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林
摘 要: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工人在异化劳动中产生的物的异化和自我异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美学视角出发,工人阶级物质实践的异化而导致的审美主体的异化与审美对象的异化必将导致工人阶级审美实践的异化。本文在私有制这一导致异化劳动根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工人阶级审美异化的直接原因,也就是异化了的审美范式的固化。而这种固化了的异化审美范式又会使得审美主体陷入审美异化的漩涡之中甚至忽略了这种异化。从工人阶级的审美异化现象出发,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逻辑近路即私有制是工人阶级劳动异化的根本原因,而物质实践的异化又是造成审美实践异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马克思;审美异化;审美范式;审美实践;物质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24-02
马克思认为美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劳动实践。人在劳动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理想对象化,从而创造“人化的自然”,这才是美产生的根源。而审美实践不同于物质实践,是一种特殊的实践。那么,审美异化虽然由劳动异化所决定但仍不同于劳动异化。究其根本,审美异化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不能移情入景,而审美对象与人的关系也不再是无功利的审美关系反之却被一种对立关系所取代,这才是造成审美异化的直接原因。这也就清晰地告诉我们审美异化必然包含两个方面的异化即审美主体的异化和审美对象的异化。
一、劳动异化导致审美主体的异化
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美,但是工人阶级的劳动却没有获得美的享受,“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电,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马克思从工人对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以及工人生产行为和生产活动本身两个方面考察了工人劳动的异化,而这种异化劳动正是导致工人审美活动异化的根本原因。
审美活动应该建立在审美主体自由平等的前提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同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也必然有着自由平等的审美活动。然而,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工人阶级地位的不平等,加之对于资本家的依赖关系导致了工人阶级的不自由。因此,审美主体——工人阶级便失去了应有的审美心胸,不具备了审美活动的主观心理条件。
马克思进而从土地所有者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土地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关系角度出发,论述了连接土地所有者与土地和劳动者的纽带是土地所有者的性格、个性。资本家在满足了基本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后更注重的是审美的需求,然而,“这种外观必然消失……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必然归结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经济关系,所有者和他的财产直接的一切人格关系必然终止,而这个财产必然成为纯实物的、物质的财富。”私有制的存在一天不改变,当土地和劳动者成为商品而卷入资本竞争中的时候,旧贵族或者资本家为了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就必须把资本和金钱作为他们唯一最重要的需要。资本的流动与竞争使得这一阶级如履薄冰,不追求资本与金钱的最大化,不生产更多的商品,不剥削原来属于他固定财产的工人,资本家的安全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由于资本家需求的轉变,这种以资本为美的审美取向加之阶级地位的不平等,资本家审美范式的扭曲,必将导致工人失去作为人的第一位置而沦为商品,“工人在这两方面成为自己对象的努力:首先,他得到劳动的对象,也就是得到工作;其次,他得到生存资料。因此,他首先是作为工人,其次是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够生存。”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工人在异化劳动中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在劳动之后也仅能满足个体的生存需要。随着工人沦为商品,工人作为人所应具有的审美主体的地位也逐渐沦丧。随着资本家的剥削,当工人沦为商品的时候,工人所应具有的审美机能也逐渐丧失,工人越是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工人便越不具备审美主体所应具有的心理条件。而这正是劳动异化所带来的审美主体的异化。
二、劳动异化导致审美对象的异化
