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黎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苏轼游踪与皖江人文景观
汪 黎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通过考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诗词文和相关文献、游历皖江寻觅苏轼遗踪,发现苏轼一生曾三过皖江,留下了各种形式的文学和书画创作,此外,还在皖江留下了其它珍贵的墨迹,与他有关的文苑佳话至今为人传诵。考察苏轼与皖江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解读苏轼生平及研究发展皖江的地方文化。
苏轼;皖江;人文景观
皖江地区是指长江流域的安徽段,覆盖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除绩溪县)和滁州东部。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在皖江又留下怎样的遗风雅韵?为皖江带来什么样的人文景观?本文将就此作详尽的考证。
苏轼在皖江的行踪有据可查的只有三次,且都是匆匆路过,总逗留时间约一个半月,但也留下了不少各种形式的文字和笔墨。按检中国书店影印之世界书局1936年版的《苏东坡全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文集》、《苏轼诗集》、《苏轼词编年校注》、《苏轼年谱》,其中可以考定作于皖江的,就有诗24首、词1首、铭1首、赞1首、启1篇、题跋4篇、杂记1篇、尺牍11篇、碑刻或录他人诗文3篇、画1幅。苏轼的创作加深了皖江文化的底蕴。
(一)黄州归来过皖江,舞文弄墨犹慷慨
1084年,49岁的苏轼量移汝州团练副使,四月上旬,携家眷离开生活了五年的贬所黄州,六月上旬,从江西湖口进入皖江。
快到池州时,接到池州太守王琦的来简,船到池州,两人共登萧丞相楼,苏轼书写弟弟苏辙的诗《藤元发令赋萧丞相楼二首,眉扬苏辙》赠与王琦,并跋云:“元丰三年五月,家弟子由过池。元发令作此诗,到黄为轼诵之也。七年六月,轼从文玉兄登斯楼,因为录出赠文玉。时子由在筠州,将复过此。”[1]佚文汇编卷五2552在池州,苏轼疮疖大作,王琦对他照顾有加,苏轼离开池州后,两人继续书信往来。
据传,苏轼此次经过铜陵,与学生黄庭坚同游县治南偏北处陈公园,此园为太学生陈涉所建,园内有二池,景色可观。《题陈公园内有二池》或作于此时,诗云:“春池水暖鱼自乐,翠岭竹静鸟知还。莫言叠石小风景,卷帘看尽铜官山。”[2]增补篇2789描写了陈公园幽静的自然景色,尤以池边用石块叠起的假山风景为佳,不出园门,就如同看尽整个铜官山的美景。又以鱼乐鸟还暗露归隐山林、返归自然的心态。现今在铜陵天井湖公园,还建有“宋代诗人苏轼、黄庭坚的咏诗亭”,[3]但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年谱》并无此记载,又据扬庆存先生考证,苏黄第一次会晤应在1086年春。[4]因此,苏轼在游陈公园时是否有黄庭坚陪同还有待考证。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诗集》转引《名胜志》载:“铜陵县东北隅,有陈公园,园内有双池,苏子瞻、黄鲁直常游。”[2]卷四十八2637后人可能将“常游”附会为“常同游”。
将到芜湖时,太平州知州毕仲达来启,苏轼答启曰:“方兹入境之初,遽已诲音之辱……路转湖阴(今芜湖),益听风谣之美。神驰铃下,如闻謦咳之音。”[1]卷四十七1358六月二十三日,舟过芜湖,苏轼应承天院僧人蕴湘之邀,书《湖阴曲》相赠,并跋云:“元丰五年,轼谪居黄州。芜湖东承天院僧蕴湘,因通直郎刘君谊,以书请于轼,愿书此词而刻诸石,以为湖阴故事。而鄂州太守陈君瀚为致其书,且助之请。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舟过芜湖,乃书以遗湘,使刻之。”[1]卷六十七2095-2096蕴湘将苏轼所书刻于“玩鞭亭”中,供游人观览。古代,“玩鞭亭”在芜湖郊北二十里,“玩鞭春色”乃芜湖八景之一,元代遭毁,后又经多次重建修缮,清末又毁,民国初仅存遗址。但晋明帝遗鞭缓兵的故事和温庭筠、苏轼的题咏至今为人传颂。1984年芜湖人在汀棠公园内重建玩鞭亭,恢复了“玩鞭春色”的景观。
