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绕莆田秀屿区一圈,视野所及,有村落就有石头厝,挤挤挨挨地连成一片。
在埭头镇温李村,石头厝被掩在木麻黄树林间,青石不分形状,不遴选大小,被码得结结实实,有的斜砌,犬牙交错,形如冰裂纹。
这些石厝,浑身上下都是石头,连水井、狗舍、桌凳、茅房等也是用岩石垒砌的。这只是莆田界外(北起兴化湾,南至湄洲湾,泛指沿海地区)众多石头村落的一部分。
在福建沿海,石头厝是一道特别的风景,不仅莆田,在连江、福清、长乐、平潭、泉州等地,也有成片的石头厝。
平潭岛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石头厝,而且每个石头厝村落都有自己的特色。
青观顶村石头厝蔚为壮观。站在山顶眺望,成片的石头厝犹如跳动的音符,令人充满遐想。
塘屿岛南中村居民早年从莆田搬迁过来,在建筑上也自成一派。红瓦是塘屿石头屋的一大特色,上面压着墨黑色的石头,形成黑与红的强烈对比。
位于流水镇的君山后村石头厝则最为原生态。村子前就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村里石头厝一栋挨着一栋,房子与房子中间是由石头铺就的山道。这里盛产一种叫火成岩的石头,它们经过风吹日晒,慢慢地由青墨色变成墨色,站在山顶眺望,由火成岩建成的村落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
“每天我就拾掇拾掇这些菜园子,到海边捡捡海螺,到邻居家串串门,日子过得充实。” 78岁的平潭人黄其美说。他家的房子是一座典型的四扇厝,从地基到墙面,从门框到梁柱再到围墙等,都是用花岗岩石料垒砌而成。
平潭现有的石头厝,民宅单体模式主要有四扇厝、竹篙厝两种。别看它们外观简朴,内里却大有文章。
从清代中叶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四扇厝一直是平潭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它以单进四扇房为主,房内左右两侧为房,分前后房;中为厅堂,也分前厅与后厅,后厅一般用作厨房、杂物间、仓库,或用于放置渔、农生产用具。这种构造的房屋特别适合旧式大家庭居住。
竹篙厝是平潭建筑又一特色。清代初期,朝廷调闽南水师驻扎平潭,兵营建在竹屿口,采用闽南竹篙厝形式。后来当地居民仿建竹篙厝,从而成为平潭民居的另一种形式。
竹篙厝在平面布置依次为门廊、房间、前天井、厅堂、房间、后天井,建筑前后都有门,在厅两边各有小门可与左右房子相通,天井上开鱼眼天窗。竹篙厝深度较深,易于防守,但是采光不好,也不够通畅,后来建这样房子的人就少了。
由于长年“与世隔绝”,平潭还保留着原生态的石头厝建筑群,再加上独特的滨海地貌,让这些古老村落更具魅力。2014年公布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里,平潭共有斗魁村、东美村、山门村、青观顶村、白沙村等5个村庄入选。
距离莆田不远的泉州,同样拥有许多石头厝。而这里的石头厝,与莆田、平潭的又有些不同。
泉州泉港区樟脚村古民居有100多间石头屋,均是利用内山七彩卵石垒叠而成。由于石头有铁红色、黑色、棕色、黄色等许多颜色,房子就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
整个村子的石头房子依山势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些房子一楼的门前有条路,二楼的房间开个门出来,也是一条路。房子与房子之间的距离很窄,形成了幽静的石巷。走在石巷中,左右两边的石墙一片斑驳, 但其呈现出的红、灰、 白、青的色泽依然绚丽,俨然一幅油彩画。
若你到了泉州老街巷,看到的又是不一样的场景。
这里的民居外墙,通常以不甚规整的白石块和红砖片混砌而成,红白相间,点缀以青石构件或饰件。因所成墙面石块稍凹,砖片稍凸,泉州人形象地把它称为“出砖入石”。
在泉州的老城区,尤其是西街以及开元寺一带,“出砖入石”随处可见,不仅普通民宅有,在寺庙、宫殿等重要建筑中也频繁出现。在修建泉州开元寺大殿时,工匠们就运用了“出砖入石”的建造技法。
