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15-12-18 12:37肖旺群汪海波王雪洁庄德红郭会娟
关键词:艺术类培养目标考研

肖旺群,晏 群,汪海波,王雪洁,庄德红,郭会娟

(1.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2.华东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肖旺群1,2,晏 群1,汪海波1,王雪洁1,庄德红1,郭会娟1

(1.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2.华东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设计艺术类专业应根据行业需求和学校专业实际并结合培养对象的实际需求分别从就业、创业以及继续深造等方向分类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适应社会对设计艺术类人才的需求。

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多元化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艺术领域的大繁荣。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将文学门类下的艺术学一级学科修订为与其它学科门类并列的独立学科门类,更是彰显了国家和人民对审美修养与艺术情操等精神文化的重视与追求。而作为艺术学门类下一个重要的一级学科——设计学,更是在诸多设计艺术类专家广泛参与下最终设置了8个二级学科。自此,我国设计艺术类人才培养建立起了较为合理、清晰、完整的学科体系。

一、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需求与供给现状

(一)“供”、“需”两旺,但“对接”不畅

当前,设计艺术类人才出现“供”、“需”两旺的局面。一方面,设计类专业成为我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全国几乎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设计艺术类相关专业,中国美术高考网上2014年公布的本科高校就有887所,而每年毕业生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已达数十万大军,这都说明“供”方市场的充沛与旺盛。另一方面,以创新为特征的经济环境也为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1]我国从国家层面也对设计艺术类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如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中特别指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在“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下,却无法回避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当前我国设计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产生了错位与偏差,某些程度上双方“对接”不够通畅。

(二)毕业去向成“多元化”趋势

根据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本次面临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大多数人(58.8%)认为应该找工作就业;一部分人(12%)认为应该继续读研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部分人(20.4%)认为应该自主创业;极少数人(4.8%)认为应当出国深造;也有人(3.7%)认为可以等几年再说。

本课题组通过对几十所设置设计艺术类专业的本科院校进行走访与调查发现,当前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毕业去向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就业——毕业之际已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实现就业。(2)继续深造——毕业后将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部分出国深造。(3)自主创业——毕业后自己独立或与他人合伙创办公司或企业。(4)参军——应征入伍。(5)考取公务员——进入公务员队伍。(6)“二战”——当年未能考取研究生,继续准备次年的考研。(7)自谋职业——毕业后自己到社会上谋生。每所高校会因自身状况的不同,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毕业去向也会不同,但大体都会在以上7个方面有所波动,如有的高校直接就业者多,有的高校继续深造者多,而有的高校自谋职业者多等。

二、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国内大部分高校进人标准的首要门槛就是学历,随着近几年的“水涨船高”,不少本科院校都要求应聘教师岗位者具有“博士”学位。高校为了提升教师总体学术水平、拓展国际化视野,需要部分高学历或者“海归”等人才,这都无可厚非。但无形中就把许多从事设计行业多年、实践经验丰富但不具备学历条件的优秀人才排除在外,这对于特别强调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的设计艺术类学科而言,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培养体系不健全

由于设计艺术学科属于新兴学科且近些年呈“爆发式”增长,办学定位不科学、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计划不合理、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学方法不得当或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等,都影响了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三)培养体系趋同化现象严重

目前,各校设计艺术类本科培养目标大体相同,造成各高校培养出来的设计艺术类本科毕业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设计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特征,市场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单一规格”产生了矛盾,这也是造成当前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自身价值难以体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多元化”培养目标的探索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两个“多元化”问题:一个是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毕业去向呈“多元化”态势,一个是社会现实需求呈“多元化”表征。近几年,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或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多元化培养”问题进行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较为丰硕的成果。如邵俊鹏等指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层次教育形式、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的现实必然性;[2]吴玉平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大众教育”时代较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之一;[3]刘敦虎等提出了以学生个性多元化和企业需求多元化为核心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SIER;[4]王恩华等指出社会分层理论及市场细分理论等为我国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提供了依据[5]等等,都是以整体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从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毕业去向中提取“直接就业”、“继续深造”、“自主创业”这三大主要方向,提出“学业型”、“学研型”、“学创型”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多元化”培养目标,以期解决新形势下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一)“学业型”培养目标

