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企业的多维创新体系
——以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为例

2015-12-25 13:56黄宇奘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华艺建筑设计建筑

黄宇奘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浅谈建筑设计企业的多维创新体系
——以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为例

黄宇奘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在巨变的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进行自我更新与升级,处于行业调整期的众多建筑设计企业通过不同手段与方式以应对新时代变革。其中,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从多维设计、多维媒介、多维价值、多维研究4个方面搭建完成的“多维创新体系”,将自有业务与技术进行梳理与归整,打破原有传统的设计流程与项目模式,并以此为例对此课题进行阐述探讨。

互联网时代;多维;创新;公民建筑

0 引言

现代社会因为互联网的强势进入而发生着巨大变化,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我们,物质基础、意识形态、行为模式、思考模式等都受到影响;生活方式的改变重塑着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发展和更新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规划,而是强调社会参与,广泛吸取多部门意见的信息集合反馈,潜移默化地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所以说,设计不仅限于生活,它可以凭借着效率、价值等检验跨界标准延伸其广度与厚度,敏锐捕捉时代触点,超越生活,引领生活。

作为一家建筑设计单位,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对传统的设计流程(规划、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进行思考,将触角向产业前端和后台进行双向延伸:引入成本控制、市场调研等控制标准,拓展智能化、产业化等专业技术,在项目进入设计环节之前新增贯穿整个项目周期的、持续修正调整的价值管控,并整合多专业跨界的标准以检验建筑产业的社会价值;同时,立足BIM信息平台对项目进度及信息进行全流程控制;将大数据库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交互认证,由此构建成一个闭合成环的多元的建筑产业链。概括说来,即从多维设计、多维媒介、多维价值、多维研究4个方面搭建的多维创新体系,华艺设计在行业调整期阶段,通过实际项目对该体系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1 多维设计——挖掘空间、资本、社会、时间价值

对于建筑设计的探索早已扩张到设计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中,华艺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对设计思考维度的扩展:在空间维度,尊重既有城市环境,创造积极有益的城市空间;在资本维度,积极应对市场,实现土地最大价值,达到多方利益供应;在社会维度,关注城市的公共性、市民性,并努力通过设计解决现有的城市问题;在时间维度,始终坚持在绿色建筑方向的探索,同时向业主提供有效率和有效益的运营模式让建筑持续生长。

以2013年设计完成的安宁城市文化中心项目为例,其第一版设计独立封闭,项目与社会之间缺乏关联性,华艺在接手后以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对该项目进行了设计,力图创造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活力空间,让城市文化中心回归到城市生活中去,成为一个市民舞台,明确建筑开放自由、多义空间的本质。设计前期对安宁当地做了大量基础数据的调研,结合咨询公司的专业意见,确定了文化中心内的商业配比。随后建立了城市文化工坊,邀请当地的市民和民间艺术家共同参与到文化中心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的设计之中,我们把这种工作模式称之为“公民建筑”,提高项目参与的广泛度;最终,形成了一个自然友好、四季皆宜的城市客厅,一处开放流动、魅力闪耀的活力中心。此外,华艺在运营评估的基础上对场馆运营提供了相关建议,争取文化中心在未来五年内初步实现场馆自给自足,后续逐步进入良性运营阶段,将可持续发展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

多维设计是对设计方法和过程的扩展和创新,华艺努力将这种多位互利共赢的价值体系推广到设计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中。建筑设计企业不再局限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设计,更为其建议有效率和效益的运营模式,最大程度挖掘建筑不同维度的价值。

图1 安宁城市文化中心设计

2 多维媒介——BIM的探索与研究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是近年来行业所势,它是互联网时代设计创新思维的产物,是一个能够伴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载体,这个载体提供给我们一个信息查询、资源挖掘与技术应用的多维平台。华艺基于深圳超算中心提供的BIM工作平台,实现了工程项目参与方的数据共享,将设计方、施工方、开发商、政府机构、供应商及运营等多方的信息整合于BIM平台,通过信息将各相益相关方关联成一个整体,由原来单向、闭塞、递减的传递方式升级为多维、公开、无损的信息传递。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华艺始终坚持“全专业、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理念,即“全专业参与,全过程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

作为华艺第一个全专业采用BIM技术实施设计任务并以BIM进行设计交付的项目,南京中建大厦项目(2012年开始施工图设计)从设计伊始便使用BIM技术设计模型,承载各阶段设计信息,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及仿真模拟完善及优化设计内容,完成首次全专业、全过程的BIM设计尝试与实践,该项目现正处施工后期配合阶段。本项目于2012年获得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最佳BIM全程应用奖”“BIM设计一等奖”,2013年获得广州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BIM专项一等奖”、中国建筑业建筑信息模型邀请赛“优秀工程项目奖”等,得到了行业与专家的认可。另外,华艺于2012年担任了深圳市工程设计行业BIM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参与编写与制定了相关标准制定与决策。

