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创业大街常年流连着众多怀揣着创业梦的年轻人,天使投资人那里总有络绎不绝的项目持有人,大大小小的媒体陆续推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创业类栏目……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创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以空前的热情逐渐发酵和蔓延着。
这又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在不断涌入的热腾腾的资金里,在唾沫横飞的宣介会上……造假、谎言、抄袭也随之成为“创时代”的附加物。
其实,这并不足为奇。每一项事物繁荣的背后,必然会伴随着些许泡沫。然而,当这种“些许”逐渐演变成一种风气之势时,便不得不让人对当前的创业圈子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在奔流而来的创业高潮下,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土壤和怎样的企业?
创业圈的潜规则
有人说,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制造噱头是不可或缺的。而当下创业圈的部分“弄潮儿”似乎也以行动实践着这个观点:游侠汽车被指抄袭、一亩田被曝数据造假、饿了么被质疑融资夸大……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两个制造噱头的创投圈“匹诺曹”。
创业公司夸大融资额度,已经成为圈子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此前,窝窝团在即将上市之时,被曝出在2011年、2014年的几笔融资被放大了4倍,虚报融资额次数令人发指。近期,饿了么又陷入融资谎言的漩涡,虽然公司对夸大融资额予以否认,但其背后掩藏的行业“吹牛”惯性却又一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据媒体此前报道,有些受访的创业者放言,“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人民币变美元,融资金额乘以3倍5倍……”,造假手段可谓低劣且并无多少技术含量。而这些创业企业之所以选择承担着高风险,“前赴后继”地营造着轻易就可被戳破的泡沫,多半是考虑到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吸引大众关注度的效果,同时为企业今后的进一步融资起到背书作用。
“为了融资和公关效果,有些初创企业把数据做得好看,一方面是误导消费者、一方面是误导投资人。(这些企业)估计自己也觉得不是太真实,但是处于这些考虑还是做出造假的选择。”快乐格子创始人倪加元在新华网举办的创客双周会上如是向记者坦言。
“这些造假的行为是不太好的,会带坏整个大环境。”在创业路上沉浮了四年的倪加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除了融资额度上的浮夸之外,创业圈的其他造假手段亦层出不穷,有些甚至染指到创业阶段最核心的产品领域。横空出世的“游侠电动车”,被指“花了2000万开发经费完全copy出一个国产特斯拉”;“哈佛优等生”金证济苍主打的“交互双向”跟“互动友好”的云视链,也被曝出技术上参照其他企业……
著名投资人、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自己对此类行为的嗤之以鼻,“现在创业的氛围确实鱼龙混杂,这是客观事实。我们要求创业者要么不说要说就要说实话,尤其是跟数字有关的事情。”
造假的代价
潜规则的形成,实际上与造假代价偏低有着必然联系。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于初创企业在信息披露、产品设计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非诚信行为,并没有单独的监管法规和先例。也就是说,除了创业者本身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外,造假行为需要付出的违规成本几乎为零。
“行业自律仍是靠道德约束,但当前违反诚信原则的成本太低,仅是单纯的道德约束,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尹富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道。
此外,由于创业企业并非上市公司,本就不存在向公众披露信息的义务,这就导致外界对于创业公司真实信息的获取出现渠道断裂,这也是为什么窝窝团在临近上市之际才会被频繁曝出融资作假的问题。
反观创业公司林立的美国,却较少出现虚报融资额度的问题,这或与美国监管前置和完善的信用体系密不可分。据媒体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创业公司在公开场合提到融资,必须提前15天告知SEC,公布给投资者的任何信息都需要在SEC进行更新。如果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可能会遭受一年不得融资的惩罚。
有学者建议,可以效仿发达国家之先例,将监管前置,在创业公司公开融资的环节就加强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
事实上,从另一个层面看,在监管制度尚未完善的当前,创业圈子里的“匹诺曹”并非完全不用付出代价。长远来讲,吹出来的泡沫总有被戳破的一刻,想要长期生存的创业公司,必定是内力过硬、脚踏实地的实干企业。近段时间,本以为可以隐身成功的“匹诺曹”被陆续曝光,正是市场逐步成熟、大浪淘沙的现实体现。
“被热情煽动着上了架,却不知道要究竟要做什么的创业者,过一段时间就会‘死’,市场不可能像老师一样不断给你补习”,零点研究董事长、飞马旅发起人袁岳向记者强调。
责任编辑/张元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