“出砖入石”的填充墙与抗剪墙,厚度一般在50厘米左右,用残砖碎石丁顺砌成,内纳以灰土充实,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在建筑材料受局限的古代,这类就地取材的墙体,是泉州人民在建筑上别具一格的创造。
2011年,莆田市住建局进行普查,发现当地仍存有石头厝超12万栋,在莆田界外,石头厝数不胜数。
与金门岛隔海相望的岑兜村,是泉州南安石井镇南部的一个小渔村,这里的房屋中,石头房占了百分之八九十。走进岑兜村,呈现在眼前的是典型的石头居住区,仅容一辆小车勉强通过的村道,左右两侧大多是一至三层不等的石头房。
同样在泉州,一踏进惠安崇武古城,你便会深刻地感受到,石头就是这座古城的灵魂。这里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无论是城墙还是街巷,无论是寺庙还是民居,都是用五彩的石头堆砌而成。
2014年,泉州市制定了《加快推进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工作计划》,决定用五年的时间对全市的石结构房屋进行改造。前期调查发现,泉州市城乡石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1.61亿平方米,约占全省三分之二,涉及总人口301.03万人。
为什么福建这么多石头厝?我们先来听听老人家怎么说。
莆田埭头镇温李村的黄老伯说:“这些石头厝大多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木材紧缺,台风频频,村民只得手工打石,徒手砌石头厝,以抗风挡雨。起厝(莆田话,建房)时,很多人家资金不足,就先盖左房和大厅,右边厅墙留下石条,为今后建房留了余地。”
是的,台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每年都要被台风骚扰。从历史平均数据来看,登陆和影响福建的台风每年有7个之多。每次台风一来,必定是强风与暴雨,房子不结实点怎么能行?
再瞧瞧石头厝的构造。
以平潭为例。这里的石屋屋顶呈“人”字形,不留风雨檐,用拱形瓦片铺盖,每片瓦上都压着一石块,排列整齐,这是为了防止瓦片被风吹跑。石头厝常常挤挤挨挨地连成一片,也是为了抗风。
由于长年“与世隔绝”,平潭还保留着众多原生态的石头厝建筑群。
每片瓦上都压着一石块,排列整齐,这是为了防止瓦片被风吹跑。(吴夏燕/摄)
“这些独特的石头民居冬暖夏凉,还可以抵挡海岛大风大浪以及潮湿等各种恶劣天气。”《平潭县志》主编、民俗专家吴金泰说。
没办法,都是被逼出来的。当初的平潭人民肯定没想到,他们这样一捣鼓,竟形成了平潭石头厝的特色,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除此之外,建房时就地取材,也是造成福建这么多石头厝的重要原因。
平潭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平潭原来是一座封闭的孤岛,无论是物质运输,还是人员流通,都存在诸多不便。好在岛上盛产花岗岩和火山岩,于是平潭人就利用岛上丰富的石材建造房屋。
据吴金泰介绍,汉代以前,平潭的民居、渔舍多是简易的草竂和渔竂,墙体分竹木架外封土和乱毛石砌筑两种。清代中叶,当地开始出现单进石结构四扇房,这种“一房一厅”的宅式,沿袭至民国时期。进入上世纪80年代,农村住宅开始改变旧四扇模式,采用浅房、大窗,房屋结构由石土结构向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发展,层数也由双层向多层发展。
石头厝像是平潭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记录着海岛民居的变迁。
泉港的樟脚村情况与之类似。因为建筑材料受到局限,村民建房子只能就地取材。沿海的地方,不是石头就是泥巴。不过你可别小看这“石头+泥巴”的组合,在樟脚村,村中建造时间最长的一座房子,已经屹立近300 年而不倒,异常结实。
当平潭石头厝、泉港樟脚村走红后,不少人都在后悔:“以前我们家那里也有很多这种房子啊,就是没保护好。如果保护好了,肯定不比它们差。”
但是,所有的石头厝都值得被保护吗?
