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一
2015年10月27日,甘肃省定西市美术馆。
窗外是昨夜下了一夜的雪,转眼之间,座座高楼被白雪覆盖,青松变成琼枝。阳光照在雪面上,闪耀着钻石般的光芒。远处天空的蓝,近处冬青的绿,还未凋谢花朵的一点红和雪花耀眼的白,汇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图画。定西,这个位于甘肃南部的西北小城,用雪后初晴的美景迎接来自一千公里以外的外省“客人”。
屋外朔风凛凛,屋子里却安静极了。杨杰女士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空白的宣纸,身体稍稍向前倾着,眉头微蹙,纤细的手里握着一支大号的毛笔,轻盈地在纸上“挥舞”起来。她已经不记得这是今天写的第几幅字了。
偌大的画室里站着十几个人,他们都站在书桌旁,用毛笔蘸了墨汁或者颜料在宣纸上写着画着,有的写楷、行,有的写篆书,有的画工笔重彩,有的画写意的水墨花鸟图……暖气还未供上,他们写一会儿,就要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办法取暖——搓搓手,或者对着手掌哈一口气,取暖完毕仍继续埋头润笔。不一会儿,屋子里的空地就被他们书写的字画给填满了,大家打趣道:“咱们今天写的字儿、画的画儿,也可以办个展览了!”
这些下笔神速、技法自然的书画作者不是普通的书画爱好者,而是来自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文艺志愿者艺术家们——河南省文联主席杨杰、副主席张剑锋、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杰、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赵洪、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强、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申慧生及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明。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周年之际,他们以实际行动响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号召,走进甘肃省定西市,为贫困地区人民捐赠书法、美术、摄影等作品。
早在今年9月份,河南省文联和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就已经开始进行征稿,共收到了来自河南省美协、书协、摄协、书画院在内的92位艺术家捐赠的92幅作品,作品风格多样、题材丰富,展现了河南书画、摄影艺术的最新面貌。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书画作品每件市场价皆过万元,可是这些艺术家们却坚持不收任何报酬,将自己悉心创作的作品捐献给定西老百姓。而这次他们在定西美术馆所创作的字画仍旧捐给当地,作为文艺志愿者艺术家们来访的另一份馈赠。
河南文艺志愿者艺术家们选择定西作为出省帮扶的第一站,有其偶然,更有其必然。定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甘肃省的书画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书画作品集散地。到了近代由于环境破坏严重,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定西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多次到定西视察工作。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来到定西市巉口镇赵家铺村视察时,与村民一起吃洋芋、聊家常。温总理说:“历史上说的陇中苦瘠甲天下,指的就是定西等地。这些年,定西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可喜变化,主要得益于退耕还林,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得益于农民外出打工。党和政府一直惦记着定西的群众。我来过定西4次,看到定西的情况一次比一次好。”
而在河南艺术家们来到定西的一个多月前(201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深入定西市安定区调研扶贫工作,并出席“三西”扶贫开发现场会议做重要讲话。近年来,定西市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工作,着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陇中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
2015年10月28日,定西市通渭县书画村。
当艺术家们走进通渭县的悦心国际书画村和美术馆时,不禁对眼前的景象发出由衷的赞叹。书画村规划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总投资3.6亿元,配套的还有温泉、酒店等设施。入驻书画村开展经营活动的画廊有100多家,里面有古玩、字画、剪纸、装裱、陶瓷等,形成了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书画城、文化城。
可是,对于一个县城来讲,这样的配置会不会有点太高了?了解了通渭县的县情,就不会再对这样的规模充满疑问了。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总人口近45万人。通渭人崇尚耕读、钟情书画。全县现有书画创作人员3000多人,书画爱好者就更多了,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在通渭的大街小巷,很多店铺都用字画做装饰。在许多农家,不管家境如何,中堂都挂有字画。据不完全统计,通渭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达200万余件。因此通渭县也被称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
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资源优势,当地政府按照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定西市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的战略部署,努力将现在仍不够知名的书画村打造成全国闻名的书画城,建成全国知名的书画交易市场、全国知名书画信息发布平台、全国知名的书画采风基地。
在书画村的商铺画廊中,有许多刚开始创业的青年画家。有个小女孩儿看起来约莫二十出头的样子,看到来自河南的艺术家们进屋里参观,她的脸上露出羞赧的笑容。张剑锋指着墙上挂着一幅50cm见方的字问:“这幅画多少钱?”
