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林地保护规划与利用研究
郑安平
(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河南郑州 450045)
摘要结合上街区林地资源现状,分析了目前该地区林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规划期内区域林地保护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为实现该地区林地的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上街区;林地保护;规划利用
中图分类号S757
作者简介郑安平(1964-),男,河南信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地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5-03-31
Study on Woodland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Utilization in Shangjie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ZHENG An-ping (Henan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Zhengzhou, Henan 450045)
AbstractAccording to Shangjie woodland resources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is area of woodland protection,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forest protection during this planning period, the use of the direction and strategy, provide necessary scientific basis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forest land in the region.
Key words Shangjie District, Woodland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utilization
上街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部,是郑州市6辖区之一,土地总面积60.85 km2,地处113°14′~113°19′ E,34°35′~34°40′ N。辖区属黄土丘陵地区,处于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扇轴部,为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地交接地带,海拔在110~160 m。上街区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植物种类繁多,孕育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0科共935种。
1上街区林地资源现状
上街区林地面积1 315.92 h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1.63%。其中有林地面积958.80 hm2;疏林地面积23.75 hm2;灌木林地面积213.71 hm2;未成林地面积110.97 hm2;苗圃地面积4.52 hm2;宜林地面积4.17 hm2。全区林地全为集体林地,按起源划分,人工林面积1 187.46 hm2,天然林面积128.46 hm2。根据2009年区划界定结果,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351.04 hm2,商品林地面积964.88 hm2。按林龄结构划分,全区林地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占总蓄积量的比重分别为18.32%、79.39%、0.87%、0、1.42%,中龄林和幼龄林面积和蓄积均占绝对比重[1]。
2上街区林地功能布局及分类
2.1林地功能分区在保持上街区行政区域基本完整和地域连片的基础上,根据全区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以及林地经营历史、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的相对一致性,结合上街区区域景观生态格局状况,将规划区划分为4个林地保护利用功能区——北部城市森林建设区、南部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区、西部花卉苗木产业培育区、中部经济林果产业发展区[2],以实现因地制宜地发挥上街区区域优势,科学安排各区域林地的利用方向等目标。
2.2 林地分类区划
2.2.1 公益林地区划。根据上街区2009年公益林区划界定结果,目前林地保护不涉及国家级和省级2级公益林地,均为一般公益林地351.04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6.68%。按林木起源分,天然林地面积128.46 hm2,人工林地面积222.58 hm2,比率为36.59∶63.41[3]。规划到2020年,全区公益林地面积稳定,基本满足该区域生态安全的需要。
2.2.2 商品林地区划。上街区共有商品林地964.88 hm2,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73.32%,包括重点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其中重点商品林地755.73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57.43%。按林种分,用材林地面积655.66 hm2,经济林地面积59.68 hm2,其他林地面积40.39 hm2,比率为86.76∶7.90∶5.34;按林木起源分,全为人工林。一般商品林地209.15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15.44%。按林种分,用材林地面积110.61 hm2,经济林地面积19.27 hm2,其他林地面积79.27 hm2,比率为52.89∶9.21∶37.90;按林木起源分,人工林地面积208.20 hm2,天然林地面积0.95 hm2[3]。
2.3上街区林地发展规划
2.3.1公益林地发展规划。①加强公益林地保护管理,确保规划期内现有公益林地面积稳定;②通过加强中幼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纯林针阔混交化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增强生态防护和景观游憩功能。规划到2020年,实现保护和改善全区人居环境、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保存全区物种资源等经营目标。
2.3.2商品林地发展规划。规划到2020年,上街区:①维持现有以泡桐为主的用材林种植规模稳定,加强中幼林抚育,促进林木快速生长,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②在现有经济林果种植规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合理布局经济林果产业结构,以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和先进栽培模式配套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抓好现有果园的提质增效,鼓励精品果园的发展,尽快实现上街区果品生产由传统的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引导经济林果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拓展经济林果产业功能,大力发展高标准生态旅游观光果园。在经济林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建设旅游观光型经济林果标准园,实现经济林果业的提质增效[4-5]。
3 上街区目前林地保护利用存在问题
3.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2009年全区林地面积1 315.92 hm2,占国土面积的21.63%,森林覆盖率16.34%,分别低于郑州市和全国森林覆盖率8.58、4.02个百分点,林地和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在地域分布方面,林地资源分布不均,山区森林资源相对丰富,城区和一般平原农区森林资源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地的生态防护、景观游憩等多种需求。2009年上街区乔木林地(不含乔木经济林)单位面积蓄积量66.20 m3/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为86 m3/hm2)23.02%,林分质量总体不高。森林结构为人工纯林多、混交林少,中幼林多、近熟林和过熟林少,均为单层林,无成熟林和复层林,林龄结构不合理,群落结构简单。
