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从与“姑孰画派”的艺术传播探究

2015-12-18 12:37鲁勋洲
关键词:接受者画派艺术

鲁勋洲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2)



萧云从与“姑孰画派”的艺术传播探究

鲁勋洲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2)

由于史料匮乏,对于萧云从乡籍的考证和“姑孰画派”的界定出现严重分歧,研究遇到的瓶颈使萧云从与“姑孰画派”艺术信息的传播受到影响。应拓宽学术视野,并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多方位挖掘萧云从和“姑孰画派”的文化价值。

萧云从;姑孰画派;艺术传播

萧云从突出的绘画成就开创了“姑孰画派”,与当时的“新安画派”、“宣城画派”共同构成了皖南诸画派的中坚力量。作品得到了上至乾隆皇帝下至大臣、艺术同行乃至普通民间百姓的喜爱,不管是官方收藏机构还是民间收藏爱好者都对其啧啧称道。据学者考证,乾隆帝喜爱萧云从人物画作品,命内廷诸臣补绘萧云从《离骚图》并刻版刊行。[1]63这样,经官方对萧云从的推广与介绍,萧云从的艺术跃出安徽进入了国家画坛,其绘画作品甚至漂洋过海,进行着跨文化传播。然而,近些年安徽的“新安画派”、“宣城画派”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共同发力,引起了受众的注意、选择和记忆,推动了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新安画派”、“宣城画派”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和探索。令人遗憾的是,同属于皖南画派的萧云从和“姑孰画派”却在大众艺术传播中沉默,严重影响了人们从艺术角度对这一地域性很强的“姑孰画派”的历史贡献做出准确判断。笔者从艺术传播学的视域,分析其中的原由,以期唤起更多的接受者关注萧云从和“姑孰画派”的研究,使萧云从和“姑孰画派”回归到应有的历史坐标中。

一、萧云从生平史料信息的缺失

萧云从从小深受父亲影响,由北宋山水画开始学起。从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美术史料与典籍中我们也可以了解,萧云从青少年时代即怀抱积极追求功名的入世思想,崇祯年间中了副贡生。在50岁左右,萧云从回到故里,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以授徒、卖画为生。此时的他也逐渐看淡人世沧桑,闭门谢客,独思绘事。萧云从一生较少远游,他的足迹主要在安徽、江苏地域。对于其绘画风格的形成过程,史料没有过多的记载。至于萧云从的成长环境、研习过哪些名家作品以及师承渊源,也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萧云从是“姑孰画派”的中心人物,对于他的乡籍的探讨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清代学者黄鉞、宋荦、方文等认为萧云从是芜湖人;蓝瑛、沈德潜、夏文彦、张庚认为萧云从是当涂人。近些年以来,萧云从的乡籍考证再次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并引起了接受者和媒体的关注,而且参与讨论的各方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陈传席、沙鸥、顾平、李丛芹、刘诗能等人分别撰写文章对萧云从的乡籍进行论证,分歧焦点集中于萧云从乡籍“于湖”两字。“于湖”历史上位于当涂的东南,芜湖的东北,为两地共有的地方。由此,一些学者认为萧云从是芜湖人,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萧云从是当涂人。

作为传播中的艺术信息,萧云从和“姑孰画派” 数百年间经历了不断的被编码、解码和传递的过程。包括文字记载、刊行图册、人际传播等在内的传统传播方式令其作品得到了社会的好评。比如,萧云从作品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在其自身的授徒、交友、笔会、卖画等过程中获得广泛传扬。可见,人际传播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科技水平局限了传播手段的发展,导致了传播面的狭窄,接受者人数少,以至于因存在失误与分歧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进入现当代以来,印刷文字和电子期刊是主要的媒介,艺术传播扮演着用艺术信息沟通传播者和接受者的重要角色。“事实上,艺术本文的意义固然有赖于接受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重建,但是,也要看到,接受者意义的重建也依赖于艺术本文所提供的客观意义。”[2]既然萧云从的乡籍分歧如此大,无论接受者判断能力如何强,都无法将这一本文进行有效记忆,更不用说这一本文的继续传播了。这样,传播信道受阻,使艺术信息传播衰减,削弱了作为传播对象的萧云从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接受者心中的地位。

二、“姑孰画派”的争鸣

姑孰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属丹阳县,姑孰自隋朝作为当涂县治之后,宋时曾为太平州,元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3]从此,姑孰城作为当涂县治所在。萧云从属太平府人,府址在当涂县,当涂古称“姑孰”(因城中有“姑孰溪”而得名),[4]同时萧云从作《太平山水图》之跋,其将太平府的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合称为滨江姑孰,此图册描绘的景色都是太平地区的自然风光。鉴于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丰富性,“姑孰画派”所涉及的地域不仅仅属于今天的当涂县。

