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加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2015-12-24 12:24顾培兵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3期
关键词:面瘫针灸我院

顾培兵

(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中心卫生院 如东226406)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易导致患者出现口角歪斜等症状,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则极易引起多种后遗症,进而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研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为探讨针灸推拿加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对我院收治的116例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且效果差异显著。现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6.4岁,病程最短3 d,最长2个月,平均24.3 d;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5.6岁,病程最短3 d,最长2个月,平均24.3 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58例患者采用针灸及推拿按摩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

1.2.1 针灸治疗 取穴:风池、合谷、攒竹、鱼腰、上睛明、瞳子髎、颧髎、颊车、承浆、翳风、足三里、阳白、头维、承泣、迎香、地仓、牵正,其中风池、牵正、瞳子髎、阳白、颧髎、颊车、头维、地仓、翳风温针灸,各留针20 min,2次/周,平补平泻手法。

1.2.2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通常在发病后3 d进行。方法:患者平卧位,并在头部下垫适当薄枕,操作者一手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另一手采用指掌摩揉法对其面部进行3~5次按摩,然后利用手指掌面及大鱼际肌自患者额正中线开始向外至双侧太阳穴、向下至患者峡部进行掌揉,直至患者下颌,操作应持续2~3 min,确保动作轻柔;再用中指指腹对患者太阳、攒竹、地仓、阳明、颊车、承浆、迎香等穴进行3~4 min点按;然后对患者对侧翳风、风池、颈项部进行一指推法按摩,持续3 min,并拿肩井穴1 min;最后给予患者对侧合谷拿法施术1 min,上述治疗每天 1 次,20~30 min/次。

1.2.3 中药外敷 中药组成:冰片3 g,艾叶、当归、白鲜皮、野菊花、大青叶各15 g,水煎浓缩至200 ml,然后利用纱布或毛巾沾取药汁,在患处进行热敷,2 次 /d,15 min/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患者的面部感觉、运动功能等均恢复;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面部外观基本正常,但在作表情时口、眼部仍有些许偏歪,或患者伴有阴天时面部稍有发凉、麻木等症状;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面肌遗留功能障碍;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且患者面部肌肉及神经功能均无显著好转,甚至加重[1]。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比较[例(%)]

2 讨论

周围性面瘫也叫贝耳麻痹,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其主要是指由不明原因引起的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现象[2]。该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生,患者多伴有口眼歪斜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3]。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口眼歪斜、中经络、口僻”范畴,其主要是因患者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营卫失调、卫外不固、风热或风寒之邪乘虚客于患者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经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4]。因此,中医通常将益气活血、清热养阴、活血通络作为治疗该病的关键。针灸推拿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方法,现代医学认为针灸治疗有助于促使患者肌纤维重新得到神经支配,从而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受障碍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局部新陈代谢,进而可达到加速面部肌肉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5]。而推拿按摩则可通过对患者特定穴位的按摩达到活血通络、促进患者神经恢复的效果。我院为探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在针灸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治疗,效果良好。外敷方中大青叶及野菊花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效果;白鲜皮则具有清热祛风的效果,且其水浸剂可有效抑制多种致病真菌,可发挥保护皮肤及抗过敏的作用;方中的艾叶含有挥发油,其可有效促使患者血管收缩中枢及运动中枢兴奋,达到温经活络的效果;冰片则具有辛散、芳香走窍等作用,可轻微刺激患者的感觉神经,促进药物吸收,达到温经活血、通络的作用,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6]。因此,该方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针灸推拿加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张加英,徐炳国,戴丽娟,等.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347-348

[2]宋修芳,姜文平.点刺拔罐加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6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2):24

[3]甘代敬.激光照射翳风穴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28例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5):766-768

[4]白冰超,闫隽,毕宇峰.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2):138-139

[5]王萍.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60-61

[6]钟钊洪.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48-50

猜你喜欢
面瘫针灸我院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