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李登海:育种是一种情怀记我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文|本刊编辑部
作为一个农业科技专家,就要比其他的科研专家吃更多的苦,遭更大的罪。如果你不甘心做一个庄稼汉,像养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年年月月地伺弄它,机遇随时可能从你身边溜走!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两个标志性人物,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士,他是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李登海,是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多年来,李登海先后选育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他培育的玉米种,使中国土地由每亩养活1个人提升到养活4个人;他的玉米种子已累计在全国10亿亩土地上推广,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000亿元。现在,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1949年,李登海出生在山东省莱州湾海边的一个小渔村,父亲给他取名“登海”,希望他将来长大能出海谋生。然而,李登海最先学会的不是出海打渔,而是下地种田。李登海说,他的母亲是缠脚的小脚妇女,干活不便,他便常常替母亲到地里干活,三年的自然灾害,饥饿成了李登海儿时最清晰的记忆,当时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磨就得自己推,有时候我母亲推我在那边拉,后来我说我推吧,拉着转圈,转一圈转一圈,这么转着推推推,饿的不行,我就从磨眼儿里拿几个玉米粒子往嘴里吃,就这样,推着磨,拿着玉米粒子吃,一边吃着一边推,当时发昏,都转圈么,真不容易。”李登海回忆说,在山东莱州,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当地的人们一年四季都是靠着玉米过日子,由于产量一直不高,所以遇上灾害,玉米也就成了稀罕物。
“我也吃过树皮,也吃过草根,也吃过发白的地瓜干,也吃过玉米轴、野草、水草、树叶子都吃过,我知道我们国家粮食问题的重要性。”李登海感慨地说道。
据介绍,许多年以来,玉米在莱州当地的亩产量一直徘徊在二三百斤左右。20世纪50年代,莱州的许多村庄都自发的成立了农科队,目的就是要依靠科学种田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小小的农科队成了李登海童年最向往的地方。
“我就是想着能多产些粮食,从此再也不会饿肚子”,李登海说。
就是这个小小的心愿,让李登海的一生从此和玉米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据了解,在中国只有三支股票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1994年上市的兰生股份;2000年以袁隆平命名的隆平高科;再就是2005年以李登海命名的登海种业。在亚太地区育种行业当中,农民出身的李登海和院士出身的袁隆平是齐名的。李登海是靠什么拥有今天这样一个地位的呢?从他的个人经历中,或许我们能够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
1968,李登海初中毕业。“文化大革命”割断了一个农村少年上大学的梦幻,初中毕业后李登海回到养育他的家乡——后邓村。这里是地处莱州湾畔的平原地带,一直是粮食集中产区。由于多年来历史的积习和人为的原因,粮食产量很低。回乡后的李登海进入了农科队,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低产的局面,研究如何科学种田。1972年,李登海当上了农科队的队长,年仅23岁。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份材料说,美国的玉米亩产达到了1250公斤,而当时我们的亩产只有200多公斤,这让我吃了一惊。”李登海说,当时,莱州正好是山东莱阳农学院的科研基地,引种新的粮食品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便成为他的主要工作,他和村里的年轻人整天琢磨怎么提高粮食产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登海就是这样。他提出要搞亩产1500斤的玉米新品种试验,在那个年代引起了后邓村一片沸沸扬扬。然而,他更坚信一点,路是人走出来的,事业是人干出来的,只要肯钻研就能出成果。他和年轻伙伴们一商量,决定从抓三件事入手:一是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搞土壤分析,改革耕作制度;三是引进良种,进行高额丰产实验。
刚开始搞实验,李登海带领一帮小青年重点搞了小麦、玉米、花生这三种农作物的管理栽培。经过在试验田里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劳作,庄稼长势特好。第二年,后邓村的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都有明显提高,李登海农科队丰产田里的玉米一举突破了千斤关。村里那些对他们斜眼看待的人开始改变看法。
但是,李登海仍不满足,他的目标是让玉米亩产超过1500斤。当时,省内外许多科研部门,都在为培育亩产1500斤玉米的新良种而刻苦攻关。培育亩产1500斤玉米的新品种,李登海早已思忖百遍:搞这项工程不用说缺乏必要的试验设备,就是基本知识也十分贫乏,特别是基础理论方面,更是欠缺的多。
“作为一个农业科技专家,就要比其他的科研专家吃更多的苦,遭更大的罪。如果你不甘心做一个庄稼汉,像养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年年月月地伺弄它,机遇随时可能从你身边溜走!”李登海说。
