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粉蚧蛹寄生蜂火炬松短索跳小蜂生物学特性

2015-12-18 05:47潘志萍方天松余海滨
中国森林病虫 2015年3期
关键词:寄生蜂湿地松小蜂

潘志萍,方天松,余海滨

(1.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60;2.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173)

外来有害生物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1-2],具有繁殖快、危害大、防治难的特点。目前已经蔓延至广东省18个地级市85个县级行政区以及相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和江西省部分地区,对南方松属植物和外来松树构成严重威胁[3]。湿地松粉蚧的入侵和不断扩散蔓延给我国的松属植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湿地松粉蚧原产地美国开展天敌种类调查时发现,火炬松短索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 Smith是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消长的重要天敌之一,对湿地松粉蚧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4]。为了控制湿地松粉蚧的扩散和危害,寻求有效的防治途径,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1996年开始从美国引进湿地松粉蚧优势寄生天敌火炬松短索跳小蜂,进行室内繁殖,应用于林间防治。为了更好地利用该寄生蜂控制湿地松粉蚧的危害,准确评价引进蜂的控制作用,作者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

1.1 材料试验在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昆虫繁育室内完成。昆虫繁育室面积为20 m2,饲养室墙面下层为砖土墙;上层为铝合金框架玻璃墙,设有多个可开闭的铝合金窗户(内镶嵌180目的铜纱网);顶部为铝合金框镶嵌玻璃;在水泥地面上铺设进排水系统,在门口设置4 m2的过渡室、双层门。

供试的火炬松短索跳小蜂由美国农业部林务局东南试验站提供,将蜂蛹或蛹团包装后用航空快件邮寄到广州,即送入检疫实验室进行收蜂和检疫处理。供试的湿地松粉蚧寄主植物为4~5年生湿地松或火炬松。供试的湿地松粉蚧采自广东台山等地,采用带湿地松粉蚧的湿地松松枝进行刮卵、敲虫、制成卵卡,并经严格检查不携带寄生蜂。将卵挂在湿地松盆苗或火炬松盆苗上进行繁殖,放入室温21~25℃,相对湿度为65%~85%的温室里进行培养,待其孵化、定居、发育至供试虫态,参照参考文献[5]方法繁育。

1.2 方法

1.2.1 羽化及性比的观察 在羽化前将原产地输送的寄生蜂蛹分装至医用胶囊保存,1个胶囊1头蛹。每天5:00—20:00每小时观察1次,记录羽化寄生蜂的性别及数量。确定羽化最多的时段,观察其破蛹过程和需要的时间,羽化孔的位置、形状,并测量其直径。统计羽化跳小蜂雌、雄蜂数量,计算雌雄比例。

1.2.2 成蜂寿命的观察 将刚羽化的火炬松短索跳小蜂单头导入直径4 cm试管中,区分雌雄成虫,设3种处理:处理1:供以5%的蜜糖水;处理2:带有10~20个新鲜蜡包(内含湿地松粉蚧)的短松枝;处理3:供以5%的蜜糖水,放入4~6℃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处理保存。处理1和2用200目纱布罩住,倒立放置,置于室温21~25℃、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饲养,每个处理设5~10个重复。每天观察记录火炬松短索跳小蜂死亡情况及室内温湿度。

1.2.3 交配及产卵行为的观察 将刚羽化的雌蜂和雄蜂各1头放入指形管中,置于双目镜下观察,记录其交配的过程及时间。交配完成后,雌雄蜂分装到2个指形管中,分别导入未交配的异性蜂,观察是否继续交配。若交配,则将导入的异性蜂引出,再导入未交配的异性蜂,如此反复,直至不交配为止。试验设10个重复。计算出雌雄蜂的交尾次数。在指形管中放入蘸有5%蜜糖水的滤纸,按上述方法观察研究补充营养对交配的影响。

将各虫态的湿地松粉蚧3~5头小心地挑到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湿地松松针,引入2~4头已交配过的火炬松短索跳小蜂雌蜂。皿口用保鲜膜封口,并留一些小针孔通气,每天换入新鲜的粉蚧和松针,观察记录直至寄生蜂死亡。换出来的粉蚧进行保湿或移入火炬松苗中置于室温21~25℃、相对湿度65%~85%下培养。试验设5个重复。观察和描述小蜂的产卵行为和产卵时间。

1.2.4 取食行为的观察方法 1)取食湿地松粉蚧的观察。将刚羽化的雌雄蜂各1头导入直径4 cm试管中,同时放入带各虫态及若虫不同虫龄的湿地松粉蚧的松梢,然后用纱布罩住,观察寄生蜂的取食行为。每天换上新鲜的带湿地松粉蚧的松梢,直至寄生蜂死亡。2)取食蜜糖的观察。将刚羽化的雌雄蜂各1头导入指形管中,瓶内放入蘸有5%蜜糖水的滤纸,观察并记录寄生蜂的取食行为。

1.2.5 活动节律的观察 选取树龄4~5 a、树高约60 cm的带有100头以上粉蚧的湿地松,用特制的养虫笼罩住,其中一面为玻璃,方便观察。引入已交配的火炬松短索跳小蜂雌雄蜂各10头,并放入蘸有5%蜜糖水的滤纸,试验设3个重复。

