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启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
一、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所谓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就是要把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各项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并将权力的列表清单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促使政府规范履职行为,严格按制度办事。
各级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各级政府要对权力进行审核确认,该调整的调整,该削减的削减,该限制的限制,该下放的下放。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不得擅自增加项目以行使清单之外的权力,对超越法律法规授权范围的权力坚决予以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要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权责一致是权力清单制度的基本原则。权力意味着责任,行政权力应当授之有据、行之有规、错之有责。公布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也就同时公布了其责任清单。权力清单一经公布就具有刚性约束力,要坚决纠正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给行政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的笼子,使之科学有效地运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可以使政府体系上下层级、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清晰,强化政府的内部监督;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将权力的行使过程公之于众,可以让百姓了解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如何行使权力,有效监督其行为。
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政务公开,就是以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使权力的内容、程序和过程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就是要让公民通过事前了解、事中参与、事后监督等多种手段来规制行政权力,促进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开。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抓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公众普遍关注、需要社会知晓的执法信息,各级政府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开。要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公示范围,依法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结果。通过推行执法公示,强化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政务公开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不断完善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现代行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让人民群众更主动、更有效、更方便地参与政府工作,实现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政务公开使整个行政系统的运行更加透明,增强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性,促使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开行政和透明行政。政务公开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行政审批的随意性,也使“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失去生存空间,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
三、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责制及责任倒查机制。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必须坚持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履行决策程序,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依法按权限和程序办事,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要落实决策程序的刚性约束。
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当及时做出决策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不论时间过去多久,也不论是否调离原工作岗位,都要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责任是法律的生命。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制度能够倒逼各级政府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水平,切实提高治理能力和政府绩效,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不做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的不负责的事,保证重大决策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作出。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最关键的就是“终身”两个字。 过去虽然提决策责任制,但是从没提过“终身”两个字。“终身”体现出重大决策有法可依、依法追责的思路。只要是滥用决策权或失职渎职等原因导致重大决策失误,不论时间过去多久,是现职还是已经退居二线,是在本岗还是调离到其他岗位,都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四、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我国的法律服务体系,主要由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组成。担任法律顾问,是律师工作的法定职责。政府法律顾问不仅可以为政府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行政诉讼等,而且可以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出台规范性文件等进行法律方面的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通过吸收专家和律师参与法律顾问,作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降低决策风险和成本,提高决策质量。
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保障。越是重大复杂的行政行为,越要注重从法律层面思考问题、在法律框架内研究解决办法。通过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对政府行为进行法律评估,有利于培养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政府行为,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综合执法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效途径,是解决行政执法中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的有力举措。
要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要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不少部门都建有自己的执法队伍,甚至同一个领域有几支执法队伍,重复执法。必须相对集中执法权,组建相对独立、集中统一的行政执法机构,同时按区域设置执法机构并实行属地管理,减少行政执法层次。
推进综合执法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解决多层执法、多头执法问题,实现执法队伍和人员的整合。
要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变相挂钩。
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对执法活动全过程记录,是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通过对立案、监督检查、调查取证、行政决定等行政执法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相应记录,确保所有执法工作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