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帆,李铁松,任光前,李成明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旅游活动引起的水环境效应一直是国内外众多旅游生态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区的水质和水量方面[1]。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主要集中研究旅游活动对水环境的干扰,指出旅游区的水质污染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和居民的生活健康,同时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3]。随着旅游活动和旅游方式的多样化,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国际上对此也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旅游活动、旅游设施的用水量估算,管理方式方法等[4],主要集中在生态脆弱影响比较明显的地区。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对旅游区的水环境研究还处在转型阶段,旅游地区水量问题并不是很突出,而问题主要集中在旅游区水质的明显下降上。
本文从旅游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方面,分析升钟水库的旅游活动对水库水质的负面干扰,以期科学地认识旅游活动中参与者的行为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引导参与者注重“生态旅游”、“低排放”等理念,提倡采取合理有效的旅游方式,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
升钟水库位于嘉陵江流域,地处四川省南部县、剑阁县、阆中市境内,主要区域位于南部县内,大坝修建于南部县升水镇的碑垭庙村,只有少部分位于阆中市和剑阁县区域。升钟水库始建于1977年12月,1984年06月开始下闸蓄水,以灌溉为主,同时兼并防洪、蓄水发电、城市供水、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作用;控管四川省南充、广元、广安市的9个县区,灌溉面积达92620hm2,库区面积517.0km2,水库蓄水量13.39亿 m3[5]。升钟水库4A景区所辖南部县的升钟、升水、皂角、保城、双峰、铁鞭、神坝、大坪、桐坪、店垭、太霞、西河、丘垭、光中等14个乡镇,景区面积529.5km2,耕地面积7012.4hm2,2013年景区常住人口149337人。
按照GB 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升钟水库水质应达到国家Ⅰ类水质标准,但实际上升钟水库的水质状况通过综合水质指数 (Iwq)排序为:20122.321<20112.521<20102.631<20052.831<20073.132≤20043.132<20093.332<20063.532<20083.932(指数Iwq越大,水质越差)[6-7]。近9a升钟水库水质呈现Ⅱ~Ⅲ类波动式发展,始终未达到风景区规定的Ⅰ类水质标准,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况 (见表1)。
表1 2004—2012年升钟水库水质和富营养状况表
旅游业是资源型产业,包括“食、宿、行、游、购、娱”等活动要素。升钟水库水资源丰富,当地居民抓住水库旅游资源的优势,开始经商,从事旅游接待、管理、建设维护等,大批旅游设施也相继产生。2014年06月中旬,通过实地调研,升钟水库景区的旅游活动设施见表2。
表2 升钟水库旅游设施表
升钟景区2013年接待游客达70万人次。从表2可以看出,升钟水库景区设施条件难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观光需要,即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游客人数增加,旅游活动多样化,给景区的设施带来了压力通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和心灵上的享受,外出旅行的方式逐渐盛行。升钟水库是我国知名的垂钓比赛地、湿地公园,其以优质天然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人文古迹和众多革命时期遗迹吸引着众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商务会议等游客。
升钟水库1998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景区,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水库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数年来升钟水库旅游人数不断增加,给库区居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根据南部县统计年鉴和全国旅游平均消费水平得出升钟水库从2006—2013年近8a旅游总人次约270万,旅游总收入约19.3亿元 (见图1)。
图1 升钟水库2006—2013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图
水环境的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农田化肥、畜禽养殖、生活污水、水土流失、旅游活动等,本文主要研究旅游活动和库区经济活动对升钟水库水质的负面干扰。
第一、旅游观光类型游客对水质的干扰。升钟水库游客以旅游观光为主,从旅游形式上看,大多数是散客形式,旅游时间多数控制在1d左右。平均花费较少,基本用于食宿和交通等,且很多是一日游,当天往返不住宿,就餐也是选择农家餐馆或自带食品为主。人均污水排放量较少,30~70L/d。第二、休闲度假类型的游客对水质的干扰。休闲度假游客大多数在景区停留时间较长,一般3d左右,大多数是南充市、阆中市、南部县本地的游客,少部分其他地方的游客,对景区的服务和价格比较注重,花费较高,注重娱乐活动和特色餐饮等。人均污水排放量100~150L/d。第三、科研考察类型的游客对水质的干扰,此类型游客以科研考察、取样和调查为目的,停留的时间较长,以基本消费为主,住宿在农家乐或者宾馆,日排放污水与观光旅游的游客相当。第四、商务会议类型游客。此类游客总数量相对较少,住高级酒店或者度假山庄,停留时间短,消费高,日排污水量和度假的游客相当。各种类型游客对水环境的干扰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游客对水环境的干扰表
