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抓住创新驱动加快推进纺织产业升级转型
王天凯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100742)
过去一年,在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纺织行业坚持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克服原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新的一年,中央实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进入稳增长,调结构,全面开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发展。根据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调研和国内外相关情况分析,新常态下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总体仍较为复杂,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确保行业继续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按照国家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纺织行业要牢牢抓住创新驱动,主动适应和引领行业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有进,着力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行业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1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的行势
1.12014年纺织行业运行情况
2014年,纺织行业深度调整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显现,行业经济增长继续由高速转向中速,各项运行指标增速较2013年有所降低,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受原料市场形势复杂影响,多数指标增速环比趋缓。同时,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继续取得积极进展,支撑行业运行态势全年基本保持平稳。全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1.1生产增速有所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增速低于2013年1.3个百分点。主要大类产品中,化纤、纱、布产量增速同比放缓,全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增速分别为5.5%、 5.6%和-0.5%,分别低于2013年2.4、1.6和5.1个百分点;服装产量增速同比略有提高,增速为1.6%,高于2013年0.3个百分点。
纺织行业生产增速全年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走势。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7.5%,较一季度末回升0.2个百分点,但到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至7%。各分行业中,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7%,高于同期纺织全行业增速4.7个百分点,作为纺织产业链新增长点的作用仍然突出。
1.1.2出口总量增速回落
根据海关数据,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3069.6亿美元,同比增长5.1%,受出口价格涨幅下行影响,增速低于2013年 6.1个百分点,但较2014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4.6和0.9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增长相对平稳,同比增加5.2%,低于2013年1.5个百分点。
主要出口产品中,终端产品增长相对平稳,2014年全年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5.4%,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出口额增长6.4%;上游产品受原料价格波动影响, 出口增长相对缓慢,全年纱线出口额下降1.3%,织物出口额增长3.3%。主要出口市场中,美、欧市场增长较为平稳,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7%和13.4%; 日本市场持续下行,出口增速为-8.9%;东盟市场波动较大, 出口额同比仅增5.9%,较上年大幅下滑22.4个百分点。
1.1.3效益增长趋缓,运行质量稳中趋好
2014年,纺织行业效益增长基本平稳,但受到棉价下行带动生产减速、成品降价等因素影响,效益增速同比呈逐步放缓走势。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全年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220.1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低于2013年4.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662.7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低于2013年9.7个百分点。
纺织行业运行质量总体稳中趋好。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5.45%,略低于上年0.04个百分点;产成品周转率为 20.6次/年,同比加快0.8%;资产负债率为53.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各分行业中,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终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分别达到6.0%、5.7%和5.7%,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反映终端产业适应市场并加快了自身的结构调整。
1.1.4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布局调整持续推进
2014年,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 10362.5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低于2013年3.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减少0.5%,低于2013年6.4个百分点。
纺织产业区域布局调整持续推进。2014年,中西部地区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6.9%,高于东部地区4.1个百分点, 占全行业投资总额比重为40.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在投资带动下,中西部地区对全行业经济增长贡献作用有所提升,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达22.5%,较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
1.2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突出因素
2014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持续呈现减速趋缓态势,发展压力仍然较大,行业在要素供给、市场需求、环境约束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
1.2.1国内棉花市场仍需关注
国家对于2014年新上市新疆棉实施种植直补政策,有利于逐步恢复国内棉价的市场属性, 改善棉花品质,更好满足纺织企业用棉需求,但由于国内外棉价均进入调整阶段,内外棉价差仍维持在3000元/吨左右,纺织企业仍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棉花进口配额、国储棉拍储等政策直接影响国内棉价走势,市场形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原料价格波动对上游企业效益带来影响,新政策下,棉花流转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企业用棉时间成本。直补措施目前尚未完全落实到位,棉农仍存在收入减少风险,可能影响新年度种植积极性和棉 花产量,行业对于棉花问题仍需高度关注。
1.2.2综合要素成本持续上升
