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纯龙
【摘要】随着民航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飞行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飞行技术这个较为陌生的专业也逐渐的成为了高中生毕业生热捧的报考专业。作为培养飞行学员的高等院校,应充分履行好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做好学员的再社会化工作,提升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用迎合飞行学员这个较为特殊学生群体个性化特点的教学管理办法,助力学员再社会化进程,引导学员摆正自我地位、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健全人格个性、掌握飞行职业素养,为学员的飞行梦开启崭新篇章。
【关键词】民航 飞行学员 再社会化 职业素养 飞行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07-0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国民产业以近于两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迅速发展。进入21 世纪以后,我国民航发展更加迅猛,机队数量以平均12%以上的速度增长,民航的客运、货运总周转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因此,无论是国内的四大航还是民营的中小型航空企业,对于飞行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已有1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与航空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订单式的委培方式,定向性的为航空公司培养优秀的飞行员。由于招生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委培生大学生和民航飞行学员的双重身份,但是他们却没有民航飞行学员的价值观和行为约束。例如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专业对大一76名学员和大二108名学员调查问卷中,有近60%的学员对现行的准军事化管理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是不支持,有近35%的学员对于飞行职业的思想和政治要求不了解。他们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过程在高校教育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了解民航飞行员需具备的基本素养,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方式,为今后的民航飞行员道路打开崭新篇章。
所谓再社会化,即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再社会化分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再社会化是指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自动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参与新的社会生活。被动型再社会化是一种社会性的强迫教化,对背离当时社会规范的人,通过特别机构在强制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化。高校民航飞行学员的再社会化过程属于被动型。作为教育的主体,高校如何从教育管理上帮助民航飞行学员顺利完成再社会化过程,使他们尽快的具备飞行员职业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一、高校民航飞行学员再社会化的必然性
1.促进学员适应社会
人生下来只是生物人,只具有一些最基本的生理本能,大学生只凭借生而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本能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大学生若想成为一名正常的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通过社会化培养,才能掌握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才会使用语言、文字及其他符号进行社会交往;才会理解各种社会规范、获得社会成员资格,适应社会并参与社会生活。
飞行学员作为今后民航的紧缺性人才,在完成四年的国内外理论和实践学习后,能否快速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充分完成工作任务、履行社会职责,都关系着学员自身、所在航空公公司等方方面面的人身和经济利益。再社会化,就是要用社会化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引导学员更过的接触社会、走进社会、感受社会,将自身的事业要求和社会需求相统一,进而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为今后的成长成才做好基础。
2.塑造学员健全个性与人格
人格或个性是通过人的社会化而获得而非遗传获得。人的社会化是人类塑造个性与完善人格的主要途径。大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往、社会教育、社会活动以及生活条件等具体的社会化途径,塑造并完善自己的个性和人格。人的个性和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但也具有可变性,使每个人的个性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变化。
作为高校开展民航飞行学员再社会化教育,能够在繁忙的学余时间给学员们创造更多的人与人交往机会,通过与航空公司招飞专员、在职飞行员的沟通交流,让学员们能够在飞行员基础教育阶段就充分了解航空公司的企业文化,用职业约束力和影响力来塑造自身的个性,完善自我人格,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铺垫。
3.有利于学员成长成才
社会化为学员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多是群体性活动,每个人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以及同事同行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成就事业成功。而飞行学员的学习生活过程又是一个极具集体性的过程,无论是国内的理论学习还是国外的实际飞行,都需要身边的其他学门很好的予以支持和配合。第二,社会化为学员们营造施展才华的人文环境。民航飞行学员这个集体是极具个性的集体,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而社会化过程所创造的社会交往、信息传递、物质和情感联络三大人文环境,正好为学员们施展才华、追逐自我、完善自我的道路上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第三,社会化是民航飞行学员成成长才积累科学知识与培养专业技能的唯一途径。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而任何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都不可能离开实践,进行实践的重要方式就是进行社会活动。社会化过程就是要飞行学员们进行更多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总结学习,进而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履行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职责。
二、高校民航飞行学员再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高校民航飞行学员的再社会化过程主要是在通过高校教师及相应管理者的引导,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帮助学员们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顺利完成再社会化。因此,本文将此过程的组成要素分为三部分,即教育主体:教师、管理及后勤服务人员;教育客体:高校民航飞行学员;教育中介: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内容。本章节主要从三个基本要素方面综合分析在高校民航飞行学员再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教育主体的问题分析
