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青
摘要:国家资助体系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及社会群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然而对经济上的资助却不能解决他们因长期贫困而产生的系列心理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更关系着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因此,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8-0092-0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各大院校的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些年中央及江苏省相关部门密集出台资助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奖、助、勤、贷、补”和“绿色通道”在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效缓解学生的生活压力。然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却不能解决他们因长期贫困而产生的系列心理问题。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由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综合素质能力欠缺,个性发展不够充分,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当他们接受各种“贫困补助”时,常常出现自卑、羞愧的心理状态。他们因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缺乏自信,常常自惭形秽。不少学生因害怕被别人瞧不起而自我封闭,较少与其他同学交流,抵触参加集体活动。还有部分学生他们不愿面对自己的经济贫困,拒绝帮助的机会,即使得到别人的资助,也会内疚、自责。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为自己的经济困难生而感羞耻,进而心生怨恨,从怨恨父母、家庭、他人发展到怨恨社会。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它对高校推进资助育人,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他们的成长氛围、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自身的经济困难与周围的环境反差会很明显的在他们的心理上反映出来,并产生自卑、自闭、焦虑、抑郁、敏感、偏执等多种负面情绪。
1.1 自卑心理
严重的自卑情结是一切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阿德勒认为自卑情结是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和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有自卑感的人常常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的评价过低,同时出现一些特殊的情绪,诸如自尊心过强、心理不平衡、情绪化等,而详细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敏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有可能导致其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他们常常因一些小事而苦恼,会因别人善意的添衣提醒而误解为同学是在讽刺自己买不起衣服,会因同学中肯建议而认为别人否定自己的能力,也会因别人微微的赞许目光而开心不已。他们缺乏自信而又渴望得到肯定并且消极而错误地保护着自己。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非常敏感。
②低估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地域条件限制或经济条件落后,导致综合素质欠缺或个性发展不充分,使他们不能正视自身价值,甚至低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本质,丧失自我价值体验,使他们心态不平衡,产生心理的阴影,很难摆脱现实的困境。当人的自我价值感为零时,会启动自我毁灭程序,所以这种强烈的自卑心理极易导致自杀行为。
③失控
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然而过分的压抑恰恰积累了爆发的能量。由于他们缺少应对能力,面对压力的时候往往选择隐忍。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缺乏寻找减压途径的能力,最终产生过激的言行。
1.2 焦虑心理
贫困家庭出身的大学生背负着父母、亲朋的期望,甚至承担家庭转型的使命,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更易产生焦虑心理。他们焦虑心理在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他们担心学习成绩不理想、学费凑不齐、找不到好工作等等情况,并出现紧张、恐惧、焦躁等心理现象。焦虑心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作用,而持续严重的焦虑则会导致人体免疫机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从而损害身心健康。
1.3 自闭心理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于保护自己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的被动。一方面他们缺乏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常常与别人没有共同语言,甚至担心自己的口音被嘲笑,因此他们不愿意过多与人交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另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的经济拮据被人瞧不起,不能被公平公正的对待,只能用逃避的方式避免自尊受挫。他们常常对各类活动表现出没有兴趣,将自己孤立于集体生活之外,长此以往,加剧了他们自闭、孤僻的心理。
1.4 偏执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自身贫困,自我价值感不强,所以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尊重,以致出现偏执的心理。部分人表现的极度的敏感,不能容忍侮辱和伤害。或者思想行为固执死板,心胸狭隘,容易产生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感到紧张不安。他们害怕承担责任,习惯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是又不愿意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存心不良。所以,出现偏执心理的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难以理智的处理问题。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2.1 家庭经济困难
家庭的贫困是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根源。在当今的物质社会,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金钱,高校的学生也存在贫富悬殊,消费差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学费、生活费经常四处奔波打工,有时还受到冷落,遭人白眼,而身边一些家境富裕的同学买一件衣服就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这些都极大地刺激着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出现自卑、偏执、自闭等心理。例如,某高校学生小A,他出生于苏北农村,家里姐弟三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姐姐因家庭贫困早早辍学外出打工,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主要靠姐姐资助和打工赚取。小A说他平时除了学习就是在校勤工助学,周末还要外出兼职,学校的助学金都用来交学费,生活费还得自己赚。有次班级组织外出旅游,每人自愿缴费300元,小A宿舍的同学都报名了,小A舍不得大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参加,后来他总是觉得宿舍同学瞧不起他,听他们说话也很敏感,总是在想这句是不是在针对自己,小A与宿舍同学的关系也越来疏远。小A家庭经济困难,即使辛勤的打工也与亲近的同学有差距,这让他感到很自卑,最后选择逃避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
2.2 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
任何人的心理问题都能追溯到他童年的成长环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不例外。贫困家庭不合理的教养模式极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①留守儿童及单亲孤儿家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离世,家里的监护人是自顾不暇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这些学生自小缺少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在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内向,不爱与人交往,经常表现出悲痛、焦虑、怨恨、抑郁等情绪。②粗暴的教养模式。贫困家庭的家长大部分人文化层次较低,并且大多数时间在为生计奔波,他们不懂科学的教养模式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教育孩子。当孩子存在问题时,家长要么置之不理采取冷暴力,要么专制粗暴的对待,对孩子采取控制行为,使孩子产生焦虑、自闭、偏执等情绪。③家长错误引导。贫困家庭的家长因生活所迫容易产生心里不平衡甚至心理病态,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动机、生活态度进行错误的引导,这也常常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④综合素质不高。贫困家庭因经济或态度等原因,不注重孩子性格和兴趣的培养,这些孩子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多才多艺,而自己却难以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出现心理落差,产生自卑情绪。
2.3 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们的心理受外界环境刺激后会发生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常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影响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价值取向,当一种价值取向被他们所认同,不论是否正确合理。当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地位、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被作为衡量人是否成功的标准。这更加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物质的渴望,导致心理失衡,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加之一些方式不当的社会捐赠,使他们自尊心受挫,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参考文献:
[1] 李海星.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2] 余高.浅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及教育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5(4).
[3] 李从松.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
[4] 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3(5).
[5] 宋术学.关于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5).
[6] 刘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6).
[7] 秦启根,王新法.贫困优秀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4(6).
[8] 辛勇.大学贫困新生热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