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 赵昂之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研究生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感染性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呈梭形或椭圆形,绝大多数见于肛管的后正中线上,也可在前正中线上,极少出现在侧方[1]。纵切横缝加人工扩肛是目前治疗陈旧性肛裂临床常用的手术方式,本研究随机抽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旧性肛裂患者66例,分别采用纵切横缝加人工扩肛和内括约肌侧方切断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的陈旧性肛裂患者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4.7岁。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实验组 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沿肛缘的后正中线用刀片划开长2~3 cm的纵行裂口,切除合并的痔疮和肛乳头,离断部分内、外括约肌,行手指扩肛,作一针缝合,术后创面呈双V行切口,以便引流通畅。
1.2.2 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于肛门9点处距肛缘约1 cm做一放射状小切口,用小弯钳从切口进入,沿皮下组织向上刺入齿状线,挑断部分内括约肌,行手指扩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术后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2.22±1.25)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6.12±2.1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和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肛裂是临床上以肛门周期性疼痛、便血、便秘和瘙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陈旧性肛裂长期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严重[2]。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内括约肌长时间保持收缩状态,从而引起创面引流不通畅,造成边缘变硬变厚,这就是肛裂长期不能愈合的主要原因[3]。本研究分别采用纵切横缝加人工扩肛和内括约肌侧方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愈合时间更短,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和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更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取纵切横缝加人工扩肛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侧切离断部分内括约肌以解除内括约肌痉挛,横缝加速伤口的愈合,并且减少了术后水肿的发生率[4]。同时,更多地保护了肛管的皮肤。
综上所述,与传统内括约肌侧方切断术相比,纵切横缝加人工扩肛治疗陈旧性肛裂临床效果更佳术中创伤小,更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现已被临床广泛使用。
[1]李辉斌,孙晖,钱海华.肛裂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3):3754-3576
[2]温桂新.肛裂的现代研究及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3):287
[3]张东铭.肛裂的现代概念[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1,21(9):29-32
[4]贾彦超,王伟涛,崔文娟.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64例疗效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