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检测实验室内部管理探讨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南昌330029)
摘要:本文通过对《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各要素的梳理和研究,针对实验室内部管理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了制定工作计划、注重过程控制、落实人员责任、保证证书有效、发挥监督作用、达到控制目标等工作要点,规范了管理体系的内部管理,为规范实验室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实验室;内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3
Discussion on Internal Manage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JIAN Hong-fu, ZHOU Ying, DAI Guo-qiang
(JiangxiHydraulicResearchInstitute,Nanchang330029,China)
Abstract:In the paper, all elements in ‘Laboratory Qualification Accreditation Review Criteria’ are combed and researched. Work keys of formulating work plan, focusing process control, implementing personnel responsibility, guaranteeing validity of certificate, exerting the role of supervision, reaching control objective, etc. are proposed aiming at problems that can be easily ignored in laboratory internal management.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 is regulated, thereby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egulating lab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hydraulic engineering; laboratory; internal 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快速推进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6号令,2009年1月1日执行)的实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的数量有了较多的增长, 这些实验室在反映工程质量、作为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的重要手段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有一些实验室在内部管理方面比较混乱,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不够规范,对《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某些要素的理解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室能力建设的发展。本文根据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经验,对实验室内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出一些建议。
1年初制定工作计划
1.1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根据程序文件中《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程序》,管理科编制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技术负责人批准,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实施,质量负责人监督计划执行情况。选择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若无机构进行,可制定自校程序,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使用者实施自校。
1.2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根据程序文件中《期间核查工作程序》,检验科负责编制测量设备期间核查计划,检验科科长批准、组织实施,并对核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管理科负责对期间核查实施监督管理和记录的保存。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或使用比较频繁,或具有一定漂移率的测量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应进行期间核查,标准物质应进行期间核查。方法是选用性能稳定的核查标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评估,或采用三台以上同准确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1.3比对(能力验证)计划
根据程序文件中《检验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管理科负责编制比对与能力验证计划,质量负责人批准。管理科组织安排本站与其他已通过计量认证的实验室进行比对,并将所比对样品发送至对方实验室。实验室间的比对与能力验证,既能评价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又能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学习。
1.4内部审核计划
根据程序文件中《内部审核程序》,年初由质量负责人主持编制本年度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填写《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审批表》,明确审核依据、内容、审核方式、涉及的部门,经站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管理科负责内部审核活动所有记录的保存。内部审核的目的是验证本站的质量活动是否持续符合计量认证评审准则和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并为持续改进、完善本站的管理体系提供依据。全员都应重视内审计划的制定、实施、首末次会议、内审结果的确定和不符合项跟踪等环节。
1.5管理评审计划
根据程序文件中《管理评审程序》,质量负责人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最高管理者(站长)主持管理评审和签署报告,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评审的后续工作。“管理评审计划”应确定评审的目的、评审的时间、评审的内容、评审的人员、评审的要求等。以使本实验室管理体系能适应市场需求,并且充分、有效地规范运行,在发现问题后能够不断改进与完善,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和客户的满意。
1.6人员培训计划
根据程序文件中《人员及人员培训、考核程序》,管理科根据检测室的需求、人员现状和开展工作需要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由质量负责人提出审核意见,站领导批准后执行。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培训计划,也由站领导批准执行。从理论教育、实际操作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教育,逐步提高检测及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2注重检验过程控制
2.1检验方法的控制
根据程序文件中《检验方法控制程序》,检验科负责检验方法的选择,对那些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可靠性和可比性的技术操作,都应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保证检验人员的正确使用。技术负责人负责新使用检验方法的批准和在用检验方法的有效性控制。采用新的标准方法或当所采用的标准方法发生变化时,应对按新版检验标准开展检验工作的能力进行确认,填写《更新检验标准能力确认流程表》,并将确认的结果申报资质认定的评审机构,以得到评审机构的认可。
2.2技术、质量记录的控制
根据程序文件中《记录控制程序》,对发生的所有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的填写、收集与存档等环节进行控制。技术记录主要包括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等有检验数据的记录,质量记录包括除技术记录之外的所有质量活动的记录。记录是检验结果的如实记载,应在检验的现场记录,检验人员应按规定格式严格认真记录原始数据,检验人员应将原始观察结果、计算和导出数据真实记录并保证再现检验过程。记录应是永久不变的,但可根据需要规定各类记录的保存期限并妥善保管。
2.3设施环境的控制
根据程序文件中《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使实验室设施、环境能够满足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检验科根据技术要求,对影响检测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电网电压、振动等)提出书面的控制要求,由技术负责人评价要求的合理性。经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的环境条件要求,管理科应组织实施并达到规定的要求。检测过程中,应保持环境记录的连续性,一经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通知管理科采用必要的措施,对此期间出具的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追溯。
