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机插水稻品种示范与筛选
李长亚,金鑫,杨力,刘洪进,王文彬,周艳
(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通过引进示范不同水稻品种,考察品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产量水平及产量结构、抗逆性等关键特性,筛选出适宜机插的水稻品种。
关键词:机插水稻;品种;筛选
收稿日期:2015-03-18
基金项目:江苏省三新工程[sxgc(2014)162]。
作者简介:李长亚(1978-),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8335722@163.com。
作为江苏省最大的粮食超百亿斤的地级市,盐城市粮食生产已经“十一连增”,其中水稻生产的贡献居功至伟。近年来,盐城地区机插水稻面积增加很快,2014年盐城市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3万hm2,但是生产中应用水稻新品种众多,如何选择适宜机插的优质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收集多个品种集中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本地机插的水稻品种。
1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共有15个,包括迟熟中粳品种7个,中熟中粳品种6个,淮南迟播组新参试的品种2个,分别为:盐粳13号、盐稻12号、苏粳815、武运粳24号、南粳9108、扬育粳2号、淮稻14、扬育粳3号、盐丰稻2号、中稻1号、连粳7号、连粳9号、连粳11号、盐稻11、泗稻785。
试验在盐城市现代农业综合展示基地进行,每个品种展示面积3335m2。
5月25日用“劲护”牌25%氰烯菌酯浸种,武运粳24号用量加倍。5月28日落谷,软盘旱育秧,每盘播种量为湿谷165g,无纺布覆盖,5月29日灌水,6月11日揭无纺布。
大田秸秆全部还田,麦收后,上水泡田2d,大型拖拉机机械旋耕埋草,整平田面,静置1d。6月20日机插移栽,行穴距为25cm×11cm,每穴3~4苗,栽2.2万穴/667m2,基本苗7万~8万/667m2。
6月12日施基肥,施45%复合肥25kg/667m2,蘖肥分6月29日和7月7日2次施用,分别施尿素10kg/667m2。7月18日,施3~5kg/667m2尿素加复配锌、钾肥等弥补雨水过多造成肥料流失,满足生长的营养需求。8月14日施促花肥,施尿素7.5kg/667m2,8月25日施保花肥,施尿素10kg/667m2。
移栽后田面保持浅水层至活棵,群体茎蘖数达预期穗数的80%左右自然断水搁田;拔节至成熟期保持湿润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板实,收获前7d断水。
秧田期主要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螟虫等。60%烯啶虫胺15g/667m2对水40~50kg喷雾防治;机插后5~7d,结合施肥用50%苄嘧·苯噻酰60g/667m2,进行大田化除;分蘖末期用20%井冈霉素60g/667m2防治纹枯病;破口期防治稻瘟病,用70%三环唑30g/667m2对水喷雾,连续防治3次;用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50g/667m2对水喷雾防治褐飞虱。
2结果与分析
2014年小麦收获较早,腾茬及时,因此所有水稻品种在6月20日全部移栽。本田分蘖始期集中在7月初,但受当年“冷黄梅”天气的影响,分蘖高峰期在7月18—20日,拔节期在8月8日—12日,较常年推迟一周左右。其中连粳7号、连粳9号、连粳11号、盐稻11号和泗稻785拔节较早;盐粳13号、盐稻12号、武运粳24号和扬育粳2号拔节较迟。破口期集中在9月2日—9月11日,不同品种差异明显,泗稻785最早,扬育粳2号最迟。各个品种全生育期在152~158d,成熟期较常年推迟5d左右,其中泗稻785最早,扬育粳2号最迟。连粳7号和连粳9号虽然分蘖期以及抽穗期较迟,但是灌浆速度快,全生育期仅有152d,熟期较早。
表1 2014年盐城市示范基地水稻品种生育进程
由表2可以看出,各展示品种的分蘖能力及其成穗率差异较大,盐粳13号、盐稻12号、南粳9108的分蘖力较强,高峰苗均在40万左右。泗稻785和苏粳815的成穗率最高,达73.5%,盐粳13号的成穗率较低,仅有61.8%。
表2 2014年盐城市示范基地水稻品种茎蘖动态
15个品种平均产量为650.7kg/667m2,不同品种间变幅较大,其中产量超过700kg/667m2的品种有盐丰稻2号、连粳11号、盐稻11号和泗稻785,其中连粳11号产量最高,达到757.9kg/667m2,盐稻12号产量最低,仅为516kg/667m2。由于抽穗扬花期受当年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各品种平均结实率只有89.2%,较常年降2%~3%。各品种比较来看,盐丰稻2号的结实率最高,为93.2%,盐稻12号结实率仅有78.3%,低于85%的品种还有盐粳13号和武运粳24号。千粒重方面,盐丰稻2号最高,达到28.16g,淮稻14次之,为28g,连粳7号最低,仅有24.8g。
表3 2014年盐城市示范基地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表4 2014年盐城市示范基地水稻品种抗病抗逆性
由于2014年水稻生育中期遭遇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使破口到抽穗期的时间拉长了5d,加大了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难度,尽管当年防治了3次,但部分品种的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病仍较重。盐粳13号、盐稻12号、苏粳815、中稻1号、连粳7号、连粳9号、连粳11号和盐稻11共8个品种纹枯病发病率达到30%,其中盐稻12号达到了90%,发病最为严重,发病较轻的品种有扬育粳2号、扬育粳3号和淮稻14。扬育粳2号和扬育粳3号稻瘟病较重,均达到发病率10%,盐稻12号、淮稻14号和中稻1号穗颈瘟发病较重,苏粳815穗粒瘟发病较重。各品种中,盐稻11号恶苗病发病最重,达到5%。由于当年的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水发苗,分蘖较多但后期生长量不足,茎秆较弱,再加上9月上中旬的2次大风暴雨天气,导致当年水稻倒伏较严重。连粳11号倒伏比例达到20%,盐丰稻2号倒伏比例也达到了15%,倒伏均比较严重。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株高差异明显,中稻1号的株高最高,达到105cm,苏粳815、盐粳13号、武运粳24号和连粳7号株高不过100cm,其中苏粳815株高最矮,仅有96.7cm。不同品种的穗长也各不一样,中稻1号的穗长为17.6cm,在各品种中位列第一,盐稻12号、泗稻785和盐丰稻2号的穗长也超过17cm,武运粳24号的穗长在所有品种中最短,仅有14.8cm。
表5 2014年盐城市示范基地水稻品种植株性状 cm
3小结与讨论
在2014年低温寡照连阴雨天气的影响下,一方面水稻生育期较常年推迟7 d以上,选用迟熟品种就会导致茬口紧张,不利于下茬小麦适期播种;另一方面,平时在选用高产品种时喜欢挑选大穗大粒型的品种,但2014年大穗型品种的结实率受气候条件影响明显,不利于稳产,实践表明,要注意选用穗数、粒数和粒重协调型的品种,这样比较利于稳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盐城市适宜推广的机插水稻品种可选择连粳11号和盐稻11号等分蘖成穗率较强、综合抗性较好、产量潜力较高的中熟品种为主推品种,搭配种植盐粳13号和连粳7号等品种,同时进一步示范种植南粳9108、盐丰稻2号等新品种。以上结论是在2014年极端低温寡照的条件下得出的,对生产上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具体在各地的应用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各自特性、产量水平和不足之处进行选择,生产上要综合考虑茬口、气候条件、土壤和地力水平等多方面客观因素,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抗性差异以及稳产丰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