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郭红敏
回首抗战时期“许河事件”
文/摄 郭红敏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1938年2月16日,河南新乡沦陷后,日寇一路西侵,至3月5日短短18天,修武、焦作、博爱、武陟、沁阳等地先后沦陷。
1938年2月20日,中共豫北地区共产党领导人程明升和韩秩吾、杨乃峰、范文山、李秉才等人,带领焦作扶轮小学的20余名青年师生及一部分工农群众,在大东村附近的磨石坡村召开会议,决定就地组织道清抗日游击队。
那时,韩秩吾担任焦作扶轮小学校长(现道清中学)。焦作扶轮小学在焦作发展史上影响巨大,是中国共产党在焦作地区最早开始革命活动的聚集地,从这里走出了大批仁人志士和革命干部,被称为焦作地区早期革命的红色摇篮。
日军占据修武后,当地的共产党员和道清抗日游击队撤退到北部山区,一些爱国党派及地方民主人士,也纷纷进入修武北部山区。
为了加强对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1938年3月下旬,以韩秩吾、武侠生、张向毅为召集人,修武的各界代表在修武县艾曲村火神庙召开筹备会议,通过了成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推选程明升为县长的决议,确立了联合起来共同抗日的目标。
艾曲会议后,在西村乡大东村召集了30余人参加的各界代表大会,宣布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在大东村玉帝庙内办公,并通过国民党95师电台报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主席程潜批准委任。
随后,张向毅等人连夜到开封向国民党河南省政府、省党部和第四专员公署作了口头汇报,取得各方面支持并取回了省政府正式镌刻的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大印。
离县城20多公里的大东村,是一个有上千人口的行政村。大东村四周是连绵不绝的苍翠群山,山脚下的平地上是一座座排列整齐的青砖瓦房。大东村73岁的康明武老人曾听老辈人讲,当年,这座庙有十几间房子,主殿三间为玉帝庙,左右两侧配殿为老奶奶庙和阎王殿,与主殿对应的是戏楼,戏楼下层与山门巧妙相通。如今,因为地下挖煤造成地陷,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仅剩下残垣断壁,当地的公益人士张虎臣筹资在大东村异地重建了部分建筑。
可以想象,那时,来来往往大东村玉帝庙的人络绎不绝,他们中有一袭长衫的青年学子,也有腰佩手枪的赳赳武夫。
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是河南省第一个以国共合作形式建立的县级抗日民主政府,也是河南省最早成立的由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县政府。设有总务科、军事科、粮秣科等三个科,张向毅担任县政府秘书,韩秩吾任粮秣科长,武侠生任军事科长。在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9个月的短暂光阴里,大东村一度成为修武县抗日的中心。
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积极领导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动员民众,训练抗日骨干,开展减租减息,实行合理负担,为八路军筹集军需粮饷,并先后建立了工救会、农救会等抗日团体,对豫北地区及河南省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积极影响。1938年8月16日至9月21日,时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的陈赓率部六破道清铁路,威振太行山。
在焦作至新乡120里的铁路线上,陈赓指挥发动了战线最长、破坏最猛的第五次道清破击战。在这次战斗中,毙伤敌20余人,破路3500米,毁路基1030米,烧枕木2944根。当陈赓率部返回大东村时,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澎湃的心情,摊开纸笔,记下了来到豫北焦作最难忘的这一日……
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使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相继建立了6个区、20个村的民主政权,发展起了上千人的抗日游击队和县大队,这引起了河南省第四专署专员郭仲隗等人的不满,他们联名向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写信称“抗日政府赤化了,程明升是共产党”。
为了以正视听,韩秩吾、武侠生、张向毅等人也组织一些主张抗日的国民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联名向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写信,盛赞程明升领导的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做出的贡献。
1924年,出生于河南灵宝的程明升东渡日本求学。1936年春,程明升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到河南省焦作中福煤炭公司任电气技师。第二年秋,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刘于久介绍程明升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满怀理想的知识青年,开始走上了一条书生报国之路。
1937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在焦作程明升家建立了中共豫西北特委,程明升任宣传教育委员,后改任组织委员。
1938年1月焦作沦陷。2月,中共豫西北特委撤往晋南,程明升受组织指示,留在当地开展游击战和敌后政权建设工作,与刘聚奎组织的两支游击队,合编为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第六支队。程明升被选为修武县抗日政府县长后,使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他兼任县大队政委和中共修武县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务。
