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同]
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工作似乎与生活是两个格格不入的概念。
比如:“校团委的老师又找我们部门的茬。”
再比如:“公司周末非得要开活动的总结会议。”
这是我在校园宣讲会中听到的来自大学生以及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的部分抱怨。我长了一张无公害的脸,所以他们看不到我内心燃烧的熊熊火焰。
抱怨老被老师找茬的男孩二十出头,是学生会的部长。我问:“你说老师又找你们的茬,你抱怨的到底是老师总针对你们,还是因为你们总是有茬让自己很尴尬?”
听完我的问题,男孩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然后硬着头皮说:“在学生会工作本来就已经是我业余时间的付出了,老师还老看我不顺眼,总是把精力花在让我难堪上,我每天都被整得很尴尬。你说她难道不是故意的么?”
你看,很多人都是这样,一旦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出了问题,就无所谓事件本身的正确与否,全被转移到了人际交往的层面上。
我问他:“首先,你会尴尬,证明你确实被抓到了把柄。那么为什么你总是能被抓到把柄呢?只能证明你总是会出问题。
“其次,如果老师不找你的茬,你自己依然过得很乐呵,证明你自己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