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不仅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区域经济特征等外部要素,还要依托本校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优势及行业特点等内部资源,充分认识到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的“创新性”、“实用性”特征等。

基于此,“学业型”培养目标核心就是通过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就能够顺利“直接就业”。该目标直指“就业”,是以社会对设计艺术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未来趋势为出发点,立足于区域经济及发展方向,依托本校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优势及行业特点等,塑造本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学科特色与在行业中的优势。要以培养“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设计艺术类本科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为主要内容,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具有良好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高层次人才潜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研型”培养目标

目前,“考研热”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连续9年达到百万人以上,连续四年以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诚然,这种趋势不仅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然而,在其背后也有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值得关注,其中对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打算考研的在校本科生普遍在两个时间节点开始着手准备,早一点的在大三下学期之初,晚一点的在大三年级暑假。而对于设计艺术类本科学生而言,从准备考研到考研结束这段时间让他们异常纠结与彷徨。而大三下到大四上不仅是设计艺术类专业核心课程最为密集的时期,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展开项目实战或案例实训的黄金时期。该阶段为设计艺术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更是后期就业求职过程中重要的砝码和竞争力,同样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种矛盾一直缠绕着考研的设计艺术类本科学生,使他们一直徘徊在“考研”与“就业”两个选择之间。

基于以上分析, “学研型”培养目标核心就是通过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就能够顺利考上研究生。该目标直指“考研”,是以社会对设计艺术类研究型高级人才的基础条件要求为出发点,以设计艺术类研究型高级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基础、能力基础与素质基础为主要内容,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三)“学创型”培养目标

大学生创业已成当前国家、社会和高校广泛关注的话题,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已成共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并未能形成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体系与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矛盾。目前虽然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创业教育类课程,但创业教育体系要么不完善,要么仅仅在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内以辅导方式运行,其实际地位并未得到有效确立。二是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制约着创业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创业教育体系还需要适配的优良师资和管理体制等,然而高校的绝大部分专任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极少具有相对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更不用说创业实践经验。即使有部分教师为了响应和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进行自我“转型升级”,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下企业、办公司试图提高自身的实践经历和经验,但却无法摆脱现行评价体系的制约。

基于以上分析,“学创型”培养目标核心就是通过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就能够顺利“创业”。该目标直指“创业”,是以社会对设计艺术类创业型人才的基础条件要求为出发点,以设计艺术类创业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基础、能力基础与素质基础为主要内容,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具有良好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四、结语

设计创新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国家战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层次设计艺术类人才。当前我国高端设计艺术类人才培养还难以满足需要。高校应在设计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上进行改革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晏玉珍. 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3-165.

[2]邵俊鹏,隋秀凛,高军,葛江华.本科“3M”创新教学与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9(6):119-127.

[3]吴玉平.创新人才的“金字塔”型多元化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51-54.

[4]刘敦虎,陶若铭,杨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背景[J].软科学,2013(9):107-126.

[5]王恩华,王莲英.论我国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64-66.

(责任编辑 文双全)

Research on the Issues of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for Majors Correlated with Art Design

XIAO Wang-qun1, 2, YAN Qun1, WANG Hai-bo1, WANG Xue-jie1, ZHUANG De-hong1, GUO Hui-juan1,

((1.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AHUT,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2. School of Art Design and Media,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It is necessary for majors correlated with art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mand the industry needs as well as the existed major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real demand from students, to mark out respectively the target for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further stud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from the society to the talents correlated with art design.

art design;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diversification

2015-06-20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3jyxm069);安徽工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招标项目(2013jy03)

肖旺群(1978-),男,安徽望江人,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G642.0

A

1671-9247(2015)06-0072-02

猜你喜欢
艺术类培养目标考研
我的考研故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