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军
【摘 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革命道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教育全党、教育人民,促进三个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师德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把“以德治国”策略跟“以德治教”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关键词】 法治;德治;以德治教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01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科学理论。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新要求,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革命道德、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教育全党、教育人民,更好地促进三个精神文明建设。
“德治”就是以伦理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古代历史治理国家的基本策略。我国儒家主张以“德教为先”,坚持“修身为本”的伟大思想。“德治”的中心工作宗旨是加强伦理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生航行的坐标,以实际行动来判断自己的人生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从自己的良知和传统道德观念来衡量自己、检查自己,让全社会成员进行民主监督和管理,在社会生活、工作中发挥一种强大的力量。将社会主义道德升华到法治的轨道上,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并举的思想升华到政治文明。“德治”是法制建设的思想前提,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以德治教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教师的行为准则;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理论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保证。
坚持“以德治教”是开拓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全民族素质的坚强后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强化人们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教”都是改造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手段,但两者又有各自不同特点和作用。“法治”用强制力的手段来制约人们的行为,是政治思想教育的控制方法,属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德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舆论力量,靠强大社会舆论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的共同秩序,属于道德思想建设的范畴。两者范畴内容虽然不同,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振兴民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宗旨是同一方向的。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其职能的作用。为此,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法治”只是治标,“德治”才是治本,它们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彼此融合为一体的。
坚持“以德治教”的教育宗旨,坚决杜绝那些施行“体罚、毒打、侮辱、猥亵、调戏”等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克服心理障碍和某种心灵创伤,时刻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准则来要求自己,掀起尊师爱生的新风尚。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某些不正之风,认为“大道理”一筐,不如“大团结”一张,滋长这些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当前实施“以德治教”是一種障碍,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加于克服,紧跟当前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形势。
“德治”是加强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把法制建设同道德教育建设紧密结合,与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组成一个整体。促进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使教师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在社会上,尊老爱幼;在工作中,尊敬他人;在教育中,尊重学生。把道德面貌、美德思想及道德素质集中在自身教育建设上来,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核心;以集体主义思想为原则;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规范为准则;陶冶自我、改造自我,以强化其规范的力度约束自己。解除教师本身在思想意识形态中的“独尊”地位,防止思想的反复,并以良好的思想情操、高尚的师德、崇高的伦理道德,品味自己的人生哲学的意蕴。
“德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共同建立、共同确立,形成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的重要任务。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长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出现一些规范上的真空和失序现象。这就需要法律和道德规范来共同建立新型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市场经济实质是利益驱动的经济,发挥个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如果不需要道德规范经济,一定会出现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特别注意加强思想道德的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大公无私、正直勇敢、艰苦奋斗、追求高尚、完美人格的良好风气。“以德治教”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人生哲理的准则,体现新时期的独立人格风尚的形成,使全社会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及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风尚。把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要求融化于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德治”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最有力的措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学生面前,教师更应该做好表率作用,把自己对待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经济道德、教育道德、生态道德、伦理道德、公共生活道德等联手促进,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自觉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思想道德新时尚的法制体系和道德体系。应该两手抓,两手硬,既抓教学又抓教人,把教学工作和育人的工作扭成一股绳,把“德治”与“德教”引向正确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