2014年以来,纺织企业用工成本继续增加。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4年 11月组织的“企业经营者跟踪调查”结果,75%的样本企业表示用工成本较上年有所增加,平均涨幅在10%以上。纺织原辅料价格也普遍上涨,国内棉价2014年以来平均高于国际市场30%左右,染料价格仍维持高位,渠道、融资等费用也不断增加,企业综合成本压力日益加重。广大中小微企业则由于成本化解能力和市场议价能力不足,生存困境日益突出。
1.2.3节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
各级政府部门对纺织行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管标准不断提升,监管范围扩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出台,进一步加大了行业环保任务压力。各种标准不设过渡期、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较重等客观情况,使企业运行的压力明显加大。有些地方政府为完成环保指标任务,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处理方式,对印染行业升级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1.2.4国内外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2014年以来,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虽然总体平稳,但仍处于缓慢复苏周期,需求增速偏低,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我国纺织品出口由于成本高企,2014年在美国、 日本、欧盟进口市场所占比重同比分别降低0.9、1.3和3.6个百分点。内需消费增速随宏观经济同步有所放缓,实体零售渠道增长减速更为明显,2014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9%,低于2013年0.7个百分点,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企业经营者跟踪调查”结果,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是企业2014年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1.32015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走势与主要关注点
2015年,纺织行业基本实现平稳开局,根据今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调研结果,企业订单及开工情况基本正常,尽管部分中小企业春节后开工时间稍晚于去年,但大型生产企业开工率达到80%。今年1月起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退税率提高, 以及安徽、江苏、浙江、河北、河南等多省先后推行“高征低扣”改革,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总体上看,今年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较为复杂,既存在国际经济逐步回暖、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等有利条件,也存在内需增长不足、国际竞争加剧等诸多风险因素,行业促增长、调结构和提质增效的任务依然艰巨。
1.3.1国内外经济环境总体有利于行业保持平稳发展,但不确定因素仍较多
国际方面,2015年,世界经济在美国复苏支撑下,增速有望提升,但总体复苏缓慢态势难有改观,金融市场波动、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发达国家市场成熟,经济缓慢复苏对纺织服装产品需求增长的带动作用有限;新兴市场因宏观经济波动较大,2014年以来需求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难以明显好转,总体上预计国际市场基本保持2014年的增长水平。
国内方面,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及城镇化稳步推进, 内需规模仍将继续扩大。但由于消费升级已成为现阶段内需发展的主要特征,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衣着类消费总量增速难以大幅提升,预计内需零售规模增速基本与2014年持平,消费者对于纺织服装产品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将成为内需消费的主要变化特征。
生产要素方面,棉花种植直补政策实施,将促进国内外棉价差逐步调整至合理区间,长远有利于保障纺织原料供应,稳定行业运行态势。但是,国内棉花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波动调整周期,纺织企业仍面临内外棉价差偏大、棉花价格下行增加库存亏损等不确定性风险。
综合各方面因素,纺织行业在2015年总体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由于内外市场及国内要素供给方面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行业各项运行指标增速预计与2014年基本持平或略有提升。
1.3.2行业发展需持续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原料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影响。新棉花政策出台以来,政策因素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仍然要持续并高度关注。 自去年实施新的棉花新政策起,棉花价格总体下行给生产经营企业以及整个产业链带来不小影响,涉及原料储备、经营合同、库存跌价及终端产品定价等许多方面。产业链整体的表现,客观上与原料价格的变化密切相关。 目前,尽管棉花出台了新的政策,但由于受到库存、配额以及新政策实施中一些问题的影响,今年的价格走势如何,依然要给予高度关注。
二是市场多元化特征对消费方式的影响。在市场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下,消费需求、消费方式变化加快,企业分化加快,更多表现为适者生存,大企业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从行业运行分析情况看,终端行业特别是服装和家纺,尽管总体表现较好,但支撑发展的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去年,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支撑了服装行业的发展;家纺市场也是高端产品较为平稳,中低档产品增长较快,企业只有充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加快自身调整才能取得主动。
三是节能环保形势更加严峻。国家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纺织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支撑不足及综合成本增加等多重压力,节能减排水平提升受到制约。特别是处于纺织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印染企业,在今年新环保法正式生效后,发展形势更为严峻。
四是综合成本上升压力依然突出。由于我国人口结构与就业偏好的改变,近年来纺织企业用工结构性短缺已成常态,用工成本连续多年以不低于10%的速度持续提升。融资、土地、营销渠道、环保投入等费用持续增长,染料、物流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企业综合运行成本显著提升。小微企业由于缺少规模效益支撑,成本上升造成生存压力更大。
五是部分行业结构性过剩和同质化竞争状况仍需加强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动力均相对减弱,部分行业产能仍在一段时间内延续惯性增长态势,显现出生产能力阶段性、结构性的相对过剩现象,以及常规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问题。相比而言,产业链中下游环节结合市场变化,产能调整相对较快。上游产业特别是化纤产能需高度关注,淘汰落后、加强自律以及强化差别化产品开发等任务亟待落实。
六是区域结构调整与跨国资源配置面临新考验。在新常态下,区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各方面的要素正在发生重要转变,单纯依靠成本和资源优势吸引产业转移已逐步减弱,原有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因此, 区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和新的模式。需要深入探讨市场发展与产业格局的结合点,把握“一带一路”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新机遇,准确判断区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发展前景,充分挖掘发展潜力。
2创新发展模式,主动适应引领纺织经济新常态
2.1认识适应新常态,寻求发展新动力新优势
