴英语”盛行。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平等、协作、共享。英语教学模式创新要渗透互联网思维,大力推动翻转课堂、情景剧教学、工作坊教学和移动学习。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97-01
一、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手机网民规模5.9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网络成为个人学习的重要媒介,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国际交往中使用频繁,中国日益扩大的全球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催生国人的英语学习热潮。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饱受社会和学生诟病。以教师为主导、模式单一的讲授型英语教学模式,忽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导致“课堂沉默”现象严重、“哑巴英语”盛行[2]。在此背景下,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英语应用人才,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二、互联网思维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思维原本是一个商业概念,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尽管互联网思维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笔者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哲学,代表了人们多角度、非线性、网络化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的基本内涵是开放、平等、协作、共享[3]。
1.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維就是要抛弃封闭、孤立、保守和狭隘的陈旧思想观念,睁开眼睛看世界,拆除个人与外部世界的隔阂与藩篱,与外部世界实现“互联互通”。开放性思维强调要面向他人、面向社会、面向全球,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平等性思维
平等性思维就是要“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等级化”,在身份和地位上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有参与权,人与人之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状态。平等性思维强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对话和沟通,而不是权力。
3.协作性思维
协作性思维就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配合,最后共同赢得成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互联网时代,目标的实现和价值的创造更多依靠团队而不是个人。协作性思维强调在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通过互补互助形成“1+1>2”的系统协同效应。
4.共享性思维
共享性思维就是人们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不同的资源,共同享受不同的资源带来的不同收益,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发挥,避免资源因闲置而浪费。共享性思维强调人人付出,人人得利。以互联网为媒介,平台审核控制信用风险,降低了资源共享的交易成本,为共享经济创造了条件。
三、对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启示
互联网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传统的讲授型英语教学模式,以应试为目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迫切需要转型。互联网思维为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带来启示:要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注重教学的规划与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强化群体性协作学习,促进平等交流、资源共享和学习反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最早源自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是指课前将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外自学知识内容,课堂教学主要用于知识巩固、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4]。近年来,“慕课”(MOOCs)的兴起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优质的视频资源支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思维中的“开放”和“共享”理念。翻转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升格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教师向学生下发学习任务清单,让学生先学后教,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要比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更为重要。
2.情景剧教学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足够多的机会运用英语参与人际交流和互动,导致很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很好,但到了具体话语场景中却“听不懂”、“说不出”。这说明,传统的语言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英语知识,却没有转化为英语应用能力。英语中的情景剧教学是以文字剧本为依托、通过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表演对话与动作,从而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5]。情景剧教学寓学于乐,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通过情景“浸入”,使学生在互联网思维所倡导的平等、协作的氛围中,真正发挥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参与到英语的学习当中来。
3.工作坊教学
工作坊(workshop)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包豪斯学院。该学院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倡导“技术与艺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如今,国内已有许多高校将工作坊教学进入到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通过承接翻译项目建立翻译工作坊培养翻译专业人才[6]。英语教师可以选择紧密贴近实际的主题,安排学生分组参与调查、分析、规划和方案设计,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流、探讨与演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工作坊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协作性”和“共享性”。
4.移动式辅助学习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手持的无线移动通讯设备(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Pad等)便捷的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被称为“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移动学习具有便捷、灵活、互动性好、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新生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习惯于网上交流和“碎片化学习”,因此,英语教学可以将移动学习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通过QQ群、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布学习任务,共享学习资源,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实现在线答疑和个性化“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2]曹欢,等.基于语言学习中心平台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
[3]李海舰,等.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4]郭文良,等.翻转课堂:背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5]顾晓乐,等.合作学习与情景剧表演[J].国外外语教学,2004(2).
[6]郭朝晖.工作坊教学:溯源、特征分析与应用[J].教育导刊,2015(5).
基金项目:
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研究”(项目编号:13g256)
2.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课题“基于微博的高校管理类专业辅助教学研究”(项目编号:Ygy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