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广谱性、高效性、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具有作物显著的防治病害效果,是目前使用面较广的一类药剂。但因其制剂的不同,其特点及使用效果也有差异。本文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常用三唑类杀菌剂的使用注意要点,避免用药不合理导致药害发生。
1.丙环唑。丙环唑对作物的叶斑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叶霉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它在市面上销售的主要剂型是25%乳油,使用时要注意其浓度不能超过3000倍,否则容易发生药害。丙环唑在高温下不稳定,使用时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8℃,储存温度不得超过35℃。它的持效期在1个月左右。
2.戊唑醇。戊唑醇对作物的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立枯病、根腐病、叶霉病和各种斑点病的防治效果都较为明显,尤其是对茄果类蔬菜的叶部斑点病,防治效果较好。它在市面上销售的主要剂型是25%可湿性粉剂和43%悬浮剂, 25%可湿性粉剂安全使用倍数在1500~2500倍,43%悬浮剂的安全使用倍数在3000~4000倍。
3.氟硅唑。氟硅唑对作物的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锈病等防效较好。它在市面上销售的主要剂型是40%乳油,安全使用浓度在6000~10000倍。氟硅唑持效期较长,渗透性强,容易产生累积毒性,建议间隔使用期在10天以上,并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4.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对作物的白粉病、锈病、黑星病、叶斑病、蔓枯病、早疫病、立枯病、根腐病、叶霉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苯醚甲环唑在市面上销售的主要剂型是10%水分散粒剂。使用时,安全使用倍数在1000~1500倍。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间隔期需保持在7天以上。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否则会降低药效。
5.腈菌唑。腈菌唑对作物的叶霉病、锈病、白粉病、黑星病等防治效果较好。腈菌唑在市面上销售的主要剂型是25%、12.5%乳油和40%可湿性粉剂,所以购买时要注意其含量和剂型,避免用药过量。腈菌唑持效期较长,半衰期大约为66天,对作物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宜连续使用。
(广东 张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