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玲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其中强调,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口语交际能力,将课堂教学形式活动化,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英语这门学科具有语言工具和交际手段的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实践在英语教学中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因此,将教学形式活动化,实际上就是把小学英语课变成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课。在丰富多样的语言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突出,做到学用结合,手脑结合,知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对培养兴趣,开发智力,形成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教学过程活动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在“动”字上,动则“活”。从一节课的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无不体现出师生配合,师生互动;生生配合,生生互动。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活动过程:
1、准备性活动
在教授新语言知识前,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准备性的、铺垫性的活动。可有以下形式:
(1)两分钟热身活动(warming_up)
此阶段多采用唱歌(sing)、念儿歌(chant)等形式来进行一节课的开场,让课堂一开始就很快充满了英语气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而兴奋、激动起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念儿歌为例,具体内容可设计如下: A、 教师问学生,学生回答:Whats this?(hand) 然后要求学生跟着教师边念边做动作。Clap your hand. 然后依次进行: Snap your fingers. Wave your arms. Cross your legs. Shake your body. Stamp your foot. B、 学生跟着录音机边念边做动作。
(2) 活动化引入(leading_in)
由教师掌握和控制,其目的是运用各种活动形式,把语言知识呈现给学生,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其他环节作好铺垫。活动形式有角色扮演、情景对话、游戏等。比如,新编人教版小学英语Book1,Unit4,PartA时,教师扮演Mummy,选一个小朋友扮演Daughter,另外选几个小朋友头戴各种动物的头饰,在呈现单词monkey rabbit cat panda duck dog时,Mummy 说:”Dear child, today is your birthday. Happy birthday.” 并送上生日蛋糕。这时,听到敲门声,Mummy 把门打开,并说:“Oh,hello! Monkey. Come in,please.”并对Daughter 和全班介绍:“This is Monkey..”。其它动物名称也依次如此呈现。
2、过渡性活动
从短时的、快节奏和高密度的操练活动,到长时的、慢节奏的、活泼生动的意义性活动都属于过渡性活动。此阶段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师生共同活动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它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但却是交际前的准备,向真实的交际过渡。活动形式有开火车(one by one)、猜一猜(guess)、找一找(look for)、做一做(listen and do)、动一动(do action)、竞赛、角色表演(act)、模仿秀等等。比如,新编人教社小学英语教材Book1 Unit3 颜色词时,可采用以下形式进行意义性活动:(1)猜(guess) 教师在转动七色盘前,问:“What colour?” 让学生猜,然后再转动七色盘,最后再问:“What colour?”学生说出答案,教师鼓励猜对的小朋友。 (2)做(listen and do) 教师让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水彩笔。教师发指令:“Show me your red crayon.”让学生出示相应颜色的水彩笔。(3)涂色(listen and draw) 教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小丑的图,教师发指令:Colour the face yellow.”学生涂色。
3、交际性活动
此项活动属于学生自由活动,是学生在已有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想法开展活动。活动形式有体育竞赛、真实生活的模拟、编小短剧等。比如,学生分组进行体育竞赛;模拟过生日;模拟吃麦当劳;分组编小短剧等。
总之,“活动”两个字在外语教学中含义很深,外语课堂教学必须紧密地结合交际,利用各种科学手段,自始自终在语言活动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活动进行教学,可大大增加學生的说话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互教、互学、互纠的整体效应,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于激发思维、开阔思路,形成能力,挖掘潜能都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