萧云从“画山水高森苍润,具有格力,遂成姑孰一派。”[1]10如此看来,“姑孰画派”的概念在清初便已存在。此后,“姑孰画派”的概念开始在美术史和画论书籍中出现,有的将其纳入“新安画派”,有的将其纳入“吴派”,有的将其纳入“黄山画派”。这些泛化的观点,令人们对于“姑孰画派”这一概念的界定趋于简单化,使“姑孰画派”变为其它画派的附庸,严重削弱了接受者对其自身独特风格的认识。萧云从是“姑孰画派”的开创者,向他学习绘画的学生多达数百人,但根据史料记载,这一画派的主干大多是萧云从的兄弟子侄,艺术信息经萧云从口传身授,信息传递的内容相对封闭保守。其成员缺乏创新,很难有机会吸收到别的艺术家有价值的艺术信息,所以艺术成就难以取得进步,成员难以有立腕大家,有的成员甚至没有作品传世。同时包括流寓到芜湖的画家,如陈延、孙逸、孙据德、释海涛、潘士球、周良、王覆端、方兆曾、韩铸等,萧云从与他们交往非生即友,由此看出,这一画派的成员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接受者对“姑孰画派”存在的历史真相表示质疑。这类因一人成功而形成的画家群体能否被称为一“派”是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正是这种质疑和争论,使接受者没有接收到清晰的信息,后续的艺术信息没有跟进补充与沟通,造成传播信息链条断裂。可见,对“姑孰画派”存在的质疑干扰了接受者对其本身的深入认识,使这一画派未能得到有力的定位。

三、现代传播策略的运用

萧云从和“姑孰画派”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存在,是在传统的农耕文明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时代特点,通过文字记录、绘画作品等传统媒介流传不衰。当下已经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可是专家、学者之间的种种分歧却严重影响了现代传媒对萧云从和“姑孰画派”的深入解读。史论介绍基本上三言两语的表面概括,相关专著论文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由美术学视角切入研究,跨学科的研究还很少,画册、视频的传播手段单一,内容重复。而对这一问题的有效突破正是学者们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从传播对象上看,萧云从现有300余件传世作品,均被中外国家机构或私人收藏,这为我们提供了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探讨的资料,从而为传播萧云从作品的艺术价值找到切入点。专业的研究者理应通过复制、摄影、购买等多种手段对这些散存于各地的相关文化遗存进行充分整理、挖掘、研究。惟有如此,才能令受众对萧云从作品这一珍贵的传播对象进行全面了解。

从传播方式上看,针对不同的收藏方式和收藏地域,利用不同传播媒介,充分发挥展览馆、博物馆、出版社、艺术学院、因特网等作用,根据传播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在媒介组合中取长补短,形成一个立体、多层次的艺术传播系统,以期能够达到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传播效果。比如,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对照萧云从描绘地方实景山水的作品,探寻其中所展现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这样,不仅扩大了萧云从和“姑孰画派”作为艺术信息的丰富性,又在民族艺术的传扬中提升了安徽的地域文化内蕴。这正是现代学者和艺术家们在深入研究萧云从和“姑孰画派”时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从传播内容上看,根据艺术传播学理论,内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5]由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萧云从的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内因必然是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变迁等外在信息系统存在着某种联系。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画论史料记录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挖掘不同时期萧云从与外界的互动,探索其作品风格变化成因。同时,这一学术探讨过程也即是对萧云从及“姑孰画派”相关信息的深入传播过程,由此提升萧云从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格调。可见,这一艺术信息要始终被置于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并在流动中对接受者的反馈进行调节引导,从而扩大接受者范围。

四、结语

尽管竭尽所能地厘清历史真相是研究者们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是接受者清晰地了解被传播对象的基础,但又不能仅囿于此。对于萧云从的乡籍考证和有关“姑孰画派”这类带有争论与分歧性质、一时又难以解决的学术问题,学者们虽然不能回避但是也绝不能就此而束缚了手脚。应从扩大萧云从和“姑孰画派”的传播力度方面着眼,超越这一分歧,尽量拓宽学术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挖掘萧云从和“姑孰画派”的文化价值,并调动多种传播手段,使这一宝贵的民族遗产能够在文化的流传中历久弥新,光芒永存。

[1]何秋言.萧云从山水画中的地方性实景风格研究——以《太平山水图》和《归寓一元图》为例[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

[2]邵仁培.艺术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152.

[3]徐青.“姑孰画派”的界定[J].新视觉艺术,2011(3):17-18.

[4]顾平.萧云从山水画艺术风格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9(3) :53-58.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1.

(责任编辑 文双全)

An Exploration of Xiao Yuncong and Artistic Communication of Gushu Painting

LU Xun-zhou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Due to the lack of historical records, serious disagreement remains over Xiao Yuncong’s native place and definition of Gushu Painting. Difficulties met in the research have caused negative effects in artistic communication of Xiao Yun and Gushu Painting. Academic version should be broadened to extract comprehensive cultural value of Xiao Yuncong and Gushu Painting with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Xiao Yuncong; Gushu Painting; artistic communication

2015-07-05

鲁勋洲(1969-),男,安徽宣城人,安徽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J203

A

1671-9247(2015)06-0065-02

猜你喜欢
接受者画派艺术
长安画派应有时代尊严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纸的艺术
立体画派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