李登海回母校。
培育玉米新品种,李登海的这股迷劲又上来了。他开始苦读苦钻,用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向书本学习,向内行人学习,向实践学习,迅速弥补基础理论的“先天不足”,为突破玉米1500斤的大关打好基础。他除了借阅大量的有关书籍外,还购买和订阅了十多种有关玉米的育种和栽培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坚持见缝插针,分秒必争的读。他经常把书刊装在口袋里,工前工后,田间地头,哪怕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间,也要翻开看上几眼。几年间,他学完了《遗传育种》和《土壤肥料》等十几种基础理论书籍,写下了二十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实验记录,整理了二十多项有关育种、栽培、肥料等方面的实验材料,终于打开了农业基础理论的大门。
在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自学很重要,老师也很重要。李登海在啃书本的过程中,经常向一些内行的人求教。经常登门拜访老农;骑着自行车到一些有功底的农科队长家里拜师;逢到专家们来本地讲课时,他不光千方百计的争取听课,有时还把他们请到家里来教。
1974年,李登海终于得到了去莱阳农学院深造的机会。
来到莱阳农校后,李登海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刘恩训,刘老师看到李登海潜心钻研理论知识的劲头,像是发现了一颗好苗子,进修结束时,刘恩训老师将二十几粒玉米种子交到李登海手里,“这是我保存的引进种子,去年种植时,表现抗病性强,对大小叶斑病基本免疫,丰产性状也好,你回去试试,可能有希望”。
“我当时真是如获至宝,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用全部心血来培育它,用汗水浇灌它,尽快分离出理想的自交系,组配出高产玉米良种来!”李登海说道,时至今日,仍能看出他眼中的那份欣喜。
李登海在查看适种的玉米。
5月,李登海和伙伴们一起托着沉甸甸的二十粒种子,一粒一粒的播到试验田里,从此,李登海正式开始了培育高产玉米新品种的攻关战。
李登海回忆说,这二十粒种子,是来自美国的分离自交系的基本材料——“XL80”。他把这二十粒“XL80”播进地里后,从小苗出土到收获的一百二十多天里,浇水、施肥、中耕、除虫、授粉、套袋、观察、记录,几乎天天都要蹲在育种田里,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在搞了四千多个组合,考察记录了五十多万个数据后,终于从这二十粒“XL80”种子里,分离选育出“掖107”这个比较理想的自交系。并且在不断分离的“XL80”系统里,开始出现了高配合力和高产的株系。
1977年,李登海带领大伙建立了土温室,进行拖期播种和同早熟自交系侧交的实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为进一步解决雌雄脱节和生育期过长的问题,摸出了点门道。
1978年的秋天,李登海的育种就剩下最后一关了。眼看一个高产良种就要诞生,急切的心理促使他坐立不安。为了加快育种步伐,及早实验成功,他决定到海南岛去加代育种。海南属高温高湿的亚热带气候。李登海和他的伙伴们生活在高达三十几度的山沟里,像闷在蒸笼里一样难熬。吃的蔬菜是从家乡带去的干萝卜干;住在四面无挡墙的草棚子里,处在蚊子、小咬和毒蛇的包围之中,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并且还要观察记录几百个数据。除虫、锄草、田间管理,哪一样都比家乡的“三夏”还要忙,还要苦。春节将至,黎族群众燃起的阵阵鞭炮声告诉他们万家团圆的节日到了。可是他们为了育种,强压下自己的思乡之情。特别是一看到“掖107”同“黄早4”杂交的玉米苗越长越壮时,心里就光有高兴了。最后终于收到了“掖107”、“黄早4”(即“掖单2号”)的种子七斤二两。第二年把它种在后邓村的土地上,第一次突破了一千五百斤的大关!创造了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李登海的第一个育种目标实现了!更重要的是,从这时起,李登海确立了紧凑型玉米这一中国玉米高产研究的方向,他说,这是他进行高产玉米研究的“第一个高峰”。从此,李登海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种质资源,而且自己创新培育了大批骨干玉米自交系,被全国众多育种单位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的育种和高产培创方面,连续不断地创出新业绩、创造新纪录,用实践确立了自己在育种界的地位。1986年,李登海培育的“8112×80104”夏玉米新组合,又以亩产962.1公斤优良品性再创我国夏玉米丰产记录。同年,李登海又在一块亩产小麦380公斤的地块上,直播了“340×479”玉米新组合,密度为5394株,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前期偏旱,中期遭受严重风灾,灌浆后期气温偏低,但仍夺得了亩产逾千公斤的我国夏玉米最高产量。专家们鉴定,这个夏玉米新组合为大穗型品种,优质、抗病、抗倒,适宜密植,对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是有重要的意义的,为我国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从1978年开始,李登海每个冬天都是在海南度过的。他这样的坚持也让他比别人收获了更多的育种数据。三十多年来,李登海奇迹般地使玉米产量一次又一次创造出新的记录。
