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和静钧
普京反腐,难在国企
文_和静钧
2013年的运动高潮,表明普京已经把财产申报与公开等作为反腐的“抓手”,但这一“抓手”一伸进关键领域就失灵了。
2013年,普京喊出一句响亮的口号:对腐败零容忍!他曾表态国家反腐要有“攻击性及连续性”,不能失之于软,也不能收之于一场虎头蛇尾的“运动式反腐”。然而,两年后的今天,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而外交受困,国内反腐工作也出现了诸多困扰,其中之一,就是国企老总们拒绝普京公开财产的要求。
据相关报道,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其政府廉洁度排名在世界百名之后,同一些因腐败著称的非洲穷国为伍,与其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透明国际2013的全球廉洁度排名中,俄罗斯仅位于127名,稍好于2012年的133名和2011年的143名。这些排名虽体现了俄近年来不懈的反腐努力,但很明显反腐还是“漫漫长路”。
还有很多数据显示俄社会严重腐败程度:近一半的国家财政预算拨款被贪污转移;1/3军费流入不法之徒手里;企业约30%的成本用来行贿各级官员等等。权贵子女早早就业于银行、外贸等大企业,且担任高管。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工作人员也由“灵魂”和“天使”变成了各类索贿的“蛀虫”。孩子入托、看病拿药都成了“贿赂”的门槛。
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称,俄的腐败,“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项事业”。俄前总统、现总理梅德韦杰夫也感喟道:“要说(反腐)一事无成太夸张,但是,就结果而言,有少许成效。”
俄的腐败既有传统的裙带权力基因,又有新自由主义浪潮下,垄断寡头经济的权钱交易等多样手法,其腐败之恶化早在2000年普京上台执政之前就已经形成,一直以来,反腐都是普京在国内治理中的关键词。
普京的反腐,大致以2000年第一轮总统到2012年底开始的第二轮总统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权力反腐”色彩比较浓厚,雷霆万钧式的权力主导性反腐,与预防和惩罚腐败的制度以及文化建设滞后相适应,那一阶段最大的“杰作”是打掉了经济商业领域的“大老虎”、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
然而,霍多尔科夫斯基并非政府官员,虽有竞选从政之意,但并非公务员之身份,他被以腐败之名拔掉,难说是一场反腐“里程碑式的胜利”。“权力反腐”的最大弊端,就是反腐往往被外界解读为选择性执法,以反腐的方式剪除政治异己。总的来看,那一阶段的反腐虽然卓有成效,但非议不断,难服公众舆论。
普京的第二阶段反腐,应视为“制度反腐”的转型。这一转型早在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的时代,就由普京在幕后推动。从制度反腐的“基础设施”成就来看,建立“反腐委员会”机构,统领所有涉及反腐的工作,直接由总统领导,有足够的权威性;还有各项预防与惩治腐败的法律,如国家公职人员的财产与收入申报、国家领导人及高级官员的财产公开,禁止国家公职人员拥有海外账户及资产等。
反腐领域一时“捷报频传”,就是基于这些法律“基础设施”及已经按这些基础设施在开始运转的反腐机构的合力而成。
2013年11月,俄罗斯共有8名“老虎级”高官因收入申报数据不实被免职,这是对2012年130万名国家公职人员收入申报审核后发现的问题。除这8名高级官员外,还有200名低阶的“苍蝇级”国家公职人员因瞒报收入被免职。
但是,俄罗斯人还不足以击掌相庆,据笔者的观察,普京反腐运动至今,尚无一个“大老虎级”官员因腐败而落马或追究刑责。
2013年的运动高潮,表明普京已经把财产申报与公开等作为反腐的“抓手”,但这一“抓手”一伸进关键领域就失灵了。
据《凤凰周刊》特约记者方亮报道,2013年7月8日,普京签署了第613号“反腐问题”命令,要求国企领导公开申报单,之后还在总统反腐委员会会议上专门强调国家公司领导人须申报财产的规定。
但当2014年执行命令时,一些大公司却“哑火”了。那年,许多国有企业老总都申报了财产,但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铁路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称“俄气”)一直拒绝执行这一命令。
这三家公司均是俄国计民生的支柱型企业,其负责人伊戈尔·谢钦、弗拉基米尔·亚库宁、阿列克谢·米勒也都是普京权力体系中的显耀人物。亚库宁曾直言,向社会公开其收入会对家人安全构成威胁。他认为,向社会公布个人收入是政治家的事情,对企业负责人提出如此要求不合适。
这三个“带头大哥”,本是普京的心腹爱将。普京在圣彼得堡当副市长的那段岁月,谢钦担任他的贴身秘书,整日在其办公室外负责各种信息和事务的传递、处理。亚库宁则是圣彼得堡商界的显耀人物,在与普京结识后与其一同打造了“俄罗斯”银行,这家银行也成为以普京为首脑的圣彼得堡政商集团的御用银行。米勒曾是普京的副手,帮助其管理圣彼得堡对外经济联系局。
普京成为总统后,这三名心腹全都得到重用。谢钦帮助普京操刀完成“尤科斯案”,其领导的公司“俄罗斯石油”从该案中分得庞大的石油资产,此后普京更是助谢钦收购了“秋明-BP”公司,让“俄罗斯石油”成为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的大公司。亚库宁和米勒则被普京任命为俄铁路和天然气产业的掌舵人,地位同样显赫。
据报道,受三个“带头大哥”公开不服从普京命令的影响,一些小级别的企业老总们也拒绝申报财产,如俄罗斯储蓄银行、俄罗斯小利公司、电力能源公司INTERRAO、“空中舰队”航空公司、舍列梅季耶沃机场等各大公司的负责人。
谢钦
亚库宁
米勒
国企老总拒绝公开财产的理由也并非毫无道理。国企只是个含糊概念,有全资国企、控股国企、参股国企,国企还可以分为社会化委托经营的“国有非国营”国企和“国有且国营、政府任命”的国企,这些企业类别各异,以“国企”之名一刀切,似乎也不大适合。
其次,国企是事业单位还是商业单位,也需定位。如是垄断企业,它更像是政府之下戴着公司面罩的事业单位,而若是竞争性的社会化企业,它是商业单位。若属商业单位,其公司高级人员的薪酬收入,确属公司“商业秘密”,要求公示,并无法律正当性。
还有些国企同时具备双重属性,如它在国内是垄断企业,在国际市场,又是竞争性企业。公开其国内薪酬收入,而不公开国外收入,这样的公开毫无意义。
若国企认为自己是国家安全意义下的战略公司,那么,公开这些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收入、家庭财产,可能对国家安全不利,这些企业的老总们也会拿“国家机密”等借口来拒绝执行反腐败命令。
面对如此困难,硬汉普京也只能选择妥协,“我们没法要求他们公开财产。”2015年4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13次与民众连线活动中,如此回答一个关于国有大公司负责人财产申报的问题。尽管随后他“强烈”建议这些负责人主动公布财产,但还是跟2013年的立场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
这预示着普京以“公示财产”为抓手的反腐运动,已经走到了极限。国企已经成为俄罗斯腐败利益与权力输送的暗道,国企治腐失败,普京的反腐威望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俄一位时政观察家说:“反腐是普京权力体系下的意识形态”。普京不会很快在那些抵制反腐举措的人面前退让,而会有新的举措来发起新一轮攻势。
普京治下的俄罗斯,虽难说已经根治了腐败之源或遏制了腐败的恶化,但毫无疑问已经开始走上防控腐败的大路。要说国企领域的反腐,还是应该回到国企改革与国企公司治理的道路上来,以为只要申报或公示了财产就不腐败了,那是幼稚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