作为高校民航飞行学员再社会化过程的主体,对于学员们能否顺利完成再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作为飞行学员的管理者,在教育引导学员的同时,也应当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使自己接受再教育。一个不懂得飞行学员需要什么的教师是不可能传授有助于他们成长成才理论及实践知识;一个不懂得航空公司需要什么样的飞行员的管理者也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飞行员。而目前的高校教师及管理者,而现实生活中没,一些教师的社会化程度不够,这对飞行学员的在社会化教育起到了负面的影响。甚至有些教师专业知识不精,对于学员们提出的疑问不能够很好的解答,只灌输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教师真正的巨大任务:育人,违背了教师的初衷。
2.教育客体的问题分析
作为再社会化教育的接受者,学员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心里认知、行为习惯等方面是再社会化程度的直接体现。目前的大多数飞行学员由于在中学阶段对于飞行技术专业的认知度不高、了解不深,甚至报考该专业成为一名飞行学员的初衷都是觉得这个专业录取分数线低,抱着尝试性报考的心态而来。这也就使得学员们即便进入这个专业在学习,也不能够将这一职业定位为自己的梦想,不了解飞行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和价值取向,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十分混沌,只是将目前的专业当作是向其他人炫耀的资本,将自己的学员定位与真正在飞的飞行员错位,最终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自我行为约束力低下、时间意识淡薄、做事粗心大意等有悖于再社会化目标的现象。
3.教育中介的问题分析
就飞行学员而言,特殊的培养方式要求他们要在两年内完成四年的学习内容。由于高考文化课成绩较低,整体的个性较强,学员整体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尤其是对于纯理论知识的接受意愿和接受能力较弱,对于制度的信服度也较差。而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绝大多数仍然属于填鸭式教学,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大多数局限于被动式接受的形式。要想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来引导这样飞行学员这样一个渴望被社会化的集体所接受,就会明显体现出教育内容的片面化和教育方法的滞后性。
三、高校民航飞行学员再社会化问题的解决途径
从高校民航飞行学员的培养实践经验总结来看,学员们能否顺利高效的完成再社会化过程,直接影响着学员们在国外的实训甚至是今后的飞行道路。帮助解决存在于他们社会化过程中三个组成要素中的各种问题,减轻再社会化过程中的镇痛,是我国具有培养民航飞行员资质的高等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切实做好飞行学员的再社会化工作,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促进教育主体的社会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要做好学员们的再社会化,就必须做好教育管理者自身的社会化。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先行者,在思想上应该主动进行自身的社会化,通过网络媒体、实地考察等实践形式,接触民航航空公司的企业文化,了解飞行员职业诉求,针对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管理办法,尤其是注重在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导,结合飞行学员的自身的特点,使用更灵活、更现代、更科学的教学管理办法为学员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飞行学员管理者,应结合实际是定飞行学员相应的日常行为准则和切实可行的行为管理规定,提高对学员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和二级学院党委,应给飞行技术专业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更多的接触航空公司和其他培养飞行员高校的机会,增进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将所见、所感、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管理当中。
2.完善教育中介的社会化
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较比其他理工科、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社会特征和自然特征性都具有较大的不同性和特殊性。由于对于就业的相比较之下较小,整体优越感较强,学员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更倾向于兴趣的选择。他们接触新鲜的事物的渴望和能力都较强。这就需要在社会化进程当中使用更新鲜、更符合他们口味的教育媒介和方法。单纯的校园文化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社会化的需要,在文化活动开展上应当注重增进民航飞行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充分利用高校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开展民航文化研究、大力传播民航行业文化、争取航空公公司设立飞行学员专项奖助学金等形式,将航空公司的企业文化贯穿进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飞行职业道德与规范,加快学员的才社会化进程。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严格制度的建立,让学员们感受到来自于组织和群体的压力,发挥学员间的优秀榜样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按照民航飞行学员胜任素质特征塑造自身的思想、人格、知识和作风,使其初步具备民航飞行人员的职业素质。
3.教育主体自身的社会化
作为社会化的对象,飞行学员自身对于社会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直接决定着社会化教育的效果和飞行梦想的实现。若要顺利的完成大学期间的再社会化,自身应该加强对飞行员这一职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的了解,正视自己的地位,将飞行学员与飞行员从根本上区分开来。坚定飞行员的职业梦想,主动了解航空公司的企业文化,重视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文化知识、身心素质等相关方面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习、生活、情况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咨询、自我调整等方式做好自身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素质养成,杜绝反权威、侥幸、冲动、炫耀的心里和作风,学会用自信、冷静、沉稳、果断的心态去面对各种问题。提升学习生活的计划性和程序性,严格按章办事,在社会化进程中打下坚实的职业素养,为今后自身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好铺垫。
高校民航飞行学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再社会化的进程顺利开展可以为飞行学员们的蓝天梦想注入强大的推动剂。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需要的是高校教师、管理者以及所有飞行学员们的共同能力和配合,只有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飞行学员的再社会化进程,我们的教育才会实现最终的宏伟目标,学员才会在教育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马立高,赵秀梅. 大学生民航飞行学员再社会化问题探究[D].中国民航大学国际飞行学院;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2013.
[2]陈清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曹慧娟.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 渤海大学 2013.
[4] 张益民,阳鲁平.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条件及其优化[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
[5] 王敏.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王丽平.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分析[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2.
[7] 吴中宇. 学术交流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