答案是,no。
莆田市住建局村建站负责人说,根据2011年的普查结果,十几万栋石厝中有保护价值的仅1041栋,且多为公共建筑,民居大多墙体松散,抗震能力差,加固难又费钱。所以,近年沿海地区掀起“翻建”风,空置的石厝陆续被拆除,修缮费用过高的石厝,也陆续被推倒重建,每年获批翻建的近3000户。
此外,由于早年建房随意性比较大,整体规划上有些欠缺,导致很多村庄建设密度大,空间拥挤,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居住环境较差。为了城镇更好发展,有些石头厝确实没办法保留下来。
最关键的一点是,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结构安全隐患严重。福建偏生又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虽然近年来没有发生大地震,但是这种事,还是要未雨绸缪。
如果撇开这些大道理,就居民的居住感受而言,其实很多人也是偏爱洋楼的。行走在莆田乡间,不时可见新建的洋楼附近,一些石厝被夷为平地,石条散落一旁。当地人说,近年许多人家重新选址,盖起了楼房,石厝却大量“空巢”,表面看似完好,内部却隐患重重,主人索性拆了,旧石条低价抛售,一米仅卖几元,沦为新房的地基、挡土墙。
当石头厝艺术价值较低、当地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时候,这就是石头厝的命运。值得被保护的石头厝,毕竟在少数。况且,保护石头厝,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不是花点钱,维持原样就叫做保护的。
现在平潭提出打造国际旅游岛,“古村落开发将是国际旅游岛的重要载体,平潭将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开发石头厝旅游,首个石头厝旅游项目已落地敖东镇大福村。”平潭旅游发展局局长吴杰华说。
这口号可不是随便喊出来的。“早在2011年4月,实验区就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开展《平潭主岛村落风貌保护专项研究》编制工作,2013年8月底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将平潭主岛建设分为村落风貌保护区、村落风貌核心保护区、村落风貌控制保护区及一般区域四类。”平潭综合实验区验区规划局副局长王天今介绍说。
泉州樟脚村古民居均利用七彩卵石垒叠而成,红、灰、白、青色泽绚丽,俨然一幅油彩画。
此外,从2012年开始,平潭组织相关部门全面开展石构建筑普查工作,对全区2万多栋、600多万平方米石构建筑进行摸底、分类,根据不同类别采取相应的加固、保护。2014年10月,实验区委托清华大学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平潭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在海峡对岸的马祖,拥有四个传统石厝聚落保护区。这些石厝的历史短则四五十年,长则上百年,也有不少安全隐患。“当地政府花了近6年,建成聚落核心区,又发放补助,鼓励居民自行改造,但修缮有严格的标准,没隐患的,尽量按原貌修缮。为了留住更多‘原味’,他们甚至专程到福建沿海,探访传统工匠。”曾经主持马祖岛旅游开发的周维崇说。如今,马祖、澎湖等地开发生态旅游,石头厝成了招牌景点。
书艺品鉴
的确,有些石厝仅住了四五十年,只要加固修缮,点缀独特的装饰,就会成为现代人停下脚步休憩的好去处。正如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所说:“开发好这些传统村落旅游,将成为居住在钢筋水泥的城里人最向往的海边渔家生活。”
平潭流水镇五星村,一个普通的村落。台胞黄浪华的“新家”——一栋典型的平潭四扇厝就在这里。
黄浪华是台北人,今年66岁,是一位喜欢摄影、绘画、雕刻的艺术家。2013年初他来到平潭旅游,爱上了这里的原生态之美,便萌生了在这里租一栋石头厝打造自己工作室的想法。
他租下的这栋石头厝有80多年历史,房子已荒废多年,虽然看上去很破旧,但依然很牢固。“除了门窗,房子的构造基本由石材构成,纹理特别漂亮。住在这里冬暖夏凉,特别舒服。”黄浪华说,乡下生活安静,很适合创作。
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浪华花费大半年时间才完成。外观基本不变,还是原有的石头厝风格,看上去沧桑而古朴;厨房、门窗等保留原有的老物件,房间里面还有一张古旧的床铺。
但是,为了更好地居住,他用抽水马桶取代了原有的茅厕,沙土石地板被铺上了瓷砖。大厅加入了咖啡吧台,二楼阳台则打造成可以品咖啡的观景台,原本杂草丛生的院子,更是变身为一个种满花草和果蔬的小花园。
“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细节我都自己把握。”黄浪华说,改造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不仅要保持原生态之美,还要住得舒服。
黄浪华改造的石头厝面貌一新,附近村民纷纷上门取经,已经有一些村民也开始改造自家的石头厝。比起被动等待保护,村民主动对石头厝进行有特色、有创意的改造,显得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