女孩儿说:“两百元。”
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这样的价格确实不算贵。
“你毕业多长时间了?”
“刚刚毕业三四个月。”
“这画廊是你开的?”
“嗯,和同学一起开的。”
在离开那家画廊时,精通书画的张剑锋小声说:“那字写得着实不赖呢。”
走出书画村的艺术家们不禁陷入了沉思——什么时候,在河南的县级市能够出现这样规模的书画村?什么时候,河南的一些重点城市也能形成创作、交易、收藏的文化产业链?而这些疑问不能只靠一群人解答,它需要的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三
2015年10月29日,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
天气依然寒冷,艺术家们纷纷将行李箱里最厚的装备穿在身上,驱车赶往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2013年2月,习总书记曾来到元古堆村进行考察,调研当地贫困状况。
元古堆村,位于渭源县田家河乡南部,这里气候高寒阴湿,全村有447户村民1917人。201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为1465.8元,不到全县平均水平的一半,贫困面达到83.4%。
在视察元古堆村时,习近平亲切地对乡亲们说,“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到2014年底,元古堆全村已累计减贫281户1140人,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3405元,贫困面下降到23.8%。
时隔两年多,来自河南的艺术家们来到被习总书记亲切接见的那位农户家中,又看到了不同的景象。
农户的院子里堆满了丰收的黄芪,院里一角的小棚子下面是养的山羊,而院中以前的破房子已经换成了新房。新房还没有装修,桌子上摆放着习总书记和农民握手的照片,背景就是之前的老房子。
“人家中堂还没有挂画,张主席给画一幅吧。”随行的定西市副市长苗树群提议道,大家也纷纷为这个提议拍手点赞。“好啊!”张剑锋副主席爽快地答应,说着还找那位憨厚朴实的农民借了黄芪的枝叶来研究。
说画就画。回到宾馆,找到笔墨,他便认真地创作起来。一向画画神速的他,在这幅画上却花了不少时间。最终的画面上黄芪的枝叶飞舞,根部如流水般蜿蜒,虽不见人,但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却透过那一笔笔的描摹显现出来。之后,他又单独题了“赞勤劳致富,歌美好家园”的对联,方便农户将对联挂在那幅画的两侧。
他一个劲儿嘱托渭源县领导,一定要把画送到农民手中。他说,虽然与那位农民只见过一面,但是答应了人家的东西一定要送到。
这是一名艺术家对一个农民诺言的践行,这是一位劳动者向另一位劳动者的致敬。
四
走一路,写一路,画一路,拍一路。
在采风之余,文艺志愿者艺术家们每走到一地便挥毫泼墨,专门为定西市、通渭县、漳县、渭源县的百姓们创作了近百幅书法美术作品,分别捐赠给当地美术馆和普通老百姓。在这些作品的背后,饱含着河南的艺术家们对定西人民的一片深情,饱含着他们对定西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殷切期望,饱含着他们对西北贫困地区的美好祝愿。
不但写了,画了,拍了,赠了,后续的帮扶也依旧会继续——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河南省书协、河南省美协、河南省摄协、河南省书画院与当地有关部门商定,在定西市和通渭县、漳县、渭源县建立文艺帮扶创作基地,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定期开展文艺志愿帮扶活动,对当地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进行结对帮扶。
在甘肃省推行“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河南省文艺志愿者艺术家们将继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定西文化,开展文艺帮扶工作,真诚为人民抒写,全力为扶贫鼓劲,在精准扶贫中彰显文艺的力量,使文艺之根长期深扎在大西北这片辽阔、广袤的土地之上。
2015年10月30日,在即将要离开定西的时候,渭源县美术馆的一位90后画家,找到记者和另一位工作人员,将他几天前篆刻的两枚印章送给我们。两枚印章上一枚刻了竹子,一枚刻了梅花,他略带羞涩地说:“刻得不好,但是也请收下……真心希望你们以后能再来!”
仔细看看那块印章上的竹子,清华其外、澹泊其中,略显朴拙却不失美感。这件送别之礼虽轻,但代表着一份真挚的情谊。定西冬日的寒气咄咄逼人,在这片暖人的阳光里,我们竟不觉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