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追寻技术生存的“常态”
2014年,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令人振奋:“MOOC”方兴未艾、“翻转课堂”的故事到处流传、大小网络企业都在勇敢冲向“在线教育”的沙滩、“平板”如日中天,“3D打印”这项原本属于实验室的“堂前燕”正悄悄飞入寻常课堂,再加上可穿戴技术、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等让人眼晕目眩的新玩意儿以及人们对它们应用于教育的巨大憧憬……似乎教育信息化“主战场、大规模、常态化”唾手可得,一切都十分美好。然而,面对这般美好,教育技术生态中最重要的普通师生却未见领情:据调查,即便在我国一线城市的一流中学,日常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使用离深度融合还有相当距离。
当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可以说已经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全覆盖的硬件部署和资源送达,装备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不愿用和不会用是更大的问题。当讨论信息技术时,不能忽视其所处的“语境”,即师生们必须面对以中、高考为代表的各类标准化考试。研究表明,以应对学业考试为主要目标的师生们在选择教学技术时一定会选择那些指向性、获得性强的技术手段(比如使用经典参考书、操练经典习题),而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在此时相反成为了横亘在教师、学生面前的障碍。事实上,正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中、高考所考查知识类型的不契合才是阻碍信息技术有效介入日常教学的根本原因。
海德格尔在追问技术的本质时,曾经指出“技术之所是,包含着对器具、仪器和机械的制作和利用,包含着技术为之效力的各种需要和目的。这些设置的整体就是技术。”这就是说,当我们衡量一项技术的优劣时除了要考虑技术本身因素,还要考虑技术“为之效力的各种需要和目的”。而教育技术首要的“需要和目的”就是它所指向的知识;一项“好”的教育技术必然能与其所指向知识的特点类型高度契合,反之就一定不够“好”。
我们目前看到的是,当一项新技术兴起,人们往往伴随着“技术兴奋”快速进入对该技术执迷的“狂热期”,但狂热过后由于无法将技术与知识的“需要和目的”有效契合,该项技术随即迅速降温,一些甚至无疾而终。这样的怪圈还在不断上演。而实际上,对教育技术想用会用才是关键,“好”技术一定是以常态化的应用为前提的。只有那些进入常态的技术才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技术,才是真正可能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