见告状不成,郭仲隗采取种种手段企图分化瓦解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也未能得逞。
1938年8月初,来豫北视察工作的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听取了程明升等人的汇报后,指出中共修武中心县委不应以县委名义公开散发宣言,要求县委和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面对本地区国民党军事力量的加强,要做好两手准备,有条件就坚持下去,不能坚持时可以暂时放弃政权,但武装、群众团体的领导权不能丢。
1938年冬,郭仲隗宣布撤销程明升的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职务,报请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批准,委派第四专员公署副官处陈品清接任。当陈品清到大东村履任时,遭到当地群众的围攻,他只好连夜逃走。郭仲隗随即派一个团,准备武力接管,国民党河南省主席程潜也密令通缉程明升。
在此情势下,1938年冬,修武县大队和各区武装与道清抗日游击队合编为八路军129师独立游击队第二大队。同年12月3日,党组织决定放弃修武县地方政权,率领抗日武装到修武、辉县交界一带开展游击战争。队伍行至半路,临时决定西进,开辟博爱地区。
郭仲隗获知二大队西去博爱的消息后,立即调保安队和国民党铁道警备队在许河村设伏。
许河村是焦作市中站区龙翔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如今,许河村立有一块高两米、宽半米的纪念碑,石碑正面用楷体篆刻着“许河事件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用蝇头小楷撰写的碑文,详细描述了许河事件发生的经过。
1938年12月4日清晨,当程明升率二大队到达博爱县许河村东的—条山谷中时,遭到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郭仲隗带领的两个团的包围和阻拦。郭仲隗声称交出程明升,否则不准通过。为团结抗日,程明升一边派二大队政治部主任刘聚奎前往谈判,一边命令部队原地休息,高唱抗战歌曲,高呼国共合作口号。
刘聚奎先后两次与对方交涉,讲统—战线共同抗战的道理,希望他们以民族大义为重,放我军西去抗日,但均遭到拒绝。同时,二大队还让战士们退出枪膛子弹,以免不慎走火引起摩擦,以示城意。二大队战士整齐地坐在河谷里,冒着严寒,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对外打日本”等口号,齐唱“共产党、国民党、两党合作不会亡”等抗日救亡歌曲。希望对方受到感动,共同抗日。
当刘聚奎准备再次前去谈判时,国民党部队向二大队开火。二大队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被迫奋起反击,河谷顿时变成了—片火海,但终因寡不敌众,二大队伤亡惨重,千余人的二大队损失500余人,史称“许河事件”。最后,程明升带领撤下来的战士们经西村、黑崖北上山西省陵川县。
“许河事件”是抗战初期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反共高潮的最早事件之一,严重破坏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获悉“许河事件”后,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立即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要求追究破坏国共合作、蓄意制造摩擦的责任者。迫于抗日形势的需要,国民党第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被迫道歉,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也将郭仲隗免职。
1939年5月20日,新华日报特派员克寒访问彭德怀时,彭德怀发表了《坚持河北抗战与巩固团结》的讲话……最后,彭德怀仍以抗日大局为重,指出:“挽救危亡,全赖团结,否则,覆巢之下决无完卵。”希望“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和程明升一样,韩秩吾也是一位知识分子。1933年夏末,韩秩吾任焦作扶轮小学校长。
1938年初,韩秩吾和程明升一起建立了道清抗日游击队。
1940年春,韩秩吾被调到新华社华北分社任总务科长。1942年5月下旬,日本侵略军大举“扫荡”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当时,华北新华日报社也陷入了日寇的重围,韩秩吾随报社副社长杜毓沄等人,从庄子岭向寺沟突围时壮烈牺牲,时年39岁。1981年2月21日,民政部追认韩秩吾为革命烈士。
“许河事件”后,朱德总司令得知程明升曾在日本学过理工,就安排他到八路军总部第一兵工厂担任厂长兼政委。1945年,他任延安电气修造厂厂长兼通讯学校校长。在此期间,领导设计仿制了第一台军用通讯小发电机,结束了延安手摇发电的历史,中央军委授予他特等劳动英雄奖状,并发了奖金。
抗日战争胜利后,程明升被任命为热河电业局局长。1946年7月1日,程明升赴哈尔滨任东北军区国工部副部长兼安东电器修造厂厂长。1947年春,任东北财经委工矿处副处长,负责接收牡丹江、佳木斯、长春等地的电业,并做好恢复东北超高压电网的准备工作。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程明升以军代表身份连夜接管了东北电业总局,一天内恢复沈阳正常供电。东北电业总局改为东北电业管理总局后,程明升担任局长。
1952年冬,程明升奉调进京,任国家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局长。1955年,程明升任国家电力工业部部长助理、同时兼任西安动力学院院长。1959年,程明升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期间,程明升受到迫害,被下放到宁夏青铜峡水电工地“劳动改造”。1974年离休,1990年11月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的遗嘱,骨灰撒在东北丰满电站水库和三门峡水库。
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