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老年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的研究

2015-12-18 11:35:51宋爱军刘砚秋吴永刚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评价

宋爱军 刘砚秋 吴永刚

【摘 要】 高校教师已开始进入中老年阶段,大力推进高校中老年教职工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倡导“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成为当今刻不容缓的时候。为中老年教师建立健康素养动态监测体系,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探索提高健康素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 健康素养;中老年教师;评价;监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01

一、引言

健康是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加强公民健康的重要手段。我们的社会已进入老龄社会多年,中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仅3.81%,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重视的问题,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目前高校多數中老年教师全身心扑入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压力很大,又要全身心去经营家庭,尽孝父母,往往怠慢了自己的健康,造成这批教师群体健康的下滑。因此了解中老年教职工的健康素养需求,为今后开展健康工作提供依据,以帮助中老年教职工的健康状态,实现神精气爽的面貌,更好的发挥教学科研管理能力,保证家庭的稳定和谐幸福。

二、健康素养基本概念

1974年,Simonds在国际健康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健康素养”这一概念。美国医学会(AMA)把健康素养定义为“在医疗环境下执行基本的阅读和计数等相互影响的一系列能力”。这个定义中健康素养是主要指能够在医疗环境下能够运用阅读、书写和计算等基本的技能完成与健康相关的任务。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提出: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在提高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善人口健康状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康素养包含的三个方面:

1、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基本技能素养。按规定问卷回答正确率在80%以上者,为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教师群体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相对较高,但健康知识尚不能有效转化为健康行为。

2、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做过调研,得出每百人中不到15人具有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最低的特点在不同特征的居民中普遍存在,但未具体涉及到教师群体的调研。

3、对于中老年这一重点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近年国内外学者正对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近十年关于健康素养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我国中老年群体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健康素养调查评价

健康素养不是孤立的概念,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地域、种族、年龄、教育水平、职业、婚姻、家庭和收入等人口学特征是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按全国公众健康素养监测实施方案,我们在杭州下沙片区高校对36周岁以上中老年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98.33%。295名居民中,家庭人数在1~3人的有192人,占65.08%,4~6人的有67人,占22.72%,﹥7人的有36人,占12.20%。见表1。

表1 健康素养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指标 均值 中位数 标准差 极小值 极大值

理论和基本知识 97.2 112.0 38.76 0 168

生活方式与行为 82.6 89.0 32.05 0 159

健康技能 55.7 61.0 24.23 0 65

本次调查结果,高校中老年教师健康素养总体得分为(75.60±13.23)分,最低分为62.37分,最高分为88.83分,有70.82%的老师得分在80分以上。文化程度是健康素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素养具备率越高。高校教师的健康素养与城市居民存在几点不同。一是教育水平。高校教师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基本是本科中级职称以上,受到良好的教育;二是家庭稳定。高校中老年教师基本家庭较为和谐,生活较为幸福;三是收入固定。高校属于事业编制,收入能保证正常良好开支,多数教师有房有车,生活不受影响。这些情况可直接影响到健康素质得分明显较高。

针对本次健康素养调查的结果及特点,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有效的传播策略开展整体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是技能”,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四、提升中老年教师健康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健康素养是衡量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则是提升健康素养的重要方法。推进高校中老年教师个群的健康素养需要运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理念,从社会、组织、媒体、体系和个人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综合进行。

1、社会层面加强组织建设

把健康素养普及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机制,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健康素养是外界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健康状态的长期作用,可以改善中老年健康知识和对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及时掌握中老年健康素养水平,评估干预策略效果等,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多部门的合作和支持。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

2、高校层面开拓能力建设

加强高校组织领导,以人为本建立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并通过组织形式确定这一工作机制中各部门的职责,保证常规经费。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

3、媒体层面传播健康生活方式

高校要利用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传播健康信息,组织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健康干预工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高校更多老师对健康的含义有初步的理解,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有害的生活习惯有明确的认识。

4、建立完善的健康素养监测评价体系

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健康素养监测评价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动态掌握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研究提升的科学方法,为科学地提升健康素养水平提供证据。

5、教师个体层面综合能力提升

中老年教师依然要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生活方式,静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积极悦纳自我,培养健康乐观的性格,保持健康的身体;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五、讨论

健康素养研究不仅涉及公众健康素养,还包含各种重点人群的研究,提升高校中老年教师健康素养的研究有效地说明了健康素养水平之于个体、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作出努力,倡导“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大力推进中老年教职工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建立健康素养动态监测体系,制定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将健康素养调查纳入常规化工作。同时更需要个人对健康负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营造关注健康的氛围,关键要知行合一,认真遵循,着力打造健康文化,才能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严丽萍.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01.

[2]幺娜.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现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4,01.

[3]杨冰.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量化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1,09.

[4]潘月明.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缓解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

[5]王萍.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0,04.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现代情报(2017年2期)2017-02-27 00:38:13
上海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上海市2008—2015年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变化趋势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健康促进管理模式干预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影响探析
医学信息(2015年12期)2015-04-20 17:36:08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