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临床效果对比

2015-12-26 01:52王美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覆盖全口义齿

不同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临床效果对比

王美华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民族中医院口腔科湖南张家界4271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全口义齿再修复患者按修复方式不同分为哥特式弓联合面弓组、哥特式弓描记组、直接咬合组,对比三组义齿调合前后覆合变量及覆盖变量。结果: 哥特式弓联合面弓组调合后覆合变量降至(0.10±0.06)mm,小于另两组,P<0.05;哥特式弓联合面弓组调和后覆盖变量降至(0.21±0.11)mm,小于另两组,P<0.05。结论: 使用哥特式弓联合面弓转移颌位关系法确定的颌位更符合生理功能,为全口义齿再修复患者提供更可靠的颌位记录方法,减小覆合变量和覆盖变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面弓;覆盖;全口义齿;水平颌位关系

【中图分类号】R783.9

正确确定无牙颌患者的颌位关系是全口义齿修复成败的重要步骤之一,如果无法正确定位颌位关系,则排列的人工牙列可能与患者的颞颌关节及肌功能不协调,导致功能不能正常发挥[1]。颌位关系记录中记录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较多,但目前医学界在哪一种方法更佳上任然存在争议。本研究选择全口义齿再修复患者,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颌位关系记录法制作的全口义齿,记录三组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调合量的差异,寻求最佳颌位记录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循自愿原则将120例于2013年8月~2015年3月来院行无牙颌修复的患者分为哥特式弓联合面弓组、哥特式弓描记组、直接咬合组。哥特式弓联合面弓组(40例):年龄(63~77)岁,平均(68.7±2.2)岁。哥特式弓描记组(40例):年龄(65~74)岁,平均(67.7±2.8)岁。直接咬合组(40例):年龄(63~78)岁,平均(67.2±2.4)岁。三组上述资料接近,P>0.05,有分组研究可比性。纳入标准[2]:身体健康,口腔黏膜质地及颜色均正常,无唾液异常分泌现象,开口度基本正常,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压痛及弹响,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材料:哥特式弓描记仪、半可调式合架、面弓(德国Girrbach公司),光固化暂基托材料(德国DMG公司),拜耳牙(德国贺利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患者采用成品托盘加藻酸盐取初印模,制作个别托盘,整塑边缘后制取终印模。依次制作上颌基托、下颌基托(分别标注上颌基托A、B、C,下颌基托A、B、C)。然后确定合平面,瞳孔连线与合平面前部平行,鼻翼耳屏线与合平面后部平行,并制作下颌合堤,确定垂直距离。确定水平颌位关:直接咬合法采用肌疲劳法结合双手扶持法。戴上颌基托A,反复开闭口运动,后戴下颌基托A,双手从后方于左右两侧扶持下颌骨至正中咬合,确定垂直距离。取出上下颌基托,冷水降温,再置入口内,做开闭口运动,然后将上、下颌模型固定于半可调式合架上。哥特式弓描记法:将哥特式弓描记仪固定在上、下颌基托B上,上、下颌基托戴入口内,调整至垂直距离,做前后及左右侧方运动,在上颌描记板有痕迹的部分涂布专用墨水,再戴入口内,重复上述运动,记录运动轨迹,确定好水平关系后固定在半可调合架上。哥特式弓描记法与面弓转移颌位关系法:按照哥特式弓描记法的步骤制作上、下颌基托C,利用面弓和转移台将上、下颌模型固定于半可调合架上。完成全口义齿,义齿就位后,检查基托的边缘是否妨碍唇颊舌的活动,最后保证垂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调合。记录调合前后覆合、覆盖变量。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t/F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三组义齿调合前后覆合变量对比 调和前,三组患者义齿覆合变量差异不大,P>0.05;调和后,哥特式弓联合面弓组覆合变量最小,P<0.05。详见表1。

表1 义齿调合前后覆合变量比较(mm)

2.2 三组义齿调合前后覆盖面变量对比 调和前,三组覆盖变量差异不显著,P>0.05;调合后,哥特式弓联合面弓组覆盖变量最小,P<0.05。见表2。

表2 义齿调合前后覆盖变量对比(mm)

3. 讨论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包括铰链轴、水平关系及垂直关系。全口义齿制作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步为正中关系。正中关系位即髁突处于关节窝后位,髁突对上颌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可重复的、功能性的、稳定的后边缘位,正中关系位一直被学者们认为是全口义齿唯一建合位置。目前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能保证客观性地对下颌后退程度进行观察的方法为哥特式弓描记法,但与直接咬合法相较,该方法操作步奏复杂精细,因而尚未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本次研究发现哥特式弓联合面弓组取得的疗效优于另两组,下面结合数据进行分析。

部分学者认为牙列缺失后,尽管已经丧失了最广泛接触的咬合关系以及牙周膜的本体感受器,但黏膜、肌肉及关节的感受器仍然保留。一段时间内,中枢神经仍保留着患者失去牙齿前最广泛接触位的反射性记忆,因此其肌力闭合道终点与正中关系位相比,前者与患者原先的牙尖交错位更接近。"肌位"是指患者通过反复开闭口运动,直至前伸肌肉疲劳,使下颌自然后退,再用双手扶持引导下颌达到正中关系,最终得到一个准确的肌位[3]。肌位有较大变异性,干扰因素较多故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不及正中关系位。哥特式弓联合面弓组调合后的覆合变量降至(0.10±0.06)mm,覆盖变量降至(0.21±0.11)mm,与另两组相比,均为P<0.05。这是因为全口义齿修复中,哥特式弓描记组及咬合法在确定颌位关系常常忽略铰链轴关系,单纯将合堤连同模型放置在合架正中,使合平面平行于地面完成义齿制作。而面弓的作用是记录并转移上颌合弓相对应于双侧髁突的位置关系,将上颌与颞下颌关节之间的位置关系转移至合架上,使固定于合架上的上颌模型与合架的髁球之间的位置关系与人体一致,以防止因转动中心位置的误差导致全口义齿人工牙在合架上的咬合接触关系和接触滑动运动轨迹与义齿戴入口内后的实际情况不一致,因此减小了覆合及覆盖变量[4]。本研究表明,哥特式弓联合面弓转移颌位关系法制作的全口义齿调合前后覆合、覆盖的差异小于直接咬合法及哥特式弓描记法,提示使用面弓能够减少义齿调合的变量。

综上所述,哥特式弓联合面弓转移颌位关系法确定的全口义齿更符合生理功能的颌位,减小覆合及覆盖变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玉春,李虹,王勇,等.无牙颌模型正中关系位三维重建精度的定量评价[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49(6):371-374.

[2]曹彩萍.广泛利用旧义齿重新修复全口义齿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01-103.

[3]刘洪臣.老年人镶牙的方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4,12(1):47-53.

[4]苗丽亚.全口义齿闭口式印模法自体对照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14(2):54-55.

猜你喜欢
覆盖全口义齿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无牙颌患者数字化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疗效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义齿稳固剂改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临床研究
中国航空用廉价票“覆盖”世界
CDMA直放站的设计与优化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观察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