船到当涂,苏轼在“发书笥”时意外发现了儿时父亲苏洵所赠的天石砚。此砚在“乌台诗案”期间丢失,今日失而复得,苏轼大喜过望,遂作《天石砚铭》,并将此砚转赠给身边的两个儿子苏迨和苏过,嘱曰:“其匣虽不土,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1]卷十九556
在当涂,苏轼会见了当涂籍诗人郭祥正。郭于本年被“勒停”闲居当涂姑孰堂。苏轼在郭家酒酣耳热之际,趁兴在郭家白色的屏风上作竹石图一幅,郭惊喜之余,也即刻作诗一首,又取下床头悬挂的两把古铜宝剑,一并赠与苏轼。苏轼索性又回赠一首。诗题为《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二》[2]卷二十三1234-1235,诗云: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
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芒。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苏轼以诙谐豪迈之笔,生动展现了自己醉中绘画的构思创作过程,并对郭诗和宝剑大加赞赏,剑好诗也好,诗剑亦争芒。诗与画堪称双绝。十八年后,苏轼病逝次年,郭家的这四扇“髹屏”成为珍贵文物,流落到荆南。黄庭坚去看恩师墨宝,作诗《次韵东坡先生屏间墨竹》:“郭家髹屏见生竹,惜哉不见人如玉。凌厉中原草偃风,岁晚一棋终玉局。巨鳌首戴蓬莱山,今在琳房第几间。”郭祥正在诗后跋曰:“东坡作于予家漆屏之上,观鲁直之诗,可以见其仿佛矣。”[5]苏轼赠郭祥正诗,曾传入京城。到了南宋,苏轼和黄庭坚的手迹都成了珍贵文物。
苏轼在姑孰堂下读《姑孰十咏》,怀疑不是李白所作,与郭祥正发生争执。据《陆放翁全集·渭南文集》卷四十四载:“李太白集有《姑孰十咏》,予族伯父彦远,尝言东坡自黄州还,过当涂,读之抚手大笑曰:‘赝物败矣,岂有李白作此语者。’郭功父争以为不然,东坡又笑曰:‘但恐是李白后身所作耳。’功父甚愠。盖功父少时,诗句俊逸,前辈或许之,以为太白后身,功父亦遂以自负。故东坡因是戏之。”[6]苏轼以后在《书李白十咏》一文中又继续为自己的观点求证:“见孙邈,云闻之王安国,此乃李赤诗,秘阁下有赤集,此诗在焉,白集中无此。”[1]卷六十七2096李赤生前爱自比李白,故名赤,但苏轼以为李赤诗句浅陋,远不及李白。
郭祥正晚年自号醉吟先生,有一幅自斟自饮的肖像画,苏轼见之,题《醉吟先生画赞》,云:“黄金斗,碧玉壶。足踏东流水,目送西飞凫。拥髻顾影者,真子干之侍妾;奋髯直眎者,非列仙之臞儒。”[1]卷二十一602当涂人吕行甫,酷爱藏墨,人称“墨颠”,不幸短命而死。苏轼此来,郭祥正取出好友吕行甫的遗墨给苏轼观赏,苏轼作《书吕行甫墨颠》以记之,使吕能闻之后世。
当涂的地方官奉议郎方彦德,家有一方龙尾砚,甚奇,苏轼作《龙尾砚歌》相赠以求之,诗中不乏对龙尾砚的赞美之辞,歌前有小序云:“余旧作《凤咮石砚铭》,其略云:苏子一见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已而求砚于歙,歙人云:‘子自有凤,何以此为?’盖不能平也。奉议郎方君彦德,有龙尾大砚,奇甚,谓余若能作诗少解前语者,当奉饷,乃作此诗。”[2]卷二十三1235-1236
苏轼在黄州谪居期间,与黄州太守徐君猷相交甚厚,这次过当涂,遇见了徐曾经的一个宠妾胜之,想到徐君猷新死,胜之就已转侍他人,不由倍增感伤,虽然美人歌喉仍然圆润如珠、舞姿依然缥缈若仙,苏轼也掩面不忍再看。心绪难以平静的苏轼遂填词一首《西江月·姑孰再见胜之,次前韵》,[7]词云: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裹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娥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词中对老友仙逝无限感伤、无限缅怀,感叹生命易逝、流水无情。其实宋代歌妓没什么地位,为生计所迫转侍、取悦于他人也无可厚非,只是苏轼对徐感情太深,自己的有情与胜之的无情不经意间成了鲜明对比。
苏轼在当涂逗留数日,又继续舟行,于六月底抵金陵(今南京)。
(二)赴粤途中心茫然,姑孰城内定家事
