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

2015-12-26 08:27刘莉娜
上海采风月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刘慈欣雨果三体

文/本刊记者 刘莉娜

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

文/本刊记者 刘莉娜

标题好澎湃,但不是我说的——如今打开卓越网等一众网上书城,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的书名后面,几乎都紧跟着这一句宣传语。口气虽然略大,读者们却是买账的,毕竟作为2015年“雨果奖”的重头奖项“最佳长篇小说奖”的获得者,刘慈欣此次不仅实现了中国科幻在世界领域“零的突破”,甚至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该奖。而上海的科幻迷则尤其幸运,就在颁奖前三天,刘慈欣还在上海书展的会场上与书迷们积极互动——当然8月20日当大刘在上海书展悠闲溜达时,并不知道三天之后的下午两点,自己会在午睡中被“一波一波的媒体和好友打爆电话”——美国时间8月22日晚十点(北京时间8月23日下午两点),倍受瞩目的雨果奖在美国西雅图附近的斯波坎市颁出,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几乎是想象力匮乏的中国科幻第一次走上世界舞台。对此,《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说,“今天的奇迹也许只是个开始”;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教授江晓原用“开启中国科幻元年”评价此次获奖;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认为,这将提振我国科幻界士气;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更是在微博上激动地表示:“这为中国科幻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雨果奖堪称科幻领域的诺贝尔奖,而且比诺奖更专业,更纯粹,更关乎科幻文学的核心要素:想象。”

然而盛誉之下的刘慈欣却显得最为淡定,当戴着最普通的黑边眼镜、留着最简单的寸发,穿着最常见的牛仔裤的大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着记者说出“作为一个生活在山西阳泉的水电站工程师,我的身边没人对我感兴趣”的时候,其实我是相信的,因为很早以前就有身边同行对我感慨过另一个段子——2013当她采访完刘慈欣之后,大刘急急忙忙就要赶去和平影都看当时最火的美国3D科幻大片《星际迷航》,他特别坦诚地表示自己每次到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开会、参加活动,都一定要抽出时间来“享受”一场3D电影,最好是科幻大片。听到刘慈欣这样认真的解释,朋友才意识到眼前这位在国内科幻领域被誉为第一高峰的“大神”级作家,他大部分时候都待在遥远偏僻的山西娘子关发电站里,那里没有科幻大片,看不到3D电影,更远离大都市里眼花缭乱的新科技和网络生活,但是他却在那样的单调与隔绝里,创造出了一个令全世界科幻迷都脑洞大开的、纯中国意识的“三体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小说《三体》里那个绝妙的人物设定“面壁者”,也许就有他自己的影子吧——当一切都受到限制时,只有思想是自由而强大的。

写科幻是对平凡生活的补偿

刘慈欣1989年开始尝试写科幻小说,至今已20多年。他是科幻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工作和生活在小地方的人——在山西阳泉的娘子关发电厂,刘慈欣担任电脑工程师直到发电厂2009年关闭。一位去过那里拜访他的记者这样记录:“那里四面环山,下午四点天就黑了,距离最近的大城市阳泉仍有40分钟车程。不过因为运煤的大货车,动不动就堵成长龙,堵上个三天两夜。最好坐火车,两个小时。娘子关北面有一片小山和一片小湖,旅游景点名叫‘张果老洞’,河北人逢年过节喜欢过去转转。但是煤渣覆盖在树木与房檐上,天空时常阴霾。”这一切的一切灰暗而局促,与他小说里所描绘的浩瀚宇宙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上,即使在今天大刘已经成为中国科幻迷心中的标杆人物,在阳泉,刘慈欣曾经工作过的娘子关发电厂里,依然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刘工”在业余是个科幻作家。他读中学的女儿也并不觉得爸爸是个多了不起的人,因为虽然会看到爸爸经常接电话、发邮件,但也并没有什么“出名”的样子。据说2001年他的小说《全频带阻塞干扰》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的时候,还有个同事来跟他“八卦”说,刘工,有个写小说的和你名字一样。“所以我的个人经历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很平凡,也很平淡。”平凡,是刘慈欣反复用来形容自己的——比如中学时文理科成绩都是中等偏上水平,不好也不坏;虽然一直在重点中学,但从小到大和老师的关系都比较疏远,不积极参加活动,不是“受关注的学生”;高考时,能选的学校和专业就那么几个,学水力发电是因为好分配工作;大学时,有过当科学家的想法,但要当科学家就得读研究生,他没有考,“考了也考不上,我们班没有一个人考上,只有一个保送的”。