据李登海介绍,我国以前种植的玉米都是平展型的,也就是玉米叶子和玉米秆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这样上面的玉米就遮住了下边的,不利于玉米的光合作用。李登海通过研究,开启了紧凑型玉米的时代,就是让玉米叶子生长的角度在45~50度之间。不但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强种植的密度,增加玉米的产量。而这紧凑型玉米就是靠李登海一代又一代的育种实现的。1989年,李登海成功地培育了掖单13号,这在中国种植玉米的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掖单13号”横空出世,创造了每亩1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国家把“掖单13号”作为了全国推广的重点农作物。李登海回忆说,它的增产效益,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完成了国家推广一亿亩,增加二百亿斤的大项目。据莱州农科院院长王继明介绍,“掖单13号”的使用率最大年份占全国玉米种子43.5%,推广速度非常快,推广的面积也非常大。各种子公司在生产经营推广上也获得了非常好的企业效益,同时也创造了非常大的社会效益。
这一年,全国的种子公司都在经营着李登海的“掖单13号”,挣钱的公司不计其数。可李登海还是守着自己小小的民办研究所,继续研究他的高产玉米,并没有什么质的变化。
“我们追求的就是开创中国的玉米道路,改善生产实验水平,当时我们国家种植玉米面积当中,每三棵玉米当中就有我一棵。所以我坐着火车走到那儿一看这片玉米,我繁育的品种。”李登海自豪地说道。
李登海坚持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创造玉米纪录,这是他一生都不愿放弃的。就像他说的,他觉得自己就是为玉米而生的,所以他只想研究玉米,别的什么都很少去操心。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邓村技术队的同伴们都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热火朝天地奔致富路的时候,李登海夫妇就在自家的厢房里办起了“掖县后邓农业实验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几乎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社会的精神鼓励,物质支持更是无从谈起,有的只是白眼和嘲笑。然而就是这个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实验站却是中国第一个民营农业科技企业的雏形。尽管它简陋的有些寒酸:三间老屋,几条麻袋,几个箩筐,再就是锨镢犁耙这类最原始的农具。当然了,还有李登海视若珍宝的几千份玉米育种材料。
1992年,李登海的玉米研究所已经有些规模了,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么多年来,李登海的公司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家人和以前一起长大的朋友都在他的公司里工作。通过他的带动,育种已经成为了莱州市的三大产业之一。他理所当然成为了这个产业的龙头。当然,社会前进的脚步也是永不停歇的。“作为家族性的企业,应该说也不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了。所以说企业做大之后必须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而不是说原来起步的时候家族式的管理,甚至永远带着民营企业这个形象来发展现在这个企业。”王继明说道。如何把一起创业的伙伴们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如何处理好积累和分配的关系,为将来的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单位遇到了大问题。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已走在前边了,民办的科研所怎么改?李登海咨询专家,集思广益。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种子行业不断放开,各级育种科研单位和各类种子公司纷纷改制走产业化的路子,国外种子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1997年,李登海组建了莱州市登海种业有限公司,第二年增资扩建成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了加快发展,迎接入世带来的新挑战,加快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2000年,李登海又毅然决策,将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迈出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入资本市场、加速企业发展的第一步。
有了自己的公司,李登海从一个研究育种的科研人员变成了拥有亿万资产的富翁,可李登海并没有因此有所改变,他还是按部就班的继续种他的玉米。不离不弃地守在玉米地里,玉米成了他生命中最不能割舍的东西。2005年李登海的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再次创造出世界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305.57公斤。远远超过了30年前美国那个两千五百斤的纪录。在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中国,李登海用自己培育的一个又一个玉米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告示世人: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
“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从少年到白头,我那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使时光渐去依然执着……”,李登海用学习、实干、奉献的行动向我们诠释着一个育种家独特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