1.2.6 繁殖行为的观察 选择带有40~50头湿地松粉蚧(包括湿地松粉蚧的各种虫态)的4~5年生火炬松盆苗,仔细清除其它昆虫,将5♀2♂7头小蜂引入盆苗中,罩上纱网,放入温室,在21~25℃、相对湿度为65%~85%条件下培养,20 d后剪松枝,置解剖镜下检查,挑取寄生蜂蛹或蛹团,置于医用塑料胶囊内,在20~30℃下让其自行羽化,检查过的枝条则置于收蜂箱内收集残留的寄生蜂。对羽化出来和收集到的寄生蜂进行种类鉴定。试验设5个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羽化及性比火炬松短索跳小蜂是在湿地松粉蚧体内发育成蜂。多数为3~5个蛹形成的蛹团,少数为6~7个蛹(最多观察到9个蛹)形成的蛹团或单个蛹,6~7个蛹形成的蛹团羽化出来的寄生蜂个体较小,雄蜂较多。该蜂白天夜间均能羽化,主要集中在上午,以8:00~10:00羽化的小蜂数量最多。羽化时,一般需在蚧壳内静伏一段时间,然后用上颚将蚧壳咬成块状抛到壳外,用触角及头部试探羽化孔的大小,遇阻后咬去阻碍部分,当头部可顺利通过时,先伸出前足抓住孔缘,然后奋力钻出蛹壳。成虫羽化后,用前足和后足不断地整理触角和翅膀。该蜂1蚧多蛹,蛹团平均羽化小蜂2.8头,最多可达9头。当1头蚧内小蜂蛹的数量较多时,羽化出来的小蜂个体较小,可能与寄主营养分配有关。每头蜂只有1个羽化孔,羽化孔近似圆形,平均长0.39 mm,宽0.29 mm。羽化时间不等,一般需要40~60 min。蛹团常被棒小蜂重寄生。原产地蜂蛹羽化情况统计显示,蛹团的羽化率在61.3%~64.1%。由原产地蜂蛹羽化出来的火炬松短索跳小蜂平均雌雄比例为1.31∶1(表1)。

表1 原产地蜂蛹羽化的火炬松短索跳小蜂雌雄比率

2.2 成虫寿命不同处理下,以喂食5%蜜糖水、4~6℃保存的火炬松短索跳小蜂成虫寿命最长,雌虫平均寿命长达9.17 d,雄虫平均寿命8.32 d,与其它2个处理差异显著;其次是供带寄主的松梢,雌雄虫平均寿命分别为5.50 d和5.43 d;平均寿命最短的是仅喂食5%蜜糖水的处理,雌雄虫平均寿命分别为4.12 d和3.98 d,但与供以带寄主的松梢的处理寿命差异不显著。无论是哪种处理,雌雄蜂寿命差异均不明显。

2.3 交配及产卵火炬松短索跳小蜂成虫羽化后并不马上交配。1头雄蜂可与数头雌蜂交配,雌蜂只交配1次。交配时,雄蜂主动追逐雌蜂,从旁边或前方接近雌蜂,用触角敲打雌蜂身体或产卵器,雌蜂如果不拒绝便停下,雄蜂跑到雌蜂前面,有规律地敲打雌蜂触角,雄蜂的触角颤动4下后,第5下则用力地敲打雌蜂触角,整个过程历时1 s左右,然后重复上述敲打动作,每重复1次雄蜂都要小歇几秒,如果雌蜂没有离开,雄蜂就立即从雌蜂的尾部爬上胸部背面,移至雌蜂的腹部末端进行交配。交配时,雄蜂的腹部向下、向前弯。交配时间很短,一般只需9~14 s。交配后,雌、雄蜂分开,静止不动。几秒后,雄蜂开始活动并积极寻找新的配偶,而此时雌蜂大多数仍保持静止不动。

产卵时,火炬松短索跳小蜂往往先找到湿地松粉蚧的寄主松梢,然后凭嗅觉、视觉或触觉寻找湿地松粉蚧。通常,火炬松短索跳小蜂对行动较慢的低龄若虫比较感兴趣。产卵时,雌蜂用触角敲打粉蚧的头胸部,时间约3~8 s,然后移至粉蚧腹末,不停地用触角敲打粉蚧数十下,对寄主的气味、大小、形状等进行选择,当发现适宜寄主时,就改变活动方向用它的尾部末端朝向粉蚧,伏在粉蚧上,用中足和后足撑起身体,翘起腹部将产卵器对准粉蚧若虫腹末中部产卵,头和触角垂下,产卵数秒后离开。如果遇到不符合产卵条件的粉蚧,则离开,直至找到合适寄主为止。

2.4 取食行为羽化后的火炬松短索跳小蜂均需补充营养。因此,试验条件下,一般提供5%蜜糖水给火炬松短索跳小蜂补充营养。如果没有经过饥饿处理,雌雄蜂羽化后并不马上取食。取食时间一般在1~5 min,可重复取食。火炬松短索跳小蜂喜欢在松针切口处吸取汁液,从中吸取水分和营养成分。实验中未观察到其取食湿地松粉蚧的现象。