3.2平原区域林地稳定性不高,时有林地逆转,增加林地较难平原占上街区陆地面积较大,随着郑州市和上街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平原区域大量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变化、林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以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平原区域用材林和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减少,时常转为耕地,林地逆转现象时有发生[6-7]。同时平原区域受基本农田保护、农产品生产任务等政策影响,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资源巨大需求的影响,可供造林绿化的土地十分有限;造林绿化用地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租地造林等方式解决,但是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租地价格不断上涨等影响,造林成本不断攀升,补充林地困难较大。
3.3林地保护利用缺少统一规划,林地利用率不高受传统观念影响,林地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林地保护利用意识不强,缺少中长期的科学统一规划,保护利用管理工作跟不上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形势,林地保护管理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8]。林地利用率不高,森林的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一是商品林经营较粗放,经济效益不高,投入产出比偏高;二是公益林生态防护和景观美化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4上街区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4.1林地分等级保护管理依据林地生产力、生态区位等因素对林地进行等级划分,有利于确定林地适宜的森林经营目标和经营利用程度,做到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实行适合相对质量等级林地的经营模式和利用方式,可以科学合理地指导经营和保护管理[9-10]。
根据相关技术规程[7],一般可将林地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上街区林地中I等(好)面积为223.35 hm2,占16.97%;Ⅱ等(较好)面积923.72 hm2,占70.20%;Ⅲ等(中等)166.60 hm2,占12.66%;Ⅳ等(较差)2.25 hm2,占0.17 %;Ⅴ等(差)为0。应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I等和Ⅱ等林地,控制I等林地逆转成农业用地。结合林地质量等级,再根据林地生态脆弱性及其生态区位重要性,可将林地系统评价定级划分为4个保护等级,上街区林地1 315.92 hm2,其中三级保护林地1 132.82 hm2,四级保护林地209.15 hm2。对于三级林地,要控制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等林地的征占用;在适度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建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商业开发用地和限制勘查、开采等其他项目用地;重点商品林地要实行集约经营和定向培育模式,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公益林在保证其生态系统健康和活力不受威胁的情况下,适度经营和抚育采伐,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对于四级林地,应严格控制林地逆转,限制采石取土等用地;推行集约经营、农林复合经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安排各类生产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生产力[11]。
4.2重点林业工程,促进林地新增加强对各类工程建设占用征收林地的监管与服务,严格执行占用征收林地定额制度,严格限制现有林地转为建设用地[12];不得在区域农业开发或开垦挖塘中挤占林地,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发挥生态公益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公益林地转为商品林地。
4.3区域差别管理,管制现有林地按照上街区功能导向,并结合开发强度及城市化水平细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区域面积2 970.26 hm2,林地面积26.5 hm2,森林覆盖率0.69%;限制开发区区域面积1 165.52 hm2,林地面积733.65 hm2,森林覆盖率48.52%;重点开发区区域面积1 949.22 hm2,林地面积555.77 hm2,森林覆盖率20.95%。
4.3.1积极保护并扩展优化开发区绿色生态空间。严格控制优化开发区建设用地,特别是工矿企业使用林地[4]。限制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开发区使用林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节约集约使用林地;通过造林绿化、生态治理等措施,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13]。
4.3.2支持重点开发区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积极支持城镇化、工业化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支持主导产业及配套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占用林地,尽力保障城市建设对林地的需求[14-15];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占用林地。鼓励建设高标准森林休闲公园、郊野公园,建设宜居环境;加强粮食产区、水源区生态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构建生态屏障。
4.3.3保障限制开发区生态用地需求。适度支持环境友好型的特色产业、服务业、公益性建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城镇建设使用林地;禁止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类林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16];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逐步减少城市建设、工矿建设和农村建设占用林地数量;通过生态脆弱区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积极扩大和保护林地,逐步增加森林比重。
参考文献
[1]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中国标准出版社.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界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 河南省上街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Z].2010.
[4] 邹永刚,覃伟.小金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3(6):77-79.
[5] 俞文仙,楼建华.富阳市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实施规划的对策措施[J].华东森林经理,2011(4):46-47.
[6] 胡继平,杨君临.当前林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5(4):1-4.
[7] 陈碧良.德化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257-260.
[8] 王景玉,张庭明.巴州区林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林勘设计,2013(4):55-57.
[9] 王柏昌,储冬生.平原地区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05(3):26-28.
[10] 于清.论黑龙江省林地保护规划的意义和加强林地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278-282.
[11] 何齐发,孙玉军.关于江西省林地保护利用的几点思考[J].林业经济,2011(6):26-31.
[12] 董荭英.青海省林地保护和利用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4):7-8.
[13] 田艳丽,徐娟.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分析与探讨[J].防火林科技,2009(1):96-98.
[14] 杨建洲,寇文正.我国林地保护制度的政策构想[J].生态经济,2000(10):14-16.
[15] 周振兴,虎彩莲.彭阳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7):242-244.
[16] 王莉娟.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对五营林业局森林资源的影响[J].林业林勘设计,2013(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