然而,就在这些平凡的记忆碎片里,刘慈欣却一直记得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第一次看到“光年”这个概念时的感受。“我当时马上就开始想象:光一秒钟能绕地球七圈半,这么快的东西走一年才能到达的距离,得有多远啊!我只要一想到在黑暗的太空中,一束幽蓝的光走了一年那种无穷无尽的距离感,就特别激动,脑海中完全就形成了画面,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很震撼,但其他的小伙伴都没有这种感觉。”于是就从这里开始,他渐渐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其他小伙伴不太一样,“别人的形象化思维有一个尺度,但对我来说,多大的宏观,我都能把它形象化。”于是,带着这样的敏感与天分,当刘慈欣第一次接触到“科幻”的时候,就知道这会是自己平凡生活的唯一救赎。

他还记得那是小学二年级,原本在北京工作的父亲被下放到山西阳泉,跟着父亲回山西的还有一大箱书,都是文革时的禁书,被父亲藏在床底下。而随父转学来阳泉的刘慈欣也正好寂寞无聊,便偷偷拿出那些书来一本一本地看。其中的莎士比亚著作、苏联小说,他读完都没有太大兴趣,直到三年级时,他读到了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我顿时觉得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像是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然而,在当时的中国,连“科幻”这个词都没有普及,当年幼的刘慈欣拿着《地心游记》问父亲这是什么书时,父亲才告诉他,这叫做“科学幻想小说”。“那时我只能在一个地方看到与科幻有关的信息,就是我父亲办公室里的《参考消息》。”刘慈欣至今还记得初中时第一次在报纸上看见有关科幻的新闻,说的是电影《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引起轰动。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每年只有几部样板戏可看,一直到10余年后,他才看到了这部电影的剧照,而《星球大战》正式在中国上映,则是22年以后。

当然,好时代总会来临,刘慈欣上初一时,文革结束。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科幻进入黄金时代,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书相继出版、甚至拍成电影,引起轰动,他喜欢的凡尔纳作品系列也相继出版。“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那时的科幻市场尽管繁荣,但书的总量仍然有限。“全国就那么几家科普杂志、几个出版社在出长篇小说,每出一部你到书店都能看见,所以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全都看过。”刘慈欣说,“看得多了,自己的脑海中也就渐渐有了一个‘想象的世界’,也想要展现给别人看,于是我就开始自己动笔写了。”

在刘慈欣看来,写科幻跟看科幻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因为自己的生活太平淡,“都是水到渠成”。于是1989年的冬夜,刘慈欣用DOS系统下的WORDSTAR开始敲出自己第一篇科幻作品《超新星纪元》,窗外太行山的寒风在呼啸,这部书的命运也和寒风一样冷——一直找不到出版社,辗转多年,直到2002年才得以出版。对于一个想要靠写作成名成家的人来说,这样的境遇可能会吓退他,但对于刘慈欣这样一种在写作中求救赎的人来说,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就这样,一个个遥远的新奇的世界争先恐后地在刘慈欣的脑海中诞生,随着写作数量的日益积累,平淡的生活与脑中那些冲破银河系的想象越来越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体验让刘慈欣无法停笔:“我喜欢科学,喜欢有想象力的、新奇的、让人兴奋的生活。但现实却又如此平淡——我说的平淡是,哪怕你在电力系统里坐到了很高的位置,这种生活在我看来,依然平淡。”刘慈欣说,这就是宿命,即使自己不是生活在娘子关或阳泉,而是生活在北上广,也一样会走上科幻写作的道路,因为现实世界无论如何进化,和他笔下的世界比,依然只有“平淡”二字可形容。