当前,纺织行业进入新常态,其主要特征涉及宏观总需求、微观市场特点、经济风险、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对于纺织行业而言,如何从战略高度认识新常态,用改革和创新适应新常态,显得紧迫且重要。应该说,新常态包含着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 以及经济发展包容共享等全方位转型升级的丰富内涵和特征。纺织服装行业目前正处于深化转型升级、加快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新形势使发展的任务更加复杂艰巨,正确认识纺织行业新常态的特征,积极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十分重要。
一是增长速度放缓,缓中有进。纺织行业作为消费品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最终也会影响行业的需求增长。在新常态下,纺织行业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去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全面由两位数增长进入到个位数的缓慢增长,但缓中有进。其中,产业用纺织品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产业用纺织品需求的强力拉动下,2014年产业用纺织品的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行业在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都在进一步加快。
二是发展压力加大,分化加快。在新常态下,行业总体运行和发展的压力加大,压力主要来自于需求增长相对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涨,以个性化、差异化为主流的终端需求变化加快, 以及部分行业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等多种市场因素的影响。而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进入新常态,原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新的模式还在探索形成过程之中。因此,一些优势企业也对保持经营业绩增长感到困难,而众多的小微企业则会面临生存压力,进而加剧了企业优胜劣汰和两极分化。
三是动力转换加快,创新是关键。在新常态下,行业发展的核心是推动转型升级,改变对投资驱动、要素驱动的依赖,转为依靠科技、品牌、管理、体制、机制及经营模式的创新来促进行业的发展。全行业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下自身所面临的外部形势特征和内在特点,进一步明确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任务,牢牢抓住创新驱动,发现新动力,再造新优势。
2.2推动智能转型,加快行业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纺织行业同样面临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要加快推进传统生产领域的技术改造,化解部分过剩产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纺织行业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一要形成纺织行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纺织行业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经营模式的创新,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这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在生产经营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将面临变革与创新的紧迫性。在此过程中,谁与市场消费贴得更近,与社会资源结合得更有效,服务水平更高,谁就能把握发展的主动。二是科技研发的创新。纺织行业科技创新仍然面临着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产业创新缺少基础支撑。行业中缺少具有引领作用的骨干创新主体,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作用发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瓶颈需要突破,尤其是对行业转型升级关系重大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需要加快转化。纺织行业需要形成全行业共同创新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对于行业的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特别是新型纤维的研究开发,智能化、数字化装备及节能减排技术都亟待聚集一切资源,加大创新力度。
二要积极开展“互联网+纺织”行动,推进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智能制造是以智能工厂为载体, 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通过网络互联支撑的先进制造方式,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目前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纺织行业要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机遇,加快融入“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纺织服装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运用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当前,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正在逐步深入到纺织行业,从大规模批量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生产,从全能性生产到网络性生产,从制造业信息化到制造业互联网化,从零售代理到电子商务。“互联网思维”下的纺织业,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特性,构建纺织行业新的生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塑纺织行业增长新动力新优势。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指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将推动中国经济由投入型增长转向效率型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衡量纯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要素创新率。纺织行业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高速增长,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资源禀赋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纺织先进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深度制约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微观层面看,企业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管理和组织创新改善等方式,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宏观层面看,需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纺织行业应从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内外联动及人力资本积累四个方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行业保持健康平稳运行,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本文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三届第五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本刊发表有删节)
作者:王天凯(1946-),男,高级工程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文献标志码:中国分类号:F426.81C
收稿日期:2015-03-31
文章编号:1008-5580(2015)0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