何谓美?这可能是美学史上讨论最多但却始终没有结果的一个问题。纵观中西方美学史对美的论述各有不同。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理式”,万物因分有美的理念而具有美的性质;康德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连接知性与理性的桥梁;黑格尔认为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西方哲人对美本质的思考大多偏重于对美这一对象的抽象把握。中国的哲学家们没有明确给出美的概念但却渗透着一种美的理想。老子曾提出,“五音令人耳聋,无色令人目盲”。美感的获得不应重视“实”而应该重视“虚”,这是体道的表现。而儒家则正好相反,孔子就对感官知觉的活动给予肯定。孔子对于美感的论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探讨“美”与“善”的关系的道德美感论。孔子美学理论中道德与美感的双向渗透,向人们揭示出:给予人们以美感享受的事物,应该也必须是善的。可见,孔子的美感理论和他的“善”的伦理道德规范紧密相连,对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哲人更偏重的是审美主体的境界与胸怀。而在近代,人们认为美就是事物的那些典型特征,即那些不同于一般事物的特性。鲍桑葵教授在他的《美学史》中说到,美是这样一种东西,即它具有个性的表现力,且这种表现力能通过媒介触动绝大多数人的感官知觉与想象力。近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则避开美的本质问题而探讨“寻美”。他论述了审美这一现象所包含的两个组成部分即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审美主体若无平静的情绪,豁达的境界是寻不到美的,但若只从人的主观世界去寻美而没有客观对象,美也是无迹可寻的,审美是“移情”的过程。那么,审美对象的异化必然不会使人产生美感。
如果说劳动创造美,那么工人阶级理应是美的创造者,可是在异化劳动中,“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对象,不能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肉体生存的手段”。当外部的感性世界也作为异己的对象时,美又从何处寻呢?农场里的谷物本应该凝聚着劳动者的汗水与欢笑可现在却仅仅成为一种商品而且还不是属于自己的商品而存在,这里包含的只有工人们的血与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大自然的无限美景本应引起人的无限遐想,可现在却成了工人们作为机器生产的催命钟。客观的审美对象与工人们的关系不再是无功利的审美关系相反的这正成为一种力量一种束缚工人自由的力量而存在。而审美对象的异化则正体现在这些已经不再是工人“移情”的对象上,反倒使人的情感变得沮丧甚至麻木。而这一切都是私有制根源下资本运作所带来的劳动异化的结果。它使得工人阶级与物质世界由本应具有的温情关系转向了一种对立的关系。
三、审美范式的固化是导致审美异化的直接原因
按照T.库恩的意思,范式(Pradigm)是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共同信念。人类的审美活动源于生活,不同的审美活动反映出不同的审美现象。“审美范式是规范审美活动的一种模式,是审美活动本身的样式、样态。”因此,审美范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审美取向的不同,从而直接影响着审美活动以及审美现象。那么,工人阶级这种审美范式的固化也将形成一种传统。
随着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沦丧,审美对象的异化,建立起来的审美范式会将工人彻底沦为审美异化的主体而忽视自己正处于审美异化当中。审美局限在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官范围之内,这种感觉需要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欣赏力,需要那些知觉敏锐的人们进行记录,才能产生美。因此,对审美活动异化问题的考察要从审美现象入手最终指向审美范式。审美范式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对人们的审美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自由多样的审美活动本应该不断地去充实和影响审美范式从而更好地指导审美活动。然而,在异化劳动下人们的审美活动趋于停滞。所谓的对生理、食品的需求取代了他们的审美需求。加之审美主体的麻木以及审美对象的异己,工人的审美活动完全固化为机器般的生产。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审美范式必然是异己的、低级的而且是固化的很难被加以改变和提升。因此审美范式的固化便直接导致了工人阶级的审美异化。异化了的审美范式的固化直接导致两方面的异化。首先,作为审美主体工人阶级只能作为异化劳动中的人的存在甚至只能作为工具而存在而不能作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其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审美对象工人阶级亦不会产生浓烈的情感,因为此时的审美對象只能作为异己的对象而存在因而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
对工人阶级的审美异化现象进行现实性的反思,我们能够发现马克思实践观中的双重指向。马克思的实践观的核心出发点是人,指向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何以让实践的人能够获得美的享受,实现自身的和谐,问题在于克服审美实践的异化。而人的实践的异化也就是物质实践的异化是导致审美实践异化的根本原因。从实践的角度,马克思上升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揭示出私有制才是人们物质实践异化的根本原因。私有制的出现首先使得工人阶级失去了自由。其次,私有制的出现使得工人阶级不再是作为独立的人的存在而成为一种资本的商品存在。进而,审美主体的异化使得工人阶级在进行物质实践的时候便无法感受到美的存在。劳动本应该使得他们产生美感。但是,物质实践的异化使得审美实践相应的产生异化——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异化。而随着私有制这一根源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审美异化固化的状态就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刘小枫.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朱爱军.审美范式转换与文化精神建构[N].光明日报,2005-06-14.
[6][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7]张世英.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