好的科幻让人想要“仰望星空”

“不过,我的工作可没你想的那样枯燥,也是需要创造力的。”刘慈欣笑说。由于精通电脑,他曾经在业余无聊时还设计过一个写诗的小程序,“只需要输进几个参数,就能出诗歌,一秒钟一首,比朦胧诗押韵”。他还编过一个软件,在这个软件里,宇宙中的每一个智慧文明都被简化为一个点,最多时候,他在10万光年的半径里设定了30万个文明,然后让那台286计算机花了几小时来计算这些文明的演化图景,这正是他在《三体》中“宇宙社会学”观念的雏形。身为电脑工程师,这让他在90年代中期接触了互联网,“从此身在哪里并不那么重要,反而那里的幽静能让我安于创作”。

就在这些看似“平淡”的点滴积累中,瑰丽宏大的“三体世界”开始在刘慈欣的脑中有点及线、由线及面的一点点构建起来:故事的起源发生在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文革时期,历经劫难的叶文洁在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距离地球四光年外,半人马座有颗和地球一样有生命的行星,星球上的“三体文明”被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所逼迫,不得不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希望让外星人来彻底改变人类的叶文洁从地球发来的信息。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三体人决定入侵地球……在刘慈欣的好友兼书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看来,《三体》第一部中最精彩的设定就是以虚拟游戏方式展示的三体世界历史:三体星系由于拥有三颗太阳,其不规则运动使得三体文明的生存条件极为严酷。为了应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人们随时可以将自己体内的水分完全排出,变成干燥的纤维状物体,以躲过完全不适合生存的恶劣气候。“对于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大刘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作为一个电脑工程师,大刘甚至设计了一个程序,来模拟宇宙文明间的相互关系。”

要是换了别人,《三体》写到这个程度,大可满意收场了,但是对刘慈欣来说,好戏才刚刚开始。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地球、三体和宇宙更高级文明构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三体结构。面对三体人令人难以置信的科技和前来毁灭地球的庞大舰队,人类举全球之力,制订了“面壁计划”,由四位“面壁人”独立设计四套反击方案。“说真的,其中每一套对策都构思独特,气势磅礴,令人拍案叫绝。放到其他人的作品中,都可以作为构筑大结局的终极解决方案。但对大刘来说,这些都只不过是铺垫和浮云。”说到这个,严锋表示刘慈欣的这种“浪费”虽然对“稀料如金”的科幻写作来说太奢侈,但对读者无疑会形成一种高度浓缩的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这也正是刘慈欣的作品虽然被称为“硬科幻”,十分专业和烧脑,却依然吸引了无数“科技盲”读者的重要原因吧。

其实《三体2·黑暗森林》的写作过程并不算顺利,刘慈欣在情节的推动上遇到了瓶颈,而现实生活中又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变动,一度考虑放弃《三体3》的写作,所幸这个时期的大刘一直有书迷们的关注和关心。“《三体3》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这些三体迷心态相当矛盾。一方面,我们觉得《三体2·黑暗森林》近于完美,难以想象这之后还能整出些什么来。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大刘能够再整出些什么来——他身处僻壤,却一本本写出放眼宇宙的大作,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科幻的事。”好在刘慈欣最后终于坚持了下来,经历工作变动期的他一度白天上班,晚上写作,支持他写下去的除了书迷的期许,还有就是自己作为科幻迷对这种文学体裁的强烈爱好。“记得20年前的冬夜,我读完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出门仰望夜空,突然感觉周围一切都消失了,脚下大地变成了无限延伸的雪白光滑的纯几何平面。在这无垠广阔的二维平面上,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从此以后,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外一个样子了,那感觉像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这让我深深领略科幻小说的力量。”2010年,《三体》第三部出版,将近150万字的三部曲全部与读者见面,刘慈欣也由此奠定了自己在中国科幻文学中的地位,被誉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的作家。科幻文学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吴岩教授甚至用“金字塔的塔尖”来形容这部作品:“这是中国科幻文学里最长的一部作品,它一改我们过去作品线索单一、情节简单、细节密度小等缺陷,呈现出波澜起伏的面貌。中国的科幻小说一直被批评不够成人化,不能摆脱归类于儿童文学的尴尬,刘慈欣替我们实现了梦想。”