图2

多维媒介是一个助力于设计的平台与工具,企业的正确有效应用将对业务深度、广度、精度都有所促进。

3 多维价值——跨界合作新思路

“价值工程”在设计向服务衍生发展战略中担当着优化工程、实现设计创意与投资目标双赢的角色,它通过时间、关口、资料的前移及交互的信息沟通,提前把控风险、矫正设计,在持续监控与修正中将项目成本严格控制,具体的管理过程及方法根据项目特殊性而有所不同。

华艺在项目实际运行中,深刻体会到业主对设计的进度、工期的要求越来越紧,所以在传统设计流程中套入“多维价值”概念,意思就是将限额设计前置,将设计与服务打包,形成一个价值工程,它的关键就是:关口前置,将成本管理前移至设计阶段,节约建设资金;时间前置,依据开发预期时间,调整标底招标方案;资料前置,实现版本管理,将资料及时并准确存档以降低风险;云交流的交互方式,构建多部门交互讨论空间,公开有效的就项目现存问题进行沟通修正。

图3

根据华艺历年来的项目数据汇总分析,在传统设计流程中,方案至初步设计的阶段影响成本比例为75%~85%,而施工图之后阶段影响成本比例为5%~15%。通过与顾问公司(深圳市加斯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合作,将原来施工图预算的前置到规划、概念方案、设计方案等阶段,将限额前置放在在最影响成本的阶段,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这种前置能够让预算准确度达到施工图预算的94%~96%左右,较好地保证了建筑完成度和竣工时设计的一致性;同时,项目完成后植入的后置评估体系检验,又反过来再次修正前置评估体系,使得其更近一步的贴近后期施工。通过一个预算位置的调整,便可有效节省项目成本6%~10%并较好地保留设计初衷,同时,提早一个月时间进行项目模拟招标工作,充分满足业主对工期的要求。

限额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多行业的跨界信息整合,不仅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也达到了多维度社会价值的体现。

4 多维研究——企产学研双螺旋发展模式

传统研究通常是由院校和学术机构主导,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其成果的实用性、针对性较弱。华艺将“企、产、学、研”链接成线,提出“多维研究”的双螺旋发展模式——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总结归纳,进而改善设计方法,推动设计创新;研究成果在同类项目中反复检验与反馈调整,改变以往项目结束后总结经验的研究模式,形成实践和研究同时推进、交互论证的动态过程,实现研究和项目并驾齐驱,建立起一套属于企业特有的知识管理体系。

华艺参与了《深圳市工程设计行业BIM应用调研及发展指引》制定、《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制定、《基于云计算平台的高层建筑结构强震作用下倒塌数值仿真分析》课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数项专利。2001年以来公司累计承担完成相关研发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技术奖4项、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2项。

图4

2008年独立承担了《城市居住建筑集成技术研究》大型综合课题,该课题是近30年居住建筑的实践经验总结,涵盖策划到施工管理全过程,以搭建短周期设计平台为核心,兼顾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实现“系统集成,高效实用”的目标;研究历时4年,70多人全程参与,于2012年底通过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为首的专家组验收;该项研究经深圳市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第一届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目前公司正以《城市居住建筑集成技术研究》课题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居住建筑发展方向,开展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如作为公司技术储备的建筑标准化、产业化课题研究;协助完成深圳市规划局《深圳市老旧住宅加建电梯》课题;参与中海集团平面标准化、立面标准化等多项工作;策划深圳市文产办资助项目《热带亚热带滨海建筑研究》等。

5 结语

建筑设计与施工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行业,在巨变中的互联网时代,建筑行业的变化相较其他行业来说幅度略小,在技术发展助力的环境下,建筑设计企业应主动将自身机制运作起来,切分细化现有业务模块,做精做实专业领域。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之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华艺在企业发展上自主建立并实践的多维创新体系,努力将“公共建筑”向“公民建筑”转变,增强项目参与度,开放性的吸取社会多方意见,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思想碰撞,脱离建筑专业语汇的“孤芳自赏”,在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双重标准下重新评价和定义建筑工程在新时代中的意义;这个体系在历经了时间的考验与磨砺后,逐步成形初显成效,特此分享经验与感想,以起抛砖引玉之用,同时,期望能与业界同仁们共同探讨建筑设计企业未来发展之路。

[1]闵学勤,丁沃沃,胡恒.公民建筑:何以可能及何以可为——基于公众建筑认知的实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12.

[2]包晗.现代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张旭.SZ建筑设计院的绩效考评体系改进研究[D].西北大学,2007.

[4]徐永华.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创新转型[C].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2012(03).

[5]丁伟.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理念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4(10).

F407.9

A

1673-1093(2015)02-0038-04

黄宇奘,现就职于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2.008

2014-11-12;

2014-12-07

猜你喜欢
华艺建筑设计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华艺卫浴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华艺园林21周年庆暨第一届华艺文化节青春飞扬 奋斗辉煌
扎染的传承与创新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