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璇 由 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哈尔滨 150001
我院2013-05—2014-04神经外科终端氧气插孔细菌污染情况及消毒方式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05—2014-04神经外科180个终端氧气插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0个。
1.2 方法 全部终端氧气插孔应用后未予以任何处理,采样并细菌培养,采集样本180份,在氧气出口处的管腔部分应用无菌生理盐水以螺旋式擦拭,将手部接触的棉签杆剪去后,放入无菌试管内送检验;将每个样本试管振荡80次,在营养琼脂平板进行涂抹接种,置于37 ℃温箱内进行48h培养,后对细菌进行分类、计数。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细菌及鉴定。研究组进行0.5%碘伏消毒擦拭,应用无菌棉球蘸取0.5%碘伏消毒剂,螺旋式由内至外擦拭氧气插孔,消毒10min后采集样本送检,培养细菌;对照组以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擦拭,优于含氯消毒剂对金属物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或损坏性,消毒擦拭10min后再予以无菌棉球蘸取蒸馏水擦拭,后采集样本送检,培养细菌。
1.3 仪器与试剂 广东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鉴定试纸条,德国德灵生产的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吉林东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0.5%碘伏,培养试管,吉林科伦康乃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生理盐水。
1.4 判断和评估标准[1]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消毒后自然菌的灭菌率超过90%以上则消毒达标。
1.5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以SPSS 18.0软件系统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消毒效果比较 消毒前2组无菌样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消毒效果比较 [n(%)]
2.2 消毒前终端氧气插孔细菌污染情况 见表2。
表2 消毒前终端氧气插孔细菌污染情况 [n(%)]
神经外科终端氧气插孔出现细菌污染可导致呼吸系统感染,且细菌可以感染性微粒状气溶形式存在,由气道吸入后,引发呼吸系统感染,上行至脑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2]。神经外科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占全部医源性感染的半数以上。而临床上,神经外科患者治疗中的连接管、中心输氧终端氧气插孔、吸氧装置的湿化瓶等各个环节均可出现细菌感染情况,需定期予以细菌学检测[3]。研究指出,连接管的细菌污染率可达100%,污染菌主要为摩根菌、鲍氏不动杆菌、溶血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终端氧气插孔的清洗、拆卸等过程难度较大,出现细菌污染情况较多。目前,对于终端氧气插孔细菌污染情况及消毒方式已成为医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3]。
本研究对我院神经外科终端氧气插孔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并予以碘伏及含氯消毒剂予以消毒,结果显示,消毒前终端氧气插孔细菌污染包括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产碱假单胞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奈瑟球菌;消毒前2组污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焦永倩[5]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病人吸痰、咳嗽时传播气溶胶飞沫、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流动较差、秋冬季节交替时气候变化迅速等因素与氧气插孔细菌污染密切相关[6]。
临床常用的消毒剂为含氯消毒剂及碘伏,含氯消毒剂虽医疗成本较低、应用广泛、低毒、可迅速起效,杀菌谱较广,但其对金属物质具有一定的损伤,需再次予以蒸馏水擦拭,同时水质硬度、有机物、浓度、温度、pH 值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水溶性的稳定性较差;而碘伏可在短时间内对细菌菌胞、细菌繁殖体予以杀灭,杀菌谱较广,是高效消毒剂之一,无腐蚀性、无毒性,且理化因素对其无显著影响,如颜色无改变,浓度则无变化,且简便操作[7]。因此,需对神经外科的输氧装置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1)每次应用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前需予以消毒常规,以0.5%碘伏消毒擦拭,后封贴贴膜,标记消毒日期,应用方便且防止污染外源性细菌,降低操作中的隐患,如插孔封闭后2周内未应用,需再次予以消毒封贴[8];(2)强化医务人员消毒清洁输氧装置的意识,定期培训相关医疗知识[9];(3)每季度对氧气插孔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学监测[10];(4)消毒常规纳入氧气插孔消毒,健全消毒管理制度,根据制度规定严密操作,确保消毒氧气插孔的质量[11]。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中心输氧终端氧气插孔的细菌出现较严重污染,氧气表安装前需对输氧终端插孔消毒,予以0.5%碘伏消毒剂操作简便,且消毒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1]刘花,初紫晶,赵琪珩.医院壁式供氧装置墙壁氧气连接口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的对比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117-120.
[2]杨瑞仪,姚楠,李勤,等.壁式供氧湿化瓶配套装置全程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7(11):144-146.
[3]刘维丽.病房氧气插孔细菌学调查及消毒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171-173.
[4]孙海霞,郭玉杰.中心输氧终端氧气插孔细菌污染情况及消毒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4):121-123.
[5]焦永倩.临床中央负压吸引设备插孔细菌检测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24(7):234-236.
[6]钟月桂,王谭枫,黄敏,等.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空气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微生物学杂志,2010,15(7):176-178.
[7]Flanagan JU,Atwell GJ,Heinrich DM,et al.Morpholylureas are a new class of potent and selective inhibitors of the type 5 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AKR1C3)[J].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2014,22(3):967-977.
[8]Willetts A,Joint I,Gilbert JA,et al.Isolation and ini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type of Baeyer-Villiger monooxygenase activity from a marine microorganism[J].Microbial biotechnology,2012,5(4):549-559.
[9]李勤,姚楠,杨瑞仪.壁式供氧装置消毒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7(12):176-178.
[10]徐英,朱婵,陈佳,等.医院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及消毒前后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48(1):107-110.
[11]吴雪华.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细菌污染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1(24):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