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并呵护孩子热爱其他生命的心,这恐怕也是家长必须修习的一门课程,因为纯真的善念和对生命本身的珍视,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试想,对小动物的爱都那么真诚,孩子能不珍爱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吗?
2002年的“五一”,我们带女儿回了趟山西乡下的姥姥家。一天上午,女儿在房顶上玩耍,偶然发现距离房顶不远的土墙上有一个洞,两只灰色的鸟不时地从洞里进进出出。观察了许久,她断定那是个鸟窝。于是趁那两只鸟儿出去的时候,女儿蹑手蹑脚走过去,想一看究竟。果然不出她所料,那是个鸟窝,里面有六只刚刚孵出来的小雏鸟,似乎是听到了女儿发出的声响,都伸长了脖子“啾啾啾”地叫着,努力张大了嫩黄的小嘴讨吃的,还以为是它们的父母来喂食了呢。
女儿高兴坏了,又碰又跳地拍着手叫我和爸爸去看她的新发现。女儿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见过这么小的鸟,所以眼神里充满了新奇和兴奋。为了让女儿更好地观察小鸟长什么样,先生建议女儿从窝里抓出两只小鸟。只见这两只小鸟还没有长出像样的羽毛,眼睛也还没有张开,浑身的皮肤红红的还隐隐泛着青色,它们在女儿的手里使劲挣扎着,发出尖尖的叫声。
这时那两只大鸟好像直达了发生在它们家的“灾难”,一会儿不安地在一棵树上跳来跳去,发出了凄厉的叫声,一会儿又从树上冲下来,在女儿的头顶盘旋两圈又飞回树上,看上去好像很想从女儿的手里抢回它们的孩子,也好像央求女儿放了它们的孩子。女儿特别想多看一会儿小鸟,我们就拿了个小纸盒把两只小鸟放进去。女儿逮了几只蚂蚱撕碎了尝试喂给小鸟,可是小鸟哪里肯吃,它们看起来是被吓坏了。
女儿惦记另外四只小鸟,就又去看它们。凑近洞口一看,却发现一只大鸟守候在洞里,张开大翅膀遮盖着叽叽喳喳的小鸟,任凭女儿走到跟前也不飞走,只是警觉地瞪着两只眼睛,且大声地叫着。它分明是在保护那四只小鸟,怕它们也被人偷走。但是女儿一伸手把大鸟也抓了过来,放在盒子里,想看看大鸟如何对待被抓获的小鸟。大鸟的到来似乎稳住了小鸟的情绪,它们不再叫唤。从盒子的缝里望进去,大鸟围着小鸟跳来跳去,轻轻地叫着,并把女儿投进盒子里的蚂蚱啄起来喂它的孩子们。另一只大鸟刚在树上不安地飞来飞去,不时在我们的头顶盘旋,一声紧似一声地叫着,虽然听不懂它在叫什么,却隐隐能感觉到它的慌乱与紧张。
虽然还想多观察一会儿小鸟,但是女儿被鸟儿一家浓浓搞得亲情所感染,实在不忍心让它们“妻离子散”,就端着盒子小心翼翼地把小鸟放回了窝里。不过,她过一会儿就要去看一次,发现每次去的时候总会有一只大鸟守候在小鸟的身边,另一只大鸟则一会儿在巢外盘旋望风,一会儿来来去去地寻找食物。
先生跟女儿说:“小鸟会感谢你的,因为你把它们逮住却又把它们放了,没有剥夺它们的自由。”女儿却摇摇头说:“它们不会感谢我的,是我打破了它们家的宁静,不恨我就不错了,以后我再也不逮小鸟了。”
女儿从小对小动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欲,从河里的小鱼、小青蛙到草地上的蝴蝶、蚂蚱甚至毛毛虫,还有小鸟、小兔、小狗、小猫,等等,只要遇到了,她都要蹲下身子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甚至养一养。在放鸟事件之后,女儿对人与动物的关系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看法也有所变化。她明白了鸟儿跟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鸟儿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也会担忧焦虑,伤心难过:鸟儿的父母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也会不顾生命危险。她甚至猜测,那只守在鸟窝里保护小鸟的大鸟,应该是妈妈,因为她觉得妈妈才是最疼爱孩子的。这一想法虽然有些天真,我们也未曾去证实过,却说明女儿在观察、在思考,单单这一点就难能可贵。
清楚地记得,从看到小鸟到抓住小鸟,到最后放回小鸟,我和先生没有跟孩子讲什么道理,只是和孩子一起经历,一起感受,女儿对生命,对世界便有了许多的感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孩子的认识是非常深刻而生动的,这跟从书上读到的理论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我和先生一直坚持让孩子经常投身于大自然的缘故,我们希望孩子童年充满快乐,在体验中健康成长。
有一年夏天,天气很热,我想把女儿房间里的空调打开,却被女儿阻止了。她把手放在嘴唇上做“嘘”状,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她的窗户下面,示意我听听外面的声音。原来女儿窗外的空调外机里住了两只麻雀,还孵出了一窝小麻雀。她说空调开了,麻雀一家就没有办法再住下去了。于是,为了小麻雀一家,女儿的屋子整个夏天都没有开空调。
此时,我才明白,女儿的窗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小米,原来她每天都在悄悄地喂麻雀。其实,撒的小米,也还有别的鸟来偷食,因此窗台上不仅会有小米,也落了不少鸟屎。
女儿愿意与周围的小生灵们为友,而之所以背着我偷偷喂食,小鸟,估计还是怕我说她“不务正业”吧。可她哪里知道,我虽然偶尔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可更多时候还是愿意呵护她那可贵的爱心啊!
女儿上了中学,我们搬了新家,新家的窗户没有窗台了。家里生了虫子的豆子或者大米小米,她也不让我随意扔掉,而要收起来倒在外面的草地上,让鸟儿们啄食,小区的院子里有几只可爱的流浪猫,她便买了猫粮,每天去喂,几年如一日,以至于楼下的几只猫咪都摸准了她早上出门的时间,每天早早就在门口守着等食儿吃。高中三年,她每天都会带一盒猫粮去学校,因为学校里也有一些流浪的猫咪需要喂食,每天放学吃完晚饭到晚自习前便是女儿的“喂猫时光”,也是女儿一天中最放松、最开心的时间。
如今女儿对小动物的爱护差不多养成了习惯,连下雨天碰到路上爬的蚯蚓、蜗牛,也要想尽办法把小东西弄到草丛里,生怕它们被粗心的路人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