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金学,王艺璇昌吉市三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 831113
息壤及植物酶活性剂1号肥料在甜菜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腊金学,王艺璇
昌吉市三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 831113
本文研究了息壤及植物酶活性剂1号肥料在偏碱性地里种植甜菜的生物特性表现、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息壤及植物酶活性剂1号处理的甜菜比没有处理的甜菜在生物特性方面表现为叶片宽大、叶色浓绿、根系发达须根多;在成活率方面表现为比对照提高了1.77%,比A处理提高了0.33%;在单产方面比对照单产提高了52%,比A处理单产提高了12%;在经济效益方面比A处理增加纯收入159.75元/666.7m2,增收率为11.3%。
息壤;植物酶活性剂1号;甜菜;目标产量施肥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设在昌吉市三工镇新戽村二工地甜菜滴灌田中,试验实施从2015年4月—2015年9月。
1.2 供试材料
供试甜菜品种:SD12830。供试肥料:息壤(小分子氨基酸100 g/L、微量元素20 g/L、高分子树脂200 g/L、土壤调节剂10 g/L、有机质300 g/L、)采用冲施及植物酶活性剂1号 (活性氨基酸含量100 g/L、微量元素络合物含量20 g/L、有机质含量200 g/L)采用叶面喷施、氮肥为尿素(纯N46%)、磷酸二铵(P2O546%,N18%)、硫酸钾(K2O50%),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1.3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置:经度87°10′45.5″,纬度44°55′42.2″,地势平担;土壤类型为灰莫土、质地砂壤,土层厚度≥100 cm;试验地灌、耕、排水便利,肥力均匀,0-30 cm土壤有机质21.3 g/kg、PH值8.52、速效氮93.1 mg/kg、速效磷11.2 mg/kg、速效钾279 mg/kg。
2.1 试验处理
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分别是CK为空白区(清水对照);A为目标产量施肥区 (施纯N255 kg/ hm2、P2O5115 kg/hm2、K2O37.5 kg/hm2);B为目标产量施肥区+息壤+植物酶活性剂1号处理;试验面积依次为66 m2、133 340 m2、20 001 m2;息壤在甜菜叶丛繁茂期(6月14日)、块根糖分增长期(7月18日)随水冲施,冲施量每次为2.5 L/666.7m2;植物酶活性剂1号在甜菜封垅期 (6月24日)、块根糖分增长期前3 d(7月15日)进行叶面喷施,用量为每次25 ml/666.7m2,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2.2 田间管理
该地于2014年11月进行秋翻冬灌,2015年4月23日采用吸气式精播机播种,一膜一管,采用80 cm地膜,株行距为50 cm×12 cm,4月25日第一次滴水,5月10日出苗,出苗率95%以上;6月20进行第二次滴灌;第三次滴水(7月2日),全生育期滴水8次。
2.3 施肥情况
目标产量施肥区为基肥尿素27 kg/666.7m2、磷酸二铵25 kg/666.7m2、硫酸钾5 kg/666.7m2秋翻前撒施;种肥尿素10 kg/666.7m2、磷酸二铵8 kg/666.7m2;追肥尿素10 kg/666.7m2、磷酸二铵9 kg/666.7m2;目标产量施肥依据:每生产1吨甜菜需要纯氮按5 kg、纯磷1.5 kg、纯钾6 kg以及土壤测定值和当年肥料利用率即:氮素利用率按40%、磷肥的利用率40%、钾肥的利用率30%进行设计。
3.1 不同处理的生物特性表现
每个处理选择6个点,定点调查,取样为“Z”字型,每点连续调查10株,算其平均值,调查结果如下:
表1 不同处理甜菜的生物特性表现
从表1中可以看出,使用息壤及植物酶活性剂1号处理的有效株数5 237株/666.7m2比清水对照5 144株/666.7m2多出93株/666.7m2,成活率提高了1.77%、比目标产量施肥区成活率提高了0.33%,同时土壤除碱、破板结效果明显,甜菜长势良好,同比长势突出,生长点旺盛,成活率提高。由此得出:息壤改善土壤环境,配合植物活性酶1号能提升甜菜生长势为丰产坚定基础,具有推广价值。
3.2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表 2 产量结构统计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目标产量施肥区+息壤+植物酶活性剂1号处理的产量6 203.36 kg/666.7m2比空白区产量2 997.92 kg/666.7m2,平均高出3 205.44 kg/666.7m2,单产提高了52%;比目标产量施肥区5 451.94 kg/666.7m2,平均高出751.42 kg/ 666.7m2,单产提高了12%,这说明使用息壤+植物酶活性剂1号肥料在偏碱土中使用可以改良土壤水土结构、提高甜菜产量,肥效显示明显。
3.3 经济效益分析
表3 经济效益分析表
从表3可以看出B处理比A处理增加纯收入159.75元/666.7m2,增收率为11.3%,增产效果明显。
本试验证明,在含碱较重的农田中使用息壤+植物酶活性剂1号处理后,对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活化水土,中和土壤碱性,打破土壤板结,溶解土壤中被固化的氮磷钾,具有显著效果,出苗比对照提高了1.77%、比目标产量施肥区成活率提高了0.33%;单产比对照提高了52%/666.7m2,比目标产量施肥区提高了12%;在技术上适应现在推广的水肥一体化管理,使用方便:在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在昌吉市各乡镇的碱性土壤中解决出苗差,产量低等困扰高产的因素,因此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1]刘金辉.甜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0,33(02):28.
[2]腊金学.昌吉三工镇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使用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2014,217(4)40.
[3]李道淳等.农作物栽培基础知识与技术[M].昌吉.昌吉州农业局,1997:97-110.
腊金学(1960年—),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与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