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泾渭 姜有荣
考场作文所涉及的议论文,注重从思想深度、思维逻辑等方面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之一。思辨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作文等次的高低。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思辨能力,使作文更具思辨色彩,更有思想内涵呢?
一、对立统一,一分为二
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对立、统一两个方面。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作文中分析问题时,全面辩证地看待人和事物,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既要看到矛盾与对立,又要看到联系与统一;既要看到彼此的消解,又要看到相互的转化。
如,佳作 《近以亲其景,远以晓其理》 中的片段:
远者仅仅满足于“闭门造车”,却不知百科书中讲的再详细,也不如走出家门品味鲜花的芬芳;近者如“井底之蛙”,只知其美,却不知其所以美。真正可取的态度应是“远”“近”兼具,近以亲其景,远以晓其理,如此一来,方可享受到最美的自然。
文段分别指出从“远”与“近”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待自然的特点与不足,然后指出二者兼具,才能既“亲其景”又“晓其理”,分析问题全面、客观。
再如,佳作 《存天理,顺人欲》 中的片段:
我们心中存在的坚硬的东西是那些很难为外物所动摇的,如意志、精神、信念等,而柔软的东西则承载了人们所知的大多数美好情愫,如善意、悲悯、感动等,它们分居理性与感性的两端,看似不可调和,实则相辅相成。
坚硬的东西帮助我们抵御外来的侵蚀,使心灵变得更强大更坚定;柔软的东西让我们敞开心扉,与世界产生共振与共鸣。唯有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达到内心的和谐。
这一文段探讨心灵的“坚硬”与“柔软”,指出它们虽“分居理性与感性的两端”,却同为“达到内心的和谐”不可或缺的一面。
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事理是在“思”中深入、在“辨”中明晰的,所以对纷繁世事、人间万象不能仅靠“平光镜”走马观花,而应该使用“X光”甚至是“CT”入骨三分地透视现象,揭示本质。古人云:“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可见,只有让思辨的“倚天剑”刺向思想的深海,才能擒获难得一见的“蛟龙”。
如,佳作 《你的“范儿”,正如你所思》 中的片段:
无论是“小清新”穿素色衣服标榜气质,还是“非主流”靠新奇古怪博眼球,都有对外表过度关注之嫌。我认为一个人的“范儿”并非取决于他的穿着打扮,而是由他的内在修养决定的。重要的不是外表,而是一个人的内涵与思想,就像一辆汽车,与华丽的外表相比,更重要的是动力强大的引擎。
面对“范儿”这样一个话题,作者没有将目光仅仅停留在穿着打扮等外表方面,而将问题引向深入,指出真正的“范儿”是由内在修养决定的,内涵深刻,引人深思。
再如,佳作 《通过“文气”辨格调》 中的片段:
什么是“文气”?我无法给它下一个定义,但我想它一定不同于“词采”。“词采”是外在的,是可以学习模仿的,是可以复制的。而“文气”则不同,它是内在的,是灵魂层面的,是无法模仿的,是需要像孟子那样养“浩然之气”方能获得的。所以,格调高雅的文章是由内而外的,是作者高洁人品在笔端的一种自然流露。
文段虽然没有给“文气”下定义,但深入分析了“文气”的特征,指出“它是内在的,是灵魂层面的”,文章的格调高雅,也是作者人品高洁的一种表现,从而把思考引向深入,使文章迸发着思想的火花,表现出一定的深度。
三、理顺逻辑,辨明因果
分析问题时,只有理顺了因果关系,才能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有一首流行歌曲,名为“因为爱,所以爱”,但作文时,我们却不能用这种“强盗逻辑”来分析问题,而应循着逻辑链条,深入分析,层层梳理,探明因果。
如,佳作 《我所理解的“民国范儿”》 中的片段:
民国初期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学者们能够埋首书海、享受寂寞中的乐趣是很重要的原因。那时并非没有灯红酒绿的喧嚣,并非没有虚名俗利的诱惑,而是追求梦想的执著打败了世俗,造就了奇峰并耸的大师群体。
这一文段,指出民国初期涌现出许多大师,不是因为那时没有名利的诱惑,而是因为大师们甘于寂寞,执著追求梦想。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师的景仰,也间接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再如,佳作 《有意义与有意思》 中的片段:
做有意义的事可能需要信念的支持,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却不一定会得到太多乐趣;而做有意思的事就不同了,因其有意思,我们总是轻易地被其吸引,投放精力且乐此不疲。所以,把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做起来就会更轻松,也更有效率。做那些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事,才不会玩物丧志,虚度光阴。
文段中分别指出了“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不同特点,在对比中分析利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但这棵芦苇可不是一天就能长成的。思辨能力的养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培养,多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