如今,这部被命名为“地球往事”的《三体》三部曲更是一举获得了“雨果奖”。如果不是科幻迷,很多人可能一念之下就把此“雨果”错当成了彼“雨果”——毕竟这是一个关于文学的大奖,而文学领域里最耳熟能详的那个“雨果”不就是写出了《悲惨世界》等名著的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么?然而非也。科幻世界里的这个“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协会”(简称WSFS)所颁发的奖项,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大会上颁发,正式名称为“科幻成就奖”(The 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 Award),为纪念“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又命名为“雨果奖”。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虽然在《三体》得奖以前,大部分国人并不详知。也正因为如此,《三体》的得奖不仅把刘慈欣推到了浪尖,人们更对中国科幻的现状和未来投入了巨大的关注,一时间 “中国科幻回归春天”“中国科幻走出世界”的激昂之辞纷沓而来,对此,获奖的正主儿刘慈欣却是非常冷静甚至并不乐观的。在刘慈欣看来,中国科幻最大的缺憾,便是鲜少留下准确鲜活的另一个时空。“不少国内科幻作者创造自己世界的欲望并不强,他们更满足于在别人已创造出来的世界中演绎自己的故事。”在刘慈欣看来,西方的科幻文学里除了有克拉克的拉玛飞船,还有阿西莫夫广阔的银河帝国,被好莱坞电影广为传播的“机器人三定律”构造下的机器人世界,赫伯特错综复杂的沙丘帝国,奥尔迪斯的温室雨林……“它们被构造得如此惟妙惟肖、自成逻辑,以至于作为读者的我时常问自己,这些世界是否真的在另一个时空中存在。这就是科幻的魅力,而这一点我们国家的科幻写作还相距甚远。”

在雨果奖的获奖致辞中,刘慈欣把这个奖比作是“科幻界的一座灯塔”,但对于自己是否会成为“灯塔”而照亮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未来之路,这个朴实的“工科男”亦诚实地给出了自己中肯的想法:“我知道这一个奖项改变不了国内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的现状——其实即便是像诺贝尔奖这样中国人尽皆知的奖项,莫言获奖后,除了媒体的狂欢,我并没有看到主流文学的市场和创作有什么样的小高潮,而雨果奖除了科幻迷之外在国内就更加没什么认知度了。一个文学类型整体的崛起不应该局限于小圈子,应该面向整个社会。我们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很不成熟,不光是我们作家,读者、市场、创作理念都处于不成熟的一种状态。我们还得靠自己努力,对此我不是特别乐观,也不是特别悲观,事在人为,我自己只能说继续要用好的作品说话。”

而什么样的科幻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呢?“工科男”大刘一反常态给出了非常感性的答案:“在忙碌和现实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目光大都局限在现实社会这样一个盒子中,很少望一眼太空。我曾问过10个人白天会不会出月亮,除了一位稍有犹豫外,其他人都十分肯定地说不会。现代社会同样造成了人们对数字的麻木感,没有人认真想过,1光年到底有多远,而150亿光年的宇宙尺度在大多数人意识深处同150亿公里也没有什么区别。对宇宙的麻木感充斥着整个社会,而科幻的使命就是拓宽人们的思想。”在刘慈欣看来,只要有一位读者因为一篇科幻小说的莫名触动而在下夜班的路上停下来抬头望一会儿星空,那这篇小说就成功了。

记者:《三体》在本届雨果奖评选中两进两出,最终获奖,而你却说“这是最遗憾的一届雨果奖”,能说说内幕么?

