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芯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诗经·无衣》,寄托了许多汉服爱好者的心声。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几千年积累的文化软实力,正成为民族复兴的一大力量源泉。传统文化中那些最简易、最鲜活的部分大范围兴起,比如适合视觉传播的汉服,正重返大众视野……然而,当身着传统服饰行走在大街小巷时,却往往面临着无人赏识的尴尬。基于此,8月20日,西安汉服社发起了一场弘扬汉文化的活动,近200位汉服传承人与爱好者汇聚西安永兴坊,共度七夕佳节。活动现场,汉服设计大赛、汉服知识小讲堂、汉服展示及传统节目表演精彩纷呈,据悉,其主旨就是致力于保护传统非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精神。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汉家衣冠,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对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代表。关于汉服,我曾经满怀热忱地体验了一把,就在前段时间,我特意为自己定制了人生中第一套曲裾,只见其精美的丝线、通身紧窄的设计、精致的袖口镶边、层次的交领,让我犹如穿越回到古代,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当我穿戴整齐,端坐于桌前,感受着来自汉服的庄重之美,内心很是为民族传统服饰所骄傲。如今,我已对汉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被它潜藏的文化底蕴所震撼,更被它精细的做工所打动。
汉服之美的背后蕴含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只是它独特的内涵尚未被理解和继承。从文化的角度讲,汉服不仅是一件衣服,与之相伴的是它的符号意义,比如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脱俗的气质与美感。它见证了从黄帝时期到明末清初的兴盛衰败,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成长,这些特色是汉服所独有的。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的传统服装和配饰,承载了汉族的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它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的特征。汉服本身虽然清朝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部分元素。
近年来,汉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影响范围日益扩大。回归到最原始的端头,汉服爱好者们只是想通过对汉服的宣传和推广来达到“使汉民族有衣可穿”的目的,最直接的借鉴就来自于日韩。和服和韩服都是对汉服的本地化改良,如今,中国的传统汉民族服饰几近消失,而日韩两国却始终保持着对本民族传统服饰的传承和保护。从这两国来看,一件衣服是可以起到维护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作用的。
任何一种内容都需要形式来承载,汉服承载的应该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汉服为外表,充实古典文化的内里。汉服是汉民族传承4000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大唐《开元礼》、二十四史《舆服志》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作为优秀的传统物质文化,汉服复兴的内容应该是使汉民族人人能够认识汉服、了解汉服,能够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身穿我们的传统服饰,知道自己姓甚名谁,来自何处,以此为基重拾传统汉文化,展现华夏千年文化魅力。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传统服饰一直是许多少数民族历史记忆、审美认知和族群识别的重要载体。与本民族的歌谣、史诗、绘画等形式结合,具有丰富的艺术研究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等评价标准的差异,一些地区的人们对本民族服饰的认同感出现了游离。说到底,民族服饰的传承是内化于传统礼仪的。如何复兴优秀传统礼仪规范、提升民族自我认同感,或是民族服饰传承的关键。
随着中央到地方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号召与政策导向,更多的汉服商家开始积极寻求文化产业的跨领域合作,还有一些外国游客也委托国内朋友订购汉服等民族传统服饰。与动辄消失2000年的西方文明相比,汉服只是经历了数百年没落,的确不算难以复活。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更给了复兴者们长足的信心和动力:“着我汉家衣冠,兴我礼仪之邦……”服饰文化只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如果说穿着汉服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未免只是学了皮毛而已。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最大价值,是其精神内核中对当下社会依然有意义的部分。换言之,“形式复古”并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