1093年9月3日,庇护元祐党人的神宗母亲高太后病逝,支持新法的哲宗皇帝开始亲政。不久,苏轼一连四次遭贬,被责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六月下旬,苏轼携家眷离开金陵,过慈湖夹(今属安徽当涂)时,狂风大作,苏轼在给友人任伯雨的去简中提及:“某在慈湖夹阻风已累日。今日风亦苦不顺,且寸进前去,恐亦未能远也。”[1]卷五十七1707可知,他在慈湖夹因风浪滞留数日,离开时也不顺风,船行艰难。苏轼在此作《慈湖夹阻风五首》[2]卷三十七2034-2035,诗云:
其一
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其二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其三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其四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其五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这五首诗描写到当涂慈湖夹风浪的险恶和严重的水灾景象,如同人生宦海惊波,但绝望中也存有希望,卖饼的小船,山前的墟落都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的惊喜。在狂风巨浪中“弱缆能争万里风”,展现出可贵的与命运抗争的信念和决心。当小船贴着水村倾斜着通过险窄的水路,使他进一步省悟到其实人间处处都有峭壁巉岩。自己的遭遇只是沧海一粟罢了。
船至当涂,苏轼又接到诰命,再次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今属广东)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感到问题严重,得重新安排家事。“初欲独赴贬所,儿女辈涕泣求行”[1]卷六十1820,于是决定让苏迨携家人归阳羡(今江苏宜兴)。只带幼子苏过、侍妾朝云和两位女婢奔赴惠州。六月二十五日,与苏迨分别,因念“迨好学知为楚词,有世外奇志。”[1]卷六十六2072遂书写了六篇赋赠给苏迨,又在后跋数语点明书写原委和时间,以作留念。家事安排妥当后,苏轼与家人告别,离开当涂,沿江西上,经彭泽,过九江南下,于十月二日抵达惠州。
(三)劫后北归访故友,无尽沧桑心已平
1100年,宋徽宗即位,朝政暂由一向庇护元祐党人的神宗皇后摄政。苏轼几次接到内迁的诰命,于是,苏轼决定北归。
十二月,途经韶州(今广东韶关),在南华寺听从李公寅劝说,欲卜居龙舒(今安徽潜山)。并将自己的意愿写成诗:“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2]卷四十四2411诗中对卜居龙舒极为神往。苏轼在给舒州隐士李惟熙的信中也表达了这个意愿:“偶得生还,平生爱龙舒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1]佚文汇编卷三2488,在给苏伯固的信中也提到:“住计龙舒为多,……龙舒闻有一官庄可买,已托人问之。”[1]卷五十七1742所托之人可能就是李惟熙。
1101年4月中下旬,66岁的苏轼由江西湖口进入皖江,途经池州、铜陵。《舆地纪胜》卷二十二《池州》载:“李翰林祠堂,在铜陵五松山宝公院。太白游五松山诗云‘登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后,东坡、关澥、米芾与李纲俱有诗。”可知,苏轼为李白祠堂题了诗,还观光了陈公园,故地重游,又题诗两首,诗云:[2]卷四十八2637
其一
南北檐楹照绿波,濯缨洗耳不须多。天空月满宜登眺,看取青铜两处磨。
其二
落帆重到古铜官,长是江风阻往还。要似谪仙回舞袖,千年醉拂五松山。
陈公园、五松山的美丽风光使苏轼流连忘返,欲学李白在五松山长歌舞袖,醉酒吟诗。山上原建有太白楼,后毁于战火。现已辟为天井湖宾馆
船过芜湖,应韦许之请,题诗《寄傲轩》相赠,《诗集》卷三十一《寄傲轩》题下合注云:“深道,名许。《一统志》云:芜湖人,从李之仪学,不事科举,筑室,榜曰独乐。元符间,诸公遭贬逐,许遇有过江上者,必款接周急。自号湖阴居士。又据其裔孙韦谦恒云:宋时自江西避难芜湖,颜所居曰寄傲轩,康熙年间,于芜湖县南半里,掘地得古碑,题曰:‘宋独乐居士韦深道先生墓’,就其处建祠焉。”[2]1640诗中对寄傲轩主人韦许不慕名利、知足常乐、悠游自在的人生方式和境界表示赞许,名为寄傲轩,实写寄傲轩主人的傲骨。
