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2015-12-26 15:23张晓梅
科学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杂交

张晓梅

摘要 选择了10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14个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对于株型玉米杂交种产量的农艺因素中,出籽率、行粒数、穗长、穗粗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株型玉米;杂交;农艺性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5)10-0019-01

株型玉米杂交的产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选择何种农艺性状对于直接影响到实际的玉米产量。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法,对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做了分析。

1 材料

本试验选取的玉米品种为玉源205,农华101,隆平208,龙高12、良玉99、登海6702、德利农988、中单909、浚单29和屯玉808,并分别编号顺序1~10。实验地点选择山东省济宁市红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试验田。试验田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5行区,行长9m,行距0.8m,种植密度4200株/700㎡,对农艺性状做记录,具体实验数据详见表l。

2 结果与分析

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要求,在分析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时,将10个杂交组合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作为1个灰色系统,以亩产量为参考数列,高定为x0;所有参加测试的农艺指标组成比较数列,设定X,对表中的因素分别按照顺序分别为Xl,X2---X14。将其中的一个农艺性状作为参考数列时,而其余的数列则作为比较数列,计算关联度。

为了统一量纲,对表1的所有初始的平均值做了平均化处理,用新得出的数据计算关联系数,其中分辨系数取p=0.5,最小差值△min=0.00053,最大差值△max=4.7568,得出关联系数,具体见表2。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山东省济宁地区种值的株形玉米来说对产量影响因素除自然条件外,主要有生育期、出籽率、行粒数、穗长、穗粗和千粒重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山东地区种植的株形玉米主要在生育期、大穗、大粒和适宜株高等农艺因素着重选择。同时,对于其他因素也应该适度考虑,保证所有的农艺因素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作用,从而发挥株形玉米杂交种产量潜力。

猜你喜欢
杂交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植物杂交概念的拓展——四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地方肉羊的杂交改良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039的选育及应用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