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在北京东城区坐落着一处博物馆,这里,浓缩了华人在海外艰苦打拼、“扎根发芽”的奋斗历程,更凝聚着千万游子对祖国故乡最殷切的桑梓情、最真挚的爱国心。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三条胡同东口,有一排古色古香的中式廊房环绕着一栋灰白色的现代建筑,这就是去年刚落成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这是我国首座
“国”字号的华侨历史博物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展示我国移民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博物馆。从倡议兴建到最终落成,博物馆历时逾半世纪。漫步其中,一部近千年来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历经曲折终于建成
1960年,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提出倡议,希望在北京建立一座博物馆,用于推动惠及全民的社会教育。
20世纪50年代,陈嘉庚就在福建厦门主持创办了华侨博物院。在《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一文中,陈嘉庚指出,博物馆“既可以给国内人民公共应用,又可给归国华侨观览,两者皆受其益”,而华侨华人也应为此“尽一部分责任”。也正是出于相似的目的,陈嘉庚提出了在北京兴建博物馆的倡议,并专门捐资50万元人民币,用于博物馆的筹建工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提出倡议的第二年,陈嘉庚因病去世,兴建博物馆事宜由此耽搁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在庄明理等老一批侨务工作者的推动下,筹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再次被提上议程。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专门审议了华侨委员会有关兴建博物馆的报告。
2001年,相关部门建议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移至目前所在的北新桥地区,并于2005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再次立项建设。2014年10月21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在北京正式落成,这一天正是陈嘉庚诞辰140周年。逾半世纪,几经波折,博物馆终于如愿建成。
娓娓道来的一部华侨历史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很有特色,北美洲的金斑蝶、南美洲的大嘴鸟、非洲的面包树、潮州的鲤鱼舞、佛山的舞狮、开平的花灯……这些来自各地侨居国、侨乡的自然风物与民俗风情幻化成与众不同的装饰图案,点缀着古朴的中式廊房,为华侨历史博物馆增添了一抹浓郁的侨味。
除了建筑细节处的精妙构思外,博物馆的主体展区更是通过大规模的场景复制,全面还原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足迹以及生活风貌。
据展厅工作人员介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765平方米。主体建筑位于西北方向,包括地下2层和地上3层。博物馆共有七个展厅,一个报告厅。常设的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采取编年体讲故事与专题分类相结合的方式,以时间为经、专题为纬,分为四个展厅: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华侨华人海外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
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主题浮雕《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表示,过去中国人远渡重洋,讲究衣锦还乡、落叶归根,这座浮雕诉说着海外游子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移民历史。
在浮雕的右侧,是第一展厅入口: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箕子东迂、徐福渡海开始讲起,再到隆庆开海,金山客与金山箱,细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脉络。
琼轮盛商号、泗隆绸缎杂货铺、广元记洗衣店、新中华咖啡馆、亚洲俱乐部……在以“华侨华人在海外生活篇”为主题的第二展厅,一条蜿蜒的“唐人街”贯穿整个展厅。从华人初到海外时为谋生计的“三把刀”,到他们逐渐融入当地后形成的婚假习俗与文娱生活,再到华人规模逐渐壮大后出现的侨团、侨社和侨校,还有如今华人在海外各行各业的新发展……一条“唐人街”,穿越历史,如同一幅海外华人社会的“清明上河图”,详实而逼真地呈现着华人海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远渡重洋,华人不仅在侨居国谋生计,更在努力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为当地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这些故事却大多不为人所知。为此,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辟了“华侨华人在海外贡献篇”展厅,专题呈现华人为海外各国做出的贡献与成就。进入第三展厅,墙上悬挂着的一幅戴着红头巾的妇女画像很是引人注目。新加坡建设初期,一群来自广东三水的妇女来到这里打工,奔波忙碌于各个建筑工地,为新加坡这个年轻的国度打下了夯实的根基。很多妇女没有文化,还写不全自己的名字,然而她们头上戴着的红头巾已经深深印刻在新加坡人的记忆深处。
第四展厅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展示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的密切联系。长期以来,华侨华人关心着祖国的发展与进步,以不同的方式作出重要贡献。第二部分则展示了中国侨务机构和侨务政策。
在这座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一砖一瓦都渗透着浓浓的侨味,一景一物都讲述着华人在海外历经的风雨沧桑。
历史的“见证者”
华人移民海外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四条屏的《番客谣》还吟唱早期华人“少小离家作番客,今日还乡头已白”的辛酸。博物馆展柜中那一件件珍贵的藏品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记录着华侨华人在海外生活的点滴和作出的贡献。
展厅展出着现存最长的“口供纸”——足足有4米长,上面记录着在20世纪初,旅居北美华侨根据移民官问话内容编制的入境培训资料:上面是问题,下面是答案,内容之庞杂,不但有家庭关系、家居状况、证人关系,还有相关事件及各类附件等内容。“口供纸”是用来帮助国内的亲朋好友通过新移民审查而“发明”的。4米长的“口供纸”记录着华人早期移民遭受歧视的无奈,美国衣联会在纽约街头升起的美洲大陆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则讲述海外游子与祖国共荣的爱国心……
唐人街上中药铺门外悬挂的匾额、洗衣店工人手中的熨斗、华文学校教室里的课桌椅……“唐人街”复原场景中的许多物件都是由华侨华人捐赠的真实藏品。展馆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给观众一种最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受,让观众在这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变迁。”
华侨在海外的贡献也非常卓越:新西兰现代乳制品开创者和奠基者是中国人张朝,他是《新西兰百科全书》列有传记的唯一华人;新西兰的猕猴桃,最初是华人从中国引进到新西兰,在当时叫“中国果”;1888年,华人植物学家刘锦浓培育出美味多汁且适于长途运输的“刘橙”,这项成果改变了佛罗里达州种植柑类水果效果差的历史,美国果树栽培学会授予他银质奖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先从事渔业的是华人;家喻户晓的“墨西哥包”最先也是出自华人的巧手……
当年,博物馆的兴建是由华侨倡议而起;如今,博物馆的建成更是汇集海内外华人众力。黄纪凯介绍,在博物馆的筹建过程中,海内外华侨华人共捐款4000余万元人民币。目前,博物馆收集的1.5万余件(套)藏品中,绝大部分也都来自华侨华人的无偿捐赠。
美国胜家公司1926年出厂的木雕柜式缝纫机、华人磨胡椒用具、琼轮盛华人海外公司当年悬挂的匾额、华人中药店用过的木制药匣、娘惹用的金属化妆袋……这些展现华人华侨当年在海外拼搏打拼的实物,在中国华侨博物馆林林总总共有万余件。
“我们这里没有所谓的镇馆之宝,但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段有关海外华人的特殊故事,都承载着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惦念。”黄纪凯说。虽然相比其他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的文物不一定都价值连城,然而这些从世界各地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小小物件,讲述的是一代又一代华人在海外谋生打拼的甜酸苦辣,牵动的是他们对故乡最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