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我班的特色游戏区是孩子们的最爱,“下四顶”、“挑棍棍”、“憋牛”、“鸡毛蒜皮”几种游戏孩子们玩得津津有味。今天的区角活动刚一开始,孩子们迅速地找到自己爱玩的游戏。我远远地看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依依和轩轩在语言区挑选故事书;月月在做小娃娃;颖颖和思琪在表演区打扮化妆。忽然我听见两个特别响亮的声音传来,“你先下!”“不,你先下!”“你先下!你先下!”我循声望去,原来是陈佳龙和鞠世轩两个小朋友在下“鸡毛蒜皮”棋,两个人谁也不肯先下,都让对方先下,我听了暗暗高兴,谁说孩子不懂事,瞧!这些孩子也懂得互相谦让了。可是,两个人继续争执,谁也不先下,都有些急了,我看着好像不像我所想象的那样,我走过去轻轻地问:“你们为什么都不肯先下?”世轩扬起头说:“老师,你不知道吗,谁先下谁输。”“对,谁先下谁输。”陈佳龙也斩钉截铁地说,好像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了,我怎么不知道呢?真的是这样吗?我不相信。“你是怎么知道的?”“本来就是这样。”“好吧!”我说:“那我来试试,陈佳龙,你先下。”果然,陈佳龙输了,也许是他棋艺太差。我还是不相信:“来,让我和鞠世轩玩一盘,我先下,看鞠世轩能不能赢我。”信心十足的我一心要证明给大家看并不是谁先下就会输。可是,我还是输了,再来,我又输了。这下,我有些半信半疑了,难道真的谁先下谁会输吗?
反思:虽然老师教会了孩子玩“鸡毛蒜皮”游戏,可是老师并不经常玩,而孩子们在长期的游戏过程中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这真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随时观察幼儿的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发现、探索,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我又询问了班里另外两位老师,郭老师说:“真的是这样,先下的人输的机会占百分之九十多吧,因为受棋盘限制,下的时候又都是说一个字走一步,一共走四步,除非两人水平相差很远。”我想,在游戏前就知道了谁输谁赢,那不是少了很多乐趣?
我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从谁先下开始,请小朋友想办法,家锐说:“老师,可以‘点兵点将,点到谁就是谁先下。”文浩说:“可以出‘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先下。”我回应说:“小朋友想的这些办法都很好,这样很公平。可是,有没有办法让先下的小朋友也不一定输呢?”大家都沉默了。
我在黑板上画出“鸡毛蒜皮”的棋盘,提醒大家:“小朋友都很聪明,这个棋太简单,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棋盘,让它变得难一点,更有趣一点呢?”孩子们一下兴奋起来,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明轩说:“可以在这边加上一条线,把这儿堵起来。”“也可以在那边加一条线。”“老师,可以在中间打一个叉”。我把大家商量的棋盘画出来,“棋盘变大了,棋子是不是也应该增加呢?”最后,决定把棋子加成每人六个。“我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发明了一种好玩的棋呢!”孩子们很兴奋,跃跃欲试,想玩玩新的“鸡毛蒜皮”游戏。
反思: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幼儿从中得到发展,我紧紧抓住这个小小的发现,大做文章,引出了我们对传统游戏的创新和改编。孩子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对这个自己发明的小游戏更加感兴趣了。
实验了两天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棋盘变大了,双方只剩下最后的一枚棋子时,躲来躲去,怎么也走不完,形成了僵局。
怎样才能让这个游戏进行下去,又不失趣味性呢?
一次,我教小朋友学古诗《绝句》,忽然灵机一动,可以让小朋友下棋时说古诗或者成语。通过长期的传统文化教育,孩子们已掌握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古诗有七言和五言,说一个字走一步,知识积累多的孩子很快能吃掉对方。我把这个方法教给小朋友,并演示了一下,大家很快就学会了。
这个游戏依然叫“鸡毛蒜皮”,可却是一个全新的“鸡毛蒜皮”游戏。
反思:改变传统游戏中的规则,只要是孩子能想到的诗句,可以是走七步,也可以是走五步、走三步,灵活机动。这样的改变不仅解决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这起到了温习旧的知识,激励孩子学习新知识的作用,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