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芬王 贺王 莉孟 幻逄 丹刘汉君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辽阳 111000;3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辽宁 辽阳 111000)
孙素芬1王 贺1王 莉3孟 幻2逄 丹2刘汉君1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辽阳 111000;3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研究分析5~20岁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前牙反矫治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不同生长发育期前牙反矫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8例5~20岁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前牙反,分别采用垫式矫治器、前方牵引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方法矫治,取得满意疗效。矫治前后模型测量分析表明: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前牙反,矫治后其上颌牙弓前部长度,牙弓弧形长度明显增长,牙弓中段增宽。结论前牙反宜早期进行矫治。如此,可预防上颌骨发育不足,或利用生长高峰期的生长潜力可加速上颌发育以弥补骨骼过短造成的凹面形外貌。
生长发育;前牙反;模型测量;正畸;疗效分析
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年龄5~20岁,男56例,女72例,其中乳牙反62例,替牙期反50例,恒牙反16例,均采集矫治前后模型,头侧位片,部分患者拍左手腕骨片。
1.2 方法
1.2.1 对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的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的牙型、功能型反,采有垫式矫治器矫治。
表1 62例乳牙期反矫治前后上颌模型牙弓测量结果(mm)
表1 62例乳牙期反矫治前后上颌模型牙弓测量结果(mm)
注:*P<0.01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平均差牙弓弧形长度 59.3±1.7 63.5±1.1 4.2*牙弓前段长度 5.2±1.2 7.4±0.7 2.2*牙弓中段长度 11.8±0.9 12.9±0.8 1.1牙弓后段长度 20.4±1.1 22.3±1.8 1.9牙弓前段宽度 28.6±1.8 29.8±0.9 1.2牙弓中段宽度 39.3±1.1 44.1±1.9 4.8*牙弓后段宽度 42.7±0.4 43.9±0.8 1.2
表2 50例替牙期反矫治前后上颌模型牙弓测量结果(mm)
表2 50例替牙期反矫治前后上颌模型牙弓测量结果(mm)
注:*P<0.01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平均差牙弓弧形长度 71.5±2.1 79.9±1.3 8.4*牙弓前段长度 6.7±1.8 10.0±0.1 3.3*牙弓中段长度 14.4±0.7 18.3±0.3 3.9*牙弓后段长度 34.8±0.8 38.6±0.2 3.9*牙弓前段宽度 36.8±0.1 37.5±0.4 0.7牙弓中段宽度 35.4±1.7 38.5±0.9 3.1*牙弓后段宽度 48.9±0.9 49.7±0.9 0.9
表3 16例15~21岁牙反矫治前后上颌模型测量结果(mm)
表3 16例15~21岁牙反矫治前后上颌模型测量结果(mm)
注:*P<0.01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平均差上颌 下颌 上颌 下颌 上颌 下颌牙弓弧形长度78.2±1.2 70.2±0.8 79.1±0.9 61.3±0.2 0.9 9.9*牙弓前段长度 6.5±0.8 6.7±0.9 8.3±1.4 5.1±0.7 1.8* 1.6*牙弓中段长度14.1±0.9 13.6±0.4 16.3±1.3 13.1±1.2 2.2* 0.5牙弓后段长度28.4±0.4 27.2±1.1 29.1±0.7 25.1±0.4 0.7 2.1*牙弓前段宽度33.5±0.7 26.9±1.2 34.2±0.8 23.2±0.6 0.7 3.7*牙弓中段宽度39.0±1.6 34.0±1.6 39.4±1.1 32.9±0.8 0.4 1.1牙弓后段宽度50.2±0.6 45.1±1.4 51.1±1.8 43.3±0.1 0.9* 1.8
正畸治疗成功与否,与以下3个因素有关:①畸形的病因、类型及严重程度;②患者的年龄、发育情况以及合作与否;③矫治设计、矫治器性能、矫治时间以及医师经验等[5-8]。骨性畸形矫治时间越早越好,这是由于年幼儿童畸形尚未发展得十分严重,骨组织可塑性较大,骨缝尚未联合,受矫形力作用后容易发生改建[9-12]。一般而言,牙-牙槽类型前牙反,应在乳牙及替牙期进行矫治,因为多数早期的前牙反,事实上并不是3类畸形,而是一种假性的或功能性(肌型)的3类关系,此时矫正比较容易,如果延误治疗,常导致上颌骨发育受限及下颌过度发育[13-15]。因此,对牙-牙槽型前牙反的矫治,原则上应及早进行。对中度骨型3类畸形,在恒牙列早期则应积极进行矫治,但治疗中首先应估计生长的潜力及正畸所能通过牙代偿以掩饰骨不调的程度,只要抓紧时间,设计合理,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疗效,特别是对女孩来说,由于恒牙早期的全身状态更接近成人,生长的改变小,矫治效果更稳定。而对于严重骨型3类畸形患者,由于牙代偿已难以实现牙的生理咬关系,且无法改变其颜面的畸形,因而建议待成人后考虑外科正畸治疗[16-19]。
[1]荣国庆,马十一,满媛.不同生长发育期前牙反的矫治与前瞻性研究[J].中华口腔科杂志,2013,38(10):606-608.
[2]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3-138.
[3]江一山,龙十龙,苏三顺.骨性前牙反的正畸矫治与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3):161-163.
[4]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50-156.
[6]段银钟,林珠.口腔正畸生物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7: 122-129.
[7]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0-238.
[8]徐君伍.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1-309.
[10]罗颂椒.当代实用口腔正畸技术理论[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21-325.
[11]刘清洁.口腔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77.
[12]宿玉成.现代口腔种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09-116.
[13]刘华,袁梦,宁江阳.前方牵引矫治器正畸矫治生长发育期的骨性反与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36-39.
[14]徐樱华.使用颌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313-319.
[15]张军,葛久禹.脱位牙治疗的新观点[J].国外医学:口腔分册,2013, 39(2):96-98.
[16]罗颂椒.改良颏兜口外前牵引矫治Ⅲ类骨性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2):117-120
[17]孙少宣,郭天文.美容牙科学[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133-139.
[18]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0-230.
[19]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41-147.
R783.5
B
1671-8194(2015)01-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