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意文
脾气大,试试焦点疗法
☺ 陈意文
可可妈妈带着上一年级的可可前来进行亲子咨询。可可妈妈困扰地向我倾诉最近的烦恼:陈老师,我家可可从小就脾气不好,本来想着等她长大些或许懂事了就会好转,但没想到,她上小学后反而变本加厉,最近时常因为一点儿小事就暴怒。
我问可可妈妈,可可的什么行为最让她吃不消?可可妈妈想了想告诉我:出门一定要买东西。例如,我们出门去帮可可爸爸买点儿办公的文具,只要一看见自己喜欢的小文具,可可就像是蜜蜂见到花蜜,走也走不开。如果我不肯买,把她从卖场强行拉走,她会一边跺脚,一边“哼哼哼”;如果我拉她的手,也会被她用劲地甩开。
可可妈妈感到很纳闷,她和丈夫都不是爱生气的人,可女儿怎么会这样呢?
我们采用了焦点解决法(英文名称是Solution-Focused-Brief-Therapy,简称SFBT),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
○它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思维导向。
○它重视问题解决的行动。
○它努力寻找问题不发生或是问题没那么严重时的例外情况。
○它极度愿意相信当事人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去处理当下的问题,让问题不再继续。”取代以前的“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而忽略了当下问题的解决。
在解决可可这个案例时,我引导可可妈妈不仅仅只是思考问题的症结,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关注点放在“解决”的面上,协助可可妈妈看见问题之外的不同面。比如:
——什么时候可可生气的时间缩短一些?
——什么时候可可比较不会生气?
——那时候,她是什么样子的?
——她是怎么做到的?
这种思维方法更关注每个孩子的优势和他所拥有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比如,孩子的优点、长处、特质,以及任何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的人、事、物等。这种集中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是焦点解决SFBT训练法。
这样的教养方式使得父母与孩子间的谈话势必不会只聚焦在“他为什么做不好”“为什么没有做到”等失败之处,而转为“他有时也能做好”的成功经验或例外经验上。亲子气氛不仅会比较和谐,孩子也比较容易有自信。当孩子比较自信时,容易产生“我能干”,进而主动解决问题。由此可见,不同的焦点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与其它心理学派所不同的SFBT训练法,因为创办人因素老师将东方的太极概念融入学说中,所以带领我们看见事情的全貌,而非只有残缺或是有问题的另一面;重点也不在消灭黑色(问题),而在扩大白色(问题中的例外)。透过学习SFBT,父母可以掌握孩子问题“解决”的精要。
1.没有用就不要做,有用就继续做
我陪可可妈妈一起讨论思考,在解决可可生气的方法上,哪一些是有用的,最后只留下“事前约法三章”。这个方法能让可可的生气降低,初步达到问题的解决,可是并不能达到真正的解决(对可可妈妈而言,真正的解决可能是不生气或是快速处理可可的生气)。
2.相信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邀请在外面游戏室玩耍的可可,和我们一起进咨询室,踏上解决之旅。
我:可可,你妈妈最近有一件好烦恼的事情。因为可可有点容易生气。
可可:对呀,我就是爱生气。谁叫妈妈常常不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
可可妈妈连忙说:买东西的事情,我们讨论过,不能每次看见什么就买。我们要买有用的东西,不然买了乱丢,反而浪费。
我:可可,今天想请你帮个忙,就是告诉我们,当你生气的时候,妈妈应该怎么办?
可可一脸轻松地说:我生气的时候,妈妈不要理我就好了。
我:妈妈说她有用过这个方法。
可可撇了撇嘴说:哪有,她那是在处罚我。
3.细节的讨论很重要
我发现,可可和妈妈所理解的“不理”不一样。所以我问可可:那怎样才叫不理呢?
可可说:不理就是不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那是不是表示,如果不能买,也要把你拉走,对吗?
可可:对呀!而且,妈妈应该要一直牵着我的手,即使我会把妈妈的手甩开。
4.让孩子自发修正偏差行为
我想,虽然可可才7岁,真的拥有许多能力,于是我帮她进一步思考:如果你想要妈妈帮你买东西(目的),用吵闹和生气(偏差行为)可以让你买到东西吗?
可可想了想回答:当然不会,而且妈妈还会生气,甚至揍我。
我赞许地看着可可:那要怎么办才能买到?
可可:妈妈说应该先跟她做约定。
5.SFBT赞美法
正确的赞美可以让孩子的品格良好有自信,但要以孩子的基准线来衡量,同时也需要具体的内容与真心诚意,我看见可可立马自发性地修正了偏差行为,于是我把握住这个机会对她说:可可,老师觉得你把妈妈平时教你的方法记在心上(具体行为),真了不起,我很想知道你是怎样记住的(自我赞美)。
只见可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跟妈妈说:对不起,我以后会尽量自我控制,先和妈妈约定好再买东西。
可可妈妈开心地抱住可可,并向我道谢。我看着母女俩亲密地走出咨询室,心中也有着无比的欣慰与喜悦!
(作者系台湾资深心理咨询师、台北各区中小学心理辅导督导讲师,从事亲子问题、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咨询辅导工作20余年。)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