2.5 活动火炬松短索跳小蜂喜欢自然光下活动,通常在主梢或侧梢顶端聚有大量湿地松粉蚧的地方活动。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寄生蜂行动活跃,但光线太强时,就会爬到针叶内侧或躲藏在阴暗的地方栖息不动。每天09:00—16:00是一天中该峰最活跃的时间。火炬松短索跳小蜂一般是在松树枝条上迅速爬行,而且善于跳跃,遇干扰或危险时,通常以跳跃方式逃避。

2.6 繁殖鉴于输入蜂源数量有限,繁殖试验选择虫源数量较少,仅7头(5♀,2♂)火炬松短索跳小蜂引入盆苗,设置5个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只有3头子代蜂(1♀2♂)。说明火炬松短索跳小蜂在广东室内条件下是能够寄生湿地松粉蚧,但寄生效能需进一步研究。

3 讨论与结论

火炬松短索跳小蜂作为湿地松粉蚧的重要天敌,基础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Krombein等[6]在北墨西哥膜翅目分类册上提及Howard(1881)曾做过一些该蜂的生物学研究。Driesche等[7-9]报道,火炬松短索跳小蜂是已广泛存在于美国木薯作物粉蚧Phenacoccus spp.上的寄生蜂,并进行了有关寄主龄期选择、寄主选择、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寄生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在寄生蜂应用上占重要的地位。利用寄生蜂治虫其先决条件是对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活史、生活习性、性比、繁殖、适宜的环境等都有所了解。火炬松短索跳小蜂作为具有控制湿地松粉蚧潜力的天敌引进中国,研究其有关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尤为重要,这也是该寄生蜂大量繁殖与释放的必要基础。作者观察了火炬松短索跳小蜂羽化、交配、产卵、成虫寿命、繁殖等生物学习性,为该蜂的大量繁殖和田间应用提供参考。

火炬松短索跳小蜂成虫寿命受温度和营养条件影响很大,受性别影响不大。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延长其寿命。把羽化的已交配成蜂放入温度为4~6℃的冰箱中保存,可存活8~11 d,有利于寄生蜂保种与释放。雌雄蜂均需要补充营养,补充营养亦可显著延长成虫的寿命。试验结果同时也表明,火炬松短索跳小蜂能够在广东室内繁殖成功,但子代蜂数量较少,未能形成稳定的大种群。这可能与湿地松粉蚧在中美两地分布区的气候条件、寄主树种、寄主昆虫种类及其虫口密度存在差异有关[10]。目前仅对该蜂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还需要深入开展繁蜂替代寄主的筛选、寄生蜂寄生能力、林间的扩散机制和速度、林间放蜂技术和林间防治效果等的研究。

[1] 陈良昌,李恂,张祺,等.湿地松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湖南林业科技,2009(3):1-3.

[2] 赵鑫,彭洪波.湿地松粉蚧的为害及防治对策[J].植物医生,2009,22(3):43-44.

[3] 金明霞,刘晓华,李桂兰,等.我国湿地松粉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65-15367.

[4] Clake S,DeBarr G,Berisford C W.Effects of fenvalerate and axinphosmethyl on scale insec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in loblolly pine seed orchards[C].UADA Forest Service Res,1990:279.

[5] 方天松.湿地松粉蚧室内繁殖技术及其效果[J].广东林业科技,2000,16(3):32-34.

[6] Krombein K V,Hurd PD,Smith D R,et al.Catalogue of Hymenoptera in America north of Mexico[M].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1979:7-17.

[7] Drieshe R G,Bellotti A,Herrera C J,et al.Encapsulation rates of two encyrtid parasitoids by two Phenacoccus spp.of cassava mealybugs in Columbia[J].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1986,42:79-82.

[8] Drieshe R G,Bellotti A,Herrera C J,et al.Host feeding and ovipositor insertion as sources of mortality in the mealybug Phenacoccus herreni caused by two encyrtids,Epidinocarsis diversicornis and Acerophagus coccois[J].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1987,44(1):97-100.

[9] Drieshe R G,Bellotti A,Herrera C J,et al.Host preferences of two encyrid parasitoids for the Columbian Phenacoccus spp.of cassava mealybugs[J].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1987,43:261-266.

[10] 余海滨,徐家雄,方天松,等.湿地松粉蚧外引寄生天敌室内繁殖试验[J].广东林业科技,2009,25(4):14-19.

猜你喜欢
寄生蜂湿地松小蜂
榕树与榕小蜂的相爱相杀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探讨
鸡嗉子榕小蜂繁殖资源的空间结构与食性关系
瓜实蝇2种蛹寄生蜂生防潜能比较
浅谈湿地松的丰产造林技术
湿地松和火炬松栽培技术差异
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
巧用寄生蜂防控中蜂巢虫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寄生紫薇绒蚧的跳小蜂
寄生蜂适应性生殖行为策略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