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蠡县中学071400)
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高冉冉(河北省蠡县中学071400)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孩子是思想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应该让孩子沦为自己的附庸。只凭优越的物质生活不能成就孩子,良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言传身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成长主动权还给
朱庆澜先生在他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指出:“小孩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养活6年,好似进第一道染缸;6岁进了学堂,好似进了第二道染缸;20岁以后出了学堂,到世界上同人办事,好似进第三道染缸。”“关键是每道染缸打上‘红底子’,以后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就会变成‘大红’‘朱红’,即使受到不良教育和影响,‘红底子’也不会很快变化。如果第一道染缸染上‘黑底子’,以后就是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原来的‘黑底子’也很难褪去,如果以后再受坏的教育和影响,那自然变成永不脱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朱老先生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一个重要规律,即“先入为主”的教育在孩子的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具有奠基的作用,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正确引导,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全才,但孩子毕竟精力有限,需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关键是找准“材”。没有音乐天赋,偏要孩子学唱歌;四肢僵硬,动作不协调,偏要孩子学跳舞,这势必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最终适得其反。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寻找孩子的天赋,帮助孩子拥有梦想,树立理想,赋予孩子自我开发的积极“动机”。在为梦想努力时,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鼓励孩子围绕梦想勾画出美好蓝图,让孩子坚信梦想终会实现。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麻烦不多不少每时都会有。尽管父母在尽全力扫平孩子成长路上可能遇到的一切障碍,但突如其来的困难还是会让孩子尝到失利的苦水,心灵受挫。父母要善于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正视现实,勇于面对。告诉他们这只是暂时失误,不是彻底失败,优秀不会专属某个人,要想出色就要不断努力,不断提升。
正如朱庆澜老先生所说:“小孩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洁白的纸,丝会染成什么色,纸能印出什么形,这个染色、印图的棒子就是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用来认知世界的只有感官。这个世界什么样子,拥有什么事物,看进眼里的就是了。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大多情况下可能都是无意识的。然而,恰恰就是这些无意中的言行却成了孩子学习的范本。有次和母亲谈话,母亲有些话说的我不高兴,我随口说了一个不礼貌的字,我们都没在意,可偏偏被一旁玩耍的小侄子听进了耳朵,并在脑中生根发芽。之后的几天,大人们再和他说话,他只要不爱听或是不高兴了,嘴里冒出的就是那个字。为此父母很生气,不免训导一番。后来父亲略有所思地问他:“你听咱们家谁这么说过?”小侄子没回答。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无意行为竟然成了小侄子效仿的模本。可见,“榜样”的力量多么强大。
父母和子女天天朝夕相处,父母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子女的“监督”,其言行举止很难完全回避子女。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去学习,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小孩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却经常对孩子破口大骂。当父母言行不一时,怎能赢得孩子的尊敬,怎能让孩子心口如一。父母如果希望孩子用功读书,就不要做让孩子分心的事,而应该尽量陪同;如果希望孩子懂礼貌,就该时时作出表率。
生活中,有些家长试图用“我生气了”来制服孩子,实质上是企图在用自己的情绪操控孩子,这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使他们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慢慢地会害怕与人相处。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也不管这件事我们如何不能接受,都不要轻易用生气制服孩子。要让孩子明白,不是他不好,也不是为了讨好谁,是他的某个行为需要改进,是为了让他做更好的自己,父母永远爱他。父母要让孩子拥有自信、健康的心理。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永远是需要被照顾的。加之生活水平提高,一家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对孩子过度关心、过度照顾的现象比比皆是。两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吃饭,家长却不放心,非要一口一口地喂。甚至有些父母替孩子到幼儿园、学校去打扫卫生、擦黑板、参加劳动,孩子上考场全家压阵。孩子上大学,父母不远万里护送充当“保镖”“搬运工”等等。而《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里的那些孩子,他们在用自己柔弱的身躯向我们书写着大大的人字。
黄凤、赵文龙,一个6岁,一个8岁,在这天真无邪、本该享受父母宠爱、家庭温暖的年纪,由于家庭变故,不得不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当黄凤站在板凳上炒完菜一口一口喂给父亲,并用稚嫩的声音说出“妈妈走了,我来照顾你一生”时,我们有种难言的心痛。当赵文龙做出“既然有这样的妈妈,我就应该做(照顾妈妈)这样的事”的承诺时,我们泪眼模糊。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摧毁他们的意志,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满脸洋溢的笑容,传递给我们的是乐观与坚定。他们心中没有怨言,只有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看到这些,我们还会认定几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吗?
对孩子生活上过度的保护和照顾,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做人、独立解决问题和锻炼意志的机会。如果孩子总是在家长保护下生活,独立意识就会萎缩,而变成一个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又如何去面临复杂而严峻的现实生活呢?
一个被溺爱的孩子,内心缺乏真正的关爱,既不自信又缺乏勇气。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一个被管制太久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教育为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乃教育之源。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人生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父母一定要染好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缸”。
[1]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2002(7).
[2]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1).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