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主要是分析餐饮住宿经营和娱乐活动经营2个方面。
第一、餐饮住宿对水质的负面干扰。根据表2可知,升钟水库景区有135家渔家乐和42家酒店,只有少量的大型酒店及宾馆有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库区规划不完善,宾馆与农家乐都建在离水较近的湖边。随着游客的增加以及餐饮住宿酒店数量的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随之增大,而且少部分是直排入湖,从而造成水体污染。升钟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旅游开发及经营活动是有必然联系的,旅游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质干扰类型上,受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7-10]。第二、娱乐活动经营对水质的干扰。库区的娱乐活动主要包括乘船游玩、钓鱼、游泳等,整个经营活动中比重最大的燃油动力船只泄露的油污直接入湖,给水体造成负面影响。景区有20艘水上快艇、30艘路亚艇、30艘游船,每年向水体中排放含油污水约25t,影响水质的同时使水体透明度下降。
升钟水库的旅游业不断发展,虽然带来的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带来的污染对水体的干扰也随之加强。本文通过现场的走访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了升钟水库游客和旅游开发经营活动的污水排放和污染物产生情况,结果表明,升钟水库的水环境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明显。对水质的干扰上,日排污水较多的主要是商务会议和休闲度假类型游客,平均排污水100~150L/(d·人),其次是科研考察和观光旅游游客,平均排污水30~70L/(d·人)。同时,水质干扰可以作为旅游活动对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简易而有效的指标。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中的餐饮住宿有部分污水直排进入水体,对水体污染较大;娱乐活动中主要是船只产生的油污污染水体。
因此,根据升钟水库的水环境状况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维护和监督体系。在升钟水库景区设立日常环境生态维护和监督岗位。在游客数量较多的地方,如停车场、码头、广场、博物馆、游客中心等地方配备合理的环境生态维护和监督人员。
(2)严格控制水污染,完善监测机制。加强对升钟水库的水质监测,进一步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便于根据水环境的变化制定新的旅游政策,控制水环境恶化。
(3)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管理制度。加大宣传以提高旅游者以及经营者的节水减排意识,规范管理经营者的污水处理,严禁直排行为。
(4)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生态修复的支持力度。针对水污染情况,相关部门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对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使升钟水库景区保持生态平衡、山青水碧。
[1]王群,章锦河,丁祖荣,等.国外旅游水环境影响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127-136.
[2] Henry,B.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 in Jamaica [J].World Liesure and Recreation,1988(29):19-21.
[3] Becheri,E.Rimini and Co:The end of a legend [J].Tourism Ma-nagement,1991,12(3):229-235.
[4] M.Kent,R.Newnham,S.Essex.Tourism and sustainable watersupply in Mallorca:a geographical analysis[J].Applied Geo-graphy,2002(22):351-374.
[5]李铁松,任德有,李剑.四川升钟水库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上海环境科学,2010,29(2):55-61.
[6]杨蓉.升钟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10,29(1):36-42.
[7]何冬琼,张秋劲,刘佳,等.升钟水库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时空分布[J].中国环境检测,2013,29(1):30-33.
[8]詹朝坤.升钟水库富营养化趋势分析 [J].四川环境,1989,8(3):68-71.
[9]左云霞,李铁松,李成明.四川升钟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负荷分析 [J].四川环境,2012,31(5):55-59.
[10]赵美凤,席建超.旅游者排污行为与旅游区水环境干扰模式研究—以六盘山生态旅游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2,34(12):2418-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