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费县天蒙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2015-12-23 02:58李印儒李艳红
治淮 2015年3期
关键词:费县项目区水土保持

李印儒 李艳红

浅析费县天蒙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李印儒 李艳红

山东省费县总面积1660km2,辖12个乡镇,475个行政村,人口82.5万,是中国板栗之乡、核桃之乡、西瓜之乡、奇石之乡。山丘面积占总面积的76%,受地形起伏较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较为繁重。据2005年省水土保持遥感普查资料,全县有水土流失面积78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7%,年土壤侵蚀总量120万t。

沂蒙山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天蒙项目区位于费县北部,蒙山前侧,辖上冶、薛庄、南张庄、大田庄4个乡镇,15条小流域,人口11万,水土流失面积201 km2。项目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水保、大规划、大治理、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治下与治上相结合、长远效益和近期效益相结合,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3 km2,其中坡改梯2323 hm2,营造经果林1879 hm2、发展水保林536 hm2,封育治理8560 hm2,新建堰坝78座、蓄水池28座、拦沙谷坊106座,整修田间道路30km,完成土石799万m3。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7%,林草覆盖率达到40%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7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一、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综合治理的经验

1.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严格按照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治水改梯为重点,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构建了“山顶防护林戴帽,山坡经济林缠腰,山下小平原成片,沟道小塘坝成串”的生态格局,形成乔、灌、草立体布局的生态体系和鱼鳞坑、梯田、水平阶、谷坊相结合的工程体系。

2.搞好三个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费县天蒙项目区5年累计投资4581万元,利用国家扶持资金2820万元,地方投入1760万元,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临沂市“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及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要求,发展果品专业村80余个,年产果品12亿kg,项目区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800多万元。费县已成为全国果品生产综合强县,板栗、蜜桃产量均居全国县区之首。

二是与“一城五地”生态费县建设相结合,为大青山红色教育基地、蒙山生态观光旅游开发、县城“两河”治理工程积极服务。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大青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整水土平梯田121hm2,谷坊13座,栽植水保林65 hm2,封禁治理448 hm2,硬化道路7 km,促进了省级大青山红色教育基地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是与新乡村建设相结合,把整个流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设计。以生态小流域为载体,以百万亩林果和生态文明村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游、休闲游、养生游绿色通道,加快了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步伐。生态小流域建设带动了蒙山“农家乐”旅游业发展,培育了生态文化,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全县已发展农家乐示范村76个,年接待游客能力达500多万人次。

3.推行五项制度,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一是推行招投标制度。天蒙项目区管理处对工程建设负全责,是项目法人。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施工。工程技术人员、监理人员、项目所在村群众代表三方共同监督管理工程实施。二是推行工程监理制度,监理人员通过巡视、旁站、平行检验,从严监督工程质量。三是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把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投资补助、建后效益、工期安排、所需群众投工数量、建后管理责任向社会公示,建设“阳光”工程。四是推行投工投劳承诺制度。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群众投劳参与工程建设,签订投工投劳协议书。五是实行竣工财务决算和竣工审计制度,在工程自验过程中,采取GIS数据采集器进取面积测量验收,监理人员、审计事务所人员现场测量监督。资金使用严格落实国家基建程序,在财政局设立专账进行管理。天蒙项目区治理工程委托山东万兴德会计事务有限公司审计,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监督验收,财务审计合格后,再进行决算,然后与承包方结算。物资的使用必须有监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施工证明上签字,保证专款专用,用好用足项目资金。

4.重视科技协作与技术推广

2011年与淮河水利委员会签订了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区协议,在大青山小流域营建标准化水土保持经济林200hm2,辐射区面积2000hm2,平均单产360kg,林草覆盖率提高到65%,保水效率达到89.8%,保土效率达到92.6%。建立起了一支以科研院校为技术依托、以费县水土保持局为技术监督、以乡镇水利水保站为技术指导三位一体的水土保持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管理队伍;培养了一支具备专业技术和标准化知识的农业标准推广队伍,使费县的板栗经济林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013年与临沂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清洁小流域科技研发基地。在白石屋小流域按照品种布局区域化、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标准技术化、发展品种优良化的“四化”标准。积极培养科技示范户,以户带村,以村带流域,相比治理前,项目区人均增收1200元。

二、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不高,治理的科技含量不高。近年费县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品牌工程、精品工程比较少。在探讨水土保持投入新机制方面,需解放思想、拓宽思路。

二是重治理、轻管护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部分群众只顾眼前利益,不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长期效益,以至于部分水平梯田和小型水土保持工程毁坏后得不到及时修复,甚至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三是水土保持工作任重道远。水土流失治理的任务艰巨,生态环境改善、防洪安全等方面的压力很大。依法开展对生产建设活动监管,切实履行好职责,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首先是对生产建设项目全县每年立项、开工建设多少个项目,哪些需要开展水保监管,还没有完全掌握。其次,相当一部分项目没有完全履行水土保持法律义务,不按照要求编报水保方案、缴纳补偿费、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机构建设还需加强,专业技术力量不足,费县水土保持主管部门人手不足。平时工作中遇到行政干预等不利因素时,解决的办法还不多、措施还不够有力。

三、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1.进一步加强科技协作

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树立品牌意识,扎实开展工作,争取品牌工程、精品工程。

2.项目规划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安排项目时,注重安排流域群众基础好、小流域治理积极性高的村庄,从当地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条件出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新要求为导向,注重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发展方向、措施布局和治理模式,提出适度超前的模式、措施设计。

3.关心群众利益,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是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公益性工程,工程建设主体、管护主体、最直接受益主体是治理区的农民,离开了水土流失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就缺乏应有的发展后劲。加快生态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在2014年费县柱子山项目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规划中,广泛发动群众,按群众意愿配植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对施工技术含量不高、投劳不多的水土保持林(草)和土地平整、埂坎恢复工程,规划的少一点,交给受益的农民自行治理;对小型灌溉渠道、塘堰坝拦砂坝、河堤整治等单项工程投资高、技术含量高,必须采取投标方式选择专业工程队施工的项目多规划一些,在上级补助资金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需求。

4.创新建管机制,让村民自主建设管理水土保持工程

引导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中进行村民自主建设管理探索。大部分工程仍沿用招投标方式实施,将少量的工程实行村民自主建设管理的试点,每个项目成立由乡镇长、县水保局分管局长、乡镇财政所人员、水土保持技术人员、项目区乡村支委人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自主建设项目区理事会,理事会下设技术指导、质量督查、财务报账、后勤保障、协调服务等工作小组,协调解决施工中土地纠纷、监督工程质量、组织群众参与建设

(作者单位:山东省费县水土保持局273400)

(专栏编辑:王 适)

猜你喜欢
费县项目区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费县老兵的红色记忆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费县山岭地果园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山东费县:抓好县级储备 保障粮食安全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