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袁嗲(dia)嗲(dia)

2015-12-28 01:53李杨琛
世纪人物 2015年3期
关键词:球馆超级稻中央电视台

李杨琛

编者按: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联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举办的每年一度的大型权威评选活动。本文作者为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资深编导,带领大家认识一个学术之外的袁隆平。

最初袁隆平在我眼中是个著名的科学家。

窗外树枝上还有叶子的时候,又开始今年《科技盛典》筹划工作,今年的科技大佬们都有谁?在初步评选中,一个熟悉的名字跃然眼前——袁隆平,他带领团队突破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大关,而且是多个地方,百亩连片大面积种植,心中不禁感慨袁隆平“真牛”!由于两年前亩产突破900公斤时,曾经去采访过他和他的团队,想着这次袁院士如果当选,拍小片就我来吧!

果然在接下来的评选环节,“袁隆平”一路高票,可是在真正要设计小片思路时,却犯难了,他是一位“著名”科学家,人们对他的事迹达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我们的报道能出什么“彩”呢?此时周围人都被从天而降的假期惊喜着,我每天都在和长沙热线,无奈袁隆平的名气太大了,要求采访、见面的人太多,于是秘书们一次次“挡”了。日子在不断地沟通和焦虑的等待中滑过,秘书辛老师突然在假期前一天告诉我一个喜讯,最近只有11月11日那天有半天安排袁院士接受采访,必须10日赶到长沙,因为到明年初袁院士的行程已经排满了。

采访被安排在11日上午,有四家媒体参加,10日赶到长沙,走进水稻中心那个院子,几家媒体聚在一起,挤满小院,但是每个人都一筹莫展,不知道此行能采访到什么,或者干脆就是空手而归,我急中生智,发挥出老媒体人的特长:打听。打听袁院士的生活作息状况,打听袁院士的业余爱好习惯,这一打听不要紧,一条重要信息还真让我惊喜,得知他每天晚上只要在家,就要去排球馆打球。当时已近傍晚,赶紧和摄像穿过居民区,赶到球馆,但是由于时间太早,球馆没开门,只能在大门外等候,此时周围家家户户的厨房飘出一阵阵的菜香。

好容易等到球场开门,第一个冲上去:“请问袁院士晚上一般几点来打球?”小心翼翼地询问球馆里的人。“袁嗲嗲一会儿就来,没事,你们等下就行”一个魁梧的大汉抢着告诉我们这么利好的消息,我们心生欢喜,拍了几组打球画面,果然过了一会,袁院士两口子来了,进了球馆他们不仅看球,也上场打球,发球那一刻的笑容格外灿烂,此时他就是一位爱运动的长者,乐呵呵的。 “能帮我和袁嗲嗲照张相吗?”突然门口一位年轻人问我,“和谁?”“袁嗲嗲!”一打听这是一位隔壁院所的年轻人,跑步到这,一看老人在,就想合个影,合影过程很顺利,老人对周围人很亲切。此时他的眼光还在追着场上打的好的人,嘴里不断说着“王大瓢!张大瓢!”往往引来大伙的哄堂大笑,原来“大瓢”和“嗲嗲”都是当地方言,“大瓢”就是玩崴了(至今没太懂其笑点,但现场人笑翻了),“嗲嗲”就是对老人的尊称,相当于“爷爷”。

一位84岁的老人,在普通人的生命轨迹里,大多是乐享天年,而我们也在这几个小时的跟随采访中,对这位可敬的“袁嗲嗲”有了全新的认识。而第二天的正式采访,才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了这位研究出“超级稻”的“超级老人。”

从周一到周五,袁隆平的时间表都安排的满满的,忙碌了一上午的工作,多亏秘书提醒,他才记起隔壁还有好几拨从北京来的记者,看上去老人有些疲惫,但是一聊到跟水稻有关的话题,老人一下子精神起来,采访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他没有喝一口水,也没有上厕所,记者们似乎也都忽略了他已经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了。中午十二点三十分,他终于可以回家吃午饭了,在他家的饭桌上,永远少不了米饭,而今天吃的恰恰是刚刚破纪录的第四代“超级稻”,老人吃的津津有味,米对他来讲,早已超越了食物的概念。当天下午还有一场报告会,袁隆平兴奋地描述着下一个超级稻梦想。

尽管动作已经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捷,但是袁隆平从不承认自己是一位老人,为了能让中国超级稻亩产保持世界纪录,他不敢停下脚步,也不愿停下脚步!拍摄完毕,当记者询问袁老来不来北京领奖,袁老摆了摆手,他说自己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他要去海南,那里有他的一块试验田,自己要去播种,去种田……。

责任编辑/王蔚然

猜你喜欢
球馆超级稻中央电视台
我们就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主题曲)
快乐乒乓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麦迪逊广场花园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央视官网从CNTV中剥离另立门户
超级稻宜优673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研究发现超级稻增产新基因
地方经营性羽毛球球馆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农业部确认2013年超级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