2.4不符合项的控制
根据程序文件中《不符合工作的控制与纠正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程序》,对于在内部审核、质量监督、客户投诉成立以及其他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填写《不符合(项)报告》,采取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不符合的原因和所需的改进,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实施和监控,对工作进行改进。
2.5文件的控制
根据程序文件中《文件控制程序》,对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文件(内部文件和外来文件)的批准、修订、发放、回收、作废等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相关场所能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文件分“受控”、“非受控”、“作废”和“作废保留”四种状态。“受控”文件发放对象为本站人员、上级主管部门等;“非受控”文件可根据需要发放给客户、兄弟单位等交流(发放需经审批),站内不允许使用“非受控”和“作废”文件,对于旧版标准、过渡期内使用标准或具保留(参考)价值的作废文件应盖“作废保留”印章,资料管理员登记保管备用。
3落实重要岗位人员责任
为使检测实验室有效运行,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最高管理者各负其责显得尤为重要,“四人”的责任落实对整个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改进和检测工作的开展影响深远。
3.1授权签字人
授权签字人是经实验室提出候选名单和签字领域后,经评审机构派出的评审组对其考核合格确认,报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在计量认证信息表中给予授权,可以在授权签字领域签发检测报告的人员。在批准检测报告时,应对报告的总体质量把关,包括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等方面。应该掌握的知识为:法律法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计量认证的有关概念和评审准则、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处理、统计技术、抽样技术、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和基本的专业知识等[2]。
3.2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负责各项技术业务的组织实施,应熟悉检测实验室的各项技术活动,并能将相关的技术要求传达到实际工作中去,组织解决检验工作的技术难题,组织贯彻现行有效的检验方法、标准、规程,确保检验工作质量,负责审批签发有关技术文件、检验报告,并对其负责,对大型测量设备的选型、采购、验收、维护、调配提出意见,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3.3质量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管理体系文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负责质量监督网的有效工作,负责申诉和投诉的处理工作。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程序和要求,对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不合格工作的控制、顾客抱怨的处理、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等的有效实施进行管理。
3.4最高管理人
最高管理人的主要责任是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掌握本站发展方向,组织制定本站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全站组织人事工作,建立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抓好全站的教育、培训、考核工作,负责质量手册的批准颁布和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5内审员
内审员是在内部审核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人员,能否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整个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改进的关键因素。必须通过培训熟悉《评审准则》和本站的质量手册,了解和掌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目的、依据、范围及程序等,参与制定内审实施方案,确定内审方式、依据、范围,编制检查表,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及时填写有关报告,对责任部门审核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跟踪验证等。
3.6质量监督员
内审的局限性(不连续)决定了要使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还必须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的作用。选择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了解每项检测工作的目的、懂得评价结果的人员担任岗位监督员,在质量负责人的领导之下,立足本职,充分发挥质量监督网的作用,对检验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检验数据和报告)进行监督抽查,确保检验数据和报告准确可靠,促进检验人员素质的提高。
4确保法定证书有效
4.1设备检定证书
根据程序文件中《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程序》,在用测量设备的性能和状态均应为有效,测量数据要真实可靠,为此必须保证仪器设备具有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做到量值溯源合理。
4.2计量认证证书
根据《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检总局86号令)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 [2006]141号)的规定,资质认定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复查、验收申请,逾期不提出的,由发证单位注销资质认定证书,并停止其使用标志[3]。只有确保本实验室计量认证证书在有效范围内,才能向社会出具CMA认证标志,确保检测报告的有效性,做到合法。
4.3资质等级证书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6号令),检测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取得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质量检测业务。《资质等级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检测单位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原审批机关将对检测单位仪器设备、检测人员、场所的变动情况、检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4],作出是否延续的决定。保证资质等级证书有效,做到合规。
5结语
本文从实验室内部管理各个方面出发,按照《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理顺了体系运行的思路和要点,为其他实验室运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通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和改进,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保持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坚持第三方公正地位,以质量手册为工作准则,排除外界干扰,保护客户机密,保证量值统一,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将实验室逐步建设成为顾客安全、满意、放心和公正的检测服务机构。但实验室内部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在理顺了工作思路后还要让全员理解和参与,才能建立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开展工作,真正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提供公正、准确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贾永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要点与心得[J].现代农业,2007(4):96.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3]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丁凯,曹征齐.质量检测工作基础知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