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面包车如何不再“猛于虎”
得益于“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完成和“汽车下乡”补贴优惠政策的实施,微型面包车又以其价格便宜、内部空间大、适于多人乘坐及客货混装等优势迅速在农村地区“蹿红”。根据公安部交管局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微型面包车数量已达1500多万辆,并以平均每年200多万辆的速度增加。
微型面包车在农村地区持续“走红”,在这个过程中其致命的弱点及其他主客观原因导致它不断摊上“人命案”。微型面包车安全行驶的可能性取决于车辆自身安全性能、驾驶人、政府管理。如果这三个环节都出现“漏洞”,微型面包车即使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出行难的问题,但也难逃大众舆论的指责。微型面包车车身结构强度不足、制动性能差、侧倾稳定性低、安全配置不全,可谓是“先天不足”;加之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普遍,造成微型面包车“后天利用不利”;另外,我国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微型面包车管理又难以到位。2013年全国涉及小微型面包车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58起,共造成小微型面包车驾乘人员338人死亡,交通事故死伤比高达2.6:1,是其他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死伤比的2倍,是一般交通事故死伤比的10倍。正因为如此,微型面包车慢慢沦为“流动炸弹”“死亡车型”。
针对微型面包车现处的危险境遇,如何最大发挥微型面包车作用同时保证安全行驶,如何让微型面包车回归“温良”是摆在管理者、生产者、使用者面前共同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