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王月华,史 斌,王 斌
(1.长兴县水利局,浙江 长兴 313100;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青山水库位于长兴县和平镇沙埠村,属西苕溪支流晓墅港支流,坝址距11省道约450m。青山水库所在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6℃,多年平均降水量1535.10mm;梅雨、台风雨是本地区洪灾产生的主要原因。
水库集雨面积3.4km2,主流长4.0km,主流平均坡降为2.6%,总库容110.4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小 (1)型水库。水库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灌溉面积233.3hm2(3500亩),防洪保护人口2300人,耕地166.7hm2(2500亩)。
溢洪道为开敞正槽式溢洪道,控制堰堰型为宽顶堰,位于大坝左岸。堰顶高程为58.20m,堰顶宽12.50m,P=5.0%泄洪能力为26.7m3/s,设计工况 (P=2.0%)泄洪能力为34.3m3/s,校核工况 (P=0.2%)泄洪能力为53.8m3/s[1]。原设计方案工程平剖面见图1和图2。
图1 原设计方案工程平面图
图2 原设计方案工程剖面图 单位:m
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2],几何比尺取1∶20。上游取堰上约100.00m,下游至消力池以下约85.00m,模型全长约16.00m。模型参照设计提供的图纸和现状实际情况控制放样,采用断面板法,以水泥砂浆刮制而成。模型设计、制作、仪器设备及精度均满足水利部颁发的SL 155—2012《水工 (常规)模型试验规程》要求。
由于受溢洪道弯道的影响,水流在惯性作用下直冲弯道左岸挡墙,使左侧水深增加,右侧水深降低,形成水面横比降。水体大部分集中在左侧,右侧部分位置甚至露出底板。随着上游来流量的增加,泄槽中水流横比降更大。虽然弯道本身有一定的横比降,最大的横比降在弯道中心处,约为1∶11.5,但是作用不明显。P=5.0%工况时,泄槽内实测最大水深为1.80m,位于溢0+076.60m,水流接近挡墙;P=2.0%工况时,泄槽内实测最大水深为2.10m,位于溢0+078.60m,水流翻越挡墙,水面超过挡墙约0.30m。原设计方案水流流态和左岸沿程水面线见图3和图4。
水流在溢0+105.10m断面形成挑流:①水舌直接越过消力池挑落在池后河床上,消力池不起消能作用。在P=5.0%、P=2.0%水舌最高点超过消力池挡墙分别为1.92,2.12m。P=5.0%工况挑流水舌最大挑距为16.00m,水舌落在消力池尾坎下游5.57m;P=2.0%工况挑流水舌最大挑距为18.00m,水舌落在消力池尾坎下游7.57m。②在上游折冲水流的影响下,水流出鼻坎后斜向右边挑出,直接砸击消力池右侧挡墙,水流流态较差 (见图3、4)。
通过模型试验,该溢洪道存在的问题有:①泄槽存在不利折冲水流:水流分布不均匀,流态不利,能量集中。水流在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下产生冲击波,水面沿挡墙爬高,设计工况的时候出现水流翻越挡墙现象。②消能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水流出鼻坎后直接砸击消力池右侧挡墙;水舌越过消力池,消力池不起作用。
图3 原设计方案水流流态图
图4 原设计方案左岸沿程水面线图
(1)目前工程上应用的改善弯道水流的方法有缓和曲线法、斜底法、斜槛法等[3-4],本文通过反复试验来寻求最佳改善弯道水流的措施。最后推荐设置高低槽和贴角方案:溢0+059.05~溢0+078.60m设置高低槽,前后各设长度为8.00m的过渡段。高槽表面横比降为1∶10,右侧和低槽相接处直立墙高度均为0.75m。溢0+066.80~溢0+078.60m设置高0.80m的贴角,位于高槽上 (见图5)。
(2)为了改善消力池流态,工程措施是取消挑流鼻坎,鼻坎处高程由39.21m降低到37.17m,溢0+099.10~溢0+104.60m设置1∶1.88的斜坡。消力池长度沿中心线增加7.00m(见图6)。
图5 高低槽和贴角示意图 单位:m
图6 消能工示意图 单位:m
高低槽和贴角明显改善了沿程水流流态,解决了弯道冲击波和水流翻越挡墙问题。进入弯道和陡槽的水流被重新分配,冲击左侧挡墙的水流强度明显减小,折冲现象明显减弱,泄槽露底面积明显减小。图7和图8分别为修改方案的水流流态和左岸沿程水面线。
P=5.0%工况时,泄槽内实测最大水深为1.10m,位于溢0+074.60m断面贴角上,少量水流翻越贴角进入贴角跟挡墙之间的回水槽,进而流入泄槽,水流没有超过挡墙。P=2.0%工况时,泄槽内实测最大水深为1.20m,位于溢0+074.60m断面贴角上,少量水流翻越贴角进入贴角跟挡墙之间的回水槽,进而流入泄槽,水流没有超过挡墙。
图7 修改方案水流流态图
图8 修改方案左岸沿程水面线图
水流自泄槽进入消力池后均能形成淹没水跃,水流漩滚强烈。P=5.0%、P=2.0%工况下,消力池水流均没有超过挡墙,水面分别距离挡墙顶约1.44,0.84m。由于取消挑流鼻坎和消力池沿中心线加长7.00m,水流出消力池后比较顺畅,下游水流流态明显优于原设计方案。
通过1∶20水工模型,对青山水库溢洪道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的修改方案通过在溢洪道上进行局部改造,较好地解决了弯道冲击波和水流翻越挡墙问题,改善了消力池的消能效果。①修改方案为高低槽结合贴角,弯道和陡槽的水流被重新分配,明显改善了沿程水流流态,折冲现象明显减弱。②取消挑流鼻坎和加长消力池长度后,水流均能射入消力池中,水流流态较原设计方案明显改善。在P=5.0%和P=2.0%下,水面均不会超过消力池挡墙。
[1]王月华,史斌.青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报告[R].杭州: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2013.
[2]屠兴刚,包中进.新疆阿勒泰柯赛依水电站岸边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2(5):35-36.
[3]李静,伍超,吴宇峰.双弯曲溢洪道的优化及试验研究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2(2):324-328.
[4]何占斌,郑春城.弯曲溢洪道综合消能的试验研究 [J].中国水运,2012,12(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