刘慈欣:也不算内幕。受“小狗门”事件影响,今年的雨果奖与以往相比复杂了许多,掺杂了许多政治因素,因此本届获奖作品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能够获奖我也很高兴,但是不至于为此失去理智,因为我知道背后是怎么回事。最初《三体》没获得提名,后来因为有作家退出,它才被替补上去,从这点来说,其中有很多的幸运成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雨果奖确实是雨果奖五、六十年的历史中最遗憾的。

记者:作为中国“硬科幻”的代表作家,能谈谈科学和科幻之间的关系么?

刘慈欣:科幻小说可能是科学催生的,但它不是为了普及科学,而是借助科学来丰富故事资源,构造更好的故事。科幻作家当然要提升科学水平,但你再提升也有限,达不到专业水平。这个时候,就需要真正的科学家不断鼓励他们去写,去开发更多的故事资源。科学和科幻是一对好基友,它们的感情发展了一两个世纪,现在在西方它们有闹别扭的趋势,但是我作为中国的科幻作家,希望这对基友的激情持续下去。

记者:听起来文科生则是科幻创作的绝缘体……

刘慈欣:事实上很多好的科幻作品出自文科生之手。很多科幻小说家写的作品看起来都很硬核、很技术性,但其实他们都是文科生。比如加拿大的科幻教父罗伯特·索耶就是一个纯粹的文科生,而我国优秀的科幻小说家韩松学的就是英美文学。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出自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也是一位没有科学背景的女性。在我看来,文科生写科幻小说,科学知识不是阻碍,最大的障碍在于没有兴趣。我这么说可能略偏颇,但当下许多中国作家的确对科学没有兴趣,像阿来这种对科学、对大自然都抱有浓厚兴趣的作家,可谓少之又少。

记者:你构建的“三体世界”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于欧美科幻体系的一种存在,书迷们其实都想知道你这么大的脑洞是哪儿来的,比如写作的构思过程艰难么?创意来源又是哪里?

刘慈欣:我写一部40万字的小说,真正写可能只需要三四个月,之前构思会很久。那些每年出版的科幻图书、最新的科幻电影、前沿的科研文章我都会去看。对于创意,我有一个原则,一定是我在这些资料里没有见过的。有一个很好的点子,我构思了整整两年,大概背景是有一天人类资源枯竭了,需要解决地球的太阳能问题,于是就在月球上贴满太阳能电池,再把它发的电送回地球。这是一个很能出故事的前提设定,而且我在电力系统工作过,人物形象肯定能写得更加丰满。但是不久我看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个研究者发表了文章,讲在月球的赤道上贴满太阳能电池。她算出了总的发电功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中继站把微波送回来等等,看到这个之后,我就彻底放弃了我的想法。

一个科幻小说的创意很珍贵,一部小说背后就是一两个创意来支撑,所以我构思和写作期间都不会与同行去交流这些。在写《三体》第三部的时候,科幻作家在杭州搞笔会。会后大家一起喝酒,讨论一个话题:“如果要把杭州彻底毁灭,应该用什么方法?”我一激动就说,应该先把城市二维化变成一幅水墨山水,再一维化,成为一根细细的丝线。大家听了都很兴奋。结果我酒醒之后还特别后悔和担心,怕这个创意被别人先写掉了呢。

猜你喜欢
刘慈欣雨果三体
雨果剃发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藏于深山的“中国科幻王”
刘慈欣科幻片《超新星纪元》启动
雨果剃发
《球状闪电》:科幻大神刘慈欣又一力作
刘慈欣《三体》将由亚马逊投资拍摄
《三体》中的物理学
郝景芳:“清华学渣”变身雨果奖获得者
《三体》获雨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