四月下旬,抵当涂。与老朋友郭祥正再度相见,二十四日,郭祥正来访,将两首欲寄而未寄的诗呈给苏轼,两诗将苏轼比拟为画中的“雪鹊”,联系苏轼的宦海沉浮有感而发。苏轼的和诗云:[2]卷四十五2454
其一
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总是归。
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今悔不卑飞。
其二
可怜倦鸟不知时,空羡骑鲸得所归。
玉局西南天一角,万人沙苑看孤飞。
以“云鹏”自比,在疲倦和“悔不卑飞”的痛苦的人生思索中寄寓深奥的哲理,隐藏着真正的坚持。
苏轼还在当涂撰写了《戒酒诗碑》,此碑不知作于何时,当涂原有石刻,《年谱》引清抄本《当涂县志》第二册《名迹》载,此碑在府学尊经阁墙下。[8]1398现在的199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当涂县志》已无此记载。
苏轼在与钱世雄的回简中约其和程德孺在金山会面,并寄十一诗。李之仪除辇运,有简寄苏轼,苏轼在答简中鼓励安慰李之仪,云:“某已得舟,决归许,如所教。……见报,除辇运,似亦不恶。近日余日,时有如人所料者。”[1]卷五十二1543)四月底离开当涂,与刘安世同道至金陵,在金山会程德孺、钱济明,决议定居常州,但在前往常州的船上,不幸染上疾病,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
1081年2月27日,在黄州的苏轼书写《观自在菩萨如意陀罗尼经》赠与宣城广教寺的僧人模上人。15年后,宛陵乾明寺椤严讲院行者徐怀义将其摹刻于石,又将两石分列置于广教寺双塔上。广教寺双塔位于宣城敬亭山南麓,是两座比肩并立、高二十多米、各有七层的砖结构的方形无顶古塔。塔的第二层内壁东塔之东面、西塔之西面均横嵌着苏轼所书正楷碑刻,署款为“元丰四年二月十七日责授黄州团练副使眉扬苏轼书赠广教寺院模上人”。苏轼的墨迹,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苏东坡观自在菩萨如意陀罗尼石刻》(原注:在郡北门外十里广教寺塔颠,塔经火毁,石亦腐不可搨,仅向收藏家借得一阅,今录书刻月石,摹勒姓名于右):‘元丰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责授黄州团练副使眉□苏轼书,以赠宣城广教模上人’”[8]501可知,石刻原镶嵌在塔顶,只是塔经火毁,石刻也为收藏家所藏,今天敬亭双塔的石刻是否是原石刻,塔嘉庆以后有无重建重修,还需要考古鉴定。古塔虽然于1956年后经国家拨款重修,仍是一片荒凉景象。塔最初建于何时也无从知晓。
天柱山摩崖石刻是安庆的一大人文景观,宋代文人多有题刻。苏轼的题刻在河床石面上:“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应是怀念王安石所作,创作年代已不可考,若为真迹,那证明苏轼曾游天柱山。
《苏轼文集》卷七十一有文《记公择天柱分桃》,有人据此文推断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曾到舒州与李公择同游天柱山。《苏轼年谱》卷十九载,元丰三年十一月,“李常(公择)按部来。与常游寒溪西山,应常请,作《菩萨泉铭》。常尝为言天柱寺分桃事。”[8]491据此可知,是李常到黄州来看望苏轼,对苏轼说了自己在天柱寺分桃的事情。苏李同游天柱山有误。
1093年,苏轼至舒州(今安徽潜山),与好友张商英、苏子平共游天柱山灵仙观。欣然赋诗《灵仙观》。又写诗《游潜山叙寄张子平》,前有小序,序首云:“商英与子平别于广汉,二十八年元祐癸酉(1093),会舒州,遂相与游潜山。四月丁巳,出北门遵松径行十里,至灵仙观。”[9]但遍查《年谱》,并无苏轼此年游舒州的记载,《苏轼诗集》和《苏东坡全集》也没有收录这首诗,琚小飞根据史料考证出:此诗乃张商英所作,《天柱山志》所录有误,致使研究者以讹传讹。[10]《天柱志》第七章第三十六节所引的《灵仙观》,遍查各本苏轼诗集,也均未刊录,或也为伪作。
1091年11月,苏轼守颍州(今安徽阜阳),好友刘季孙得荐知隰州,从杭州经高邮、滁州,迂道来访。刘季孙过安徽滁州时,滁州知州王诏托他请苏轼书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11月21日,苏轼写成,王诏刻之于石,并作诗相