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绿色、健康、多元以及可持续等理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本文就针对我国经济的“新常态”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挑战;措施
经济发展事关一国国力,经济发展强大稳定,则国力强盛,反之则国力衰弱。所以,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在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考察河南的过程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增强经济建设发展的自信心,并从当前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着手,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以,必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保持清晰的认知,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并且贯彻执行。
1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所谓“新常态”,其既表现出了“新”,又表现出了“常”,即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趋势,并将持续这一趋势。根据大多分经济学家的观点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表现出了以下几个十分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将逐步回落趋稳,前几年两位数的增长趋势将成为过去式,到2020年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速将回落至7.5%,并且将保持在7.5%左右。二是将会逐步减少宏观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只要经济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7.2%及以上,将不会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尽量保证经济发展符合市场规律。三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经济增长点将逐步发生改变,民间投资将逐步增加,和政府投资持平,甚至是超过政府投资。国内消费不断上扬,超过贸易出口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四是工业化进一步深化转型,加强对服务业的倾斜和扶持,优化整体经济结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五是经济增长将逐步摆脱货币推动的形式,对房地产等存在经济泡沫的行业予以控制,降低各类经济风险的滋生和萌芽。
整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放米娜。首先,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市场就业持续偏紧将成为常态。在经济模式和结构不断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形式更加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必将受到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影响,整体出现回落趋稳的状况。同时,我国行业的变化调整,也将逐步优化市场就业情况,导致就业偏紧。其次,物价不断抬升,通胀压力进一步放大将成为常态。随着经济发展,物价的提升水平逐渐明显,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加明显,对社会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再次,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阵痛相生相伴成为常态。在优化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应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长时间的共存。最后是风险明显化将成为常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不同行业之间的交互将会更深,风险的相互影响将会更加明显。
2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
随着各种新情况逐步成为常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各种挑战,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不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还是经济增速回落趋稳,遭遇的经济挑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财政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以及轉化,是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房地产、融资平台以及影子银行等方面。虽然这些行业从表面上看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其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这就导致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产生了共性,最终可能交织产生一个风险循环,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负面阻碍。
其次,非贸易部门的效率是“新常态”下值得关注的重点,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各类非贸易部门,资源配置欠妥、管控不到位等问题甚为突出,这就给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果这些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纠正,就难以实现非贸易部门整体效率的提升,进而拖慢经济发展的速度,还会削弱经济发展的动力。
最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不断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保持其发展的活力。但是,在诸多领域出现产能过剩以及高风险等问题之后,给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开拓形成了难于预估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经济发展新理念得到广泛共识之后,传统经济行业如何发展已经成为重点问题。
3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
经济发展的好坏和国家层面的政策具有直接的关联,具体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
第一,对融资平台加强监管和分类清理,并且构建完善的行业制度对其进行合理的惩处。对具有地方债发行能力的地区而言,国家应该加强相应的监管工作,并且落实相关政策的执行,避免地方债出现违约的情况,确保社会稳定。对不具备这一能力的地区,应该对其及时进行处理和清除,避免对地区经济稳定形成打击。
第二,创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打破垄断对经济发展的限制。比如可以加快基础产业的革新和转型,并且将某些领域放宽准入标准,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给经济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
第三,以服务行业作为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加快对内和对外开放,在医疗、文化、教育以及体育等方面深化开放,加大对国内民间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在外资和国内资本之间,应该优先对国内资本予以考虑,巩固国内资本的发展。
(二)企业层面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实经济发展的关键,想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发展高速高效,需要企业从三个层面加强相关工作。
首先,增强人力资本的累积。21世纪是人才的时代,人才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还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我国需要逐步放开生育政策,避免对公民的正常剩余权利构成侵犯。与此同时加大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投入,实现累积人力资本的目的。
其次,深化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和实施,加强对民企进入垄断行业支持,并对竞争机制进行调整,给民企创造一个更加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再次,必须加强科技投入,逐步实现科技大国的转型。摒弃传统的依靠人力维持经济增长的落后形式,逐步转型为依靠科技创收和发展的经济模式。
最后,在企业进行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撑,不仅要在制度政策上体现出对企业改革转型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还需对企业的改革转型进行全面管控,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出现,确保经济发展稳定快速。
(三)政策方面
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每一个政策不仅代表了国家意志,还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现状。所以,在政策上必须正视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对“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转换,使其符合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的客观情况。其次,在宏观政策中需要加强对定力的强调,并且加重底线管理,以便能够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最后,宏观调控工具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创新,结合经济“新常态”创新出更加符合实情的调控工具,提升宏观调控的力度。
4 结束语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以及相关工作,因此,必须对“新常态”的特征和内容形成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挑战进行辨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莹莹.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4,66:38-45.
[2]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15-20.
[3]李停.经济“新常态”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转变[J].现代经济探讨,2015,04:5-9.
作者简介
朱燕鸣(1981—),女,河南信阳人,硕士,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