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交会,让深圳对世界各地的科技朋友进行着迎来送往。今年的高交会以“创新创业、跨界融合”为主题,呼应了今年以来我国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互联网+”时代特色。
将历届高交会“串”起来观察发现,高交会其实就是深圳17年创新发展的缩影。自1999年首创以来,高交会已成为深圳创新基因的一部分。17年的坚守,对一个展会来说,可谓历久。而在高交会的成长过程中,不断自我进化和创新,不断带给人们惊喜,这则是高交会历久而弥新的“密码”。
创新成为深圳的“标签”
高交会见证了深圳的“风格转变”。
改革开放的窗口、创业之城、创新之都……35年来,深圳的“标签”不少。不得不说,如今的深圳被贴上“创新之都”的标签,高交会无疑居功至伟。在高交会首次举行的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深圳正在人口红利渐失、“三来一补”增长乏力的路口徘徊。高交会,承载了我国高新技术转移、自主创新的重要使命。
17年来,高交会的参展项目累计超过10万个,参展企业数万家。无数的创意从这里萌芽,变成创新的产品。这种聚集,让近水楼台的深圳更能感受到科技力量带来的冲击。
和高交会合奏出美妙乐章的,有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腾讯,还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达实智能、金蝶、比亚迪、大族激光、三诺、研祥等一大批深圳创新机构和企业。以它们为依托,深圳的科技创新家底格外厚实,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6753家,各类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销售额超千亿元的有3家,超百亿元的17家。
与时代和产业共同进步
高交会更前瞻和参与了产业的发展。
纵观近几年兴起的智能手机、家用机器人、物联网,以及3D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光子支付等,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无不是在高交会上崭露头角、进而大规模应用铺开的。
更深层次考量,深圳目前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最早都是在高交会上萌芽、进而步入快速成长的轨道,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注重战略规划引领,从政策和规划层面大力加强创新体系顶层设计,而高交会则将产业的直观需求放到政策制定者的面前。因此,无论是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还是2013年底出台的未来产业规划,都精准契合了产业的发展需求。
业界分析,高交会之所以能保持活力,就是因为其一直紧跟时代变迁的步伐。比如,最初的计算机、通讯、电子等领域,扩展到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近年来兴起的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等,这既是技术的突破和进步,也是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和不断满足。
解困科研与市场“两张皮”
高交会还改变了很多游戏规则。
科研院所做研究,企业做产品,科研与市场“两张皮”的现象,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长期存在。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是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也是资本市场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因此,从诞生那一刻,高交会就致力于打通技术与市场、技术与资本的壁垒。
17年来,研发机构与企业达成了近千项的合作。不少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得以产品化和产业化。
2007年高交会上,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成立的第二年,就在高交会上推出了虚拟网球运动,随后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产品。2009年,系列产品被用到第11届全运会网络运动会上。华大基因与深圳农科集团在高交会上签约合作分子育种,其小米今年已在新疆获得丰收。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与南山区共建深圳北斗卫星应用技术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发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实施方案》。深圳乐行天下公司推出的体感车,还进入了高交会期间举办的“2013年国家863计划成果深圳巡回展”。
太空科技南方中心主任周路明,曾担任高交会组委会办公室工程部部长。他曾这样分析:我国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北方和高校集中的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珠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对科技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科研院所又有大批科技成果亟须产业化。高交会的出现,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因此高交会得以一鸣惊人且持续发展。
让人欣慰的是,正因为与高交会的相互促进和发展,深圳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十分优越,众创空间数量规模大,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不断推出“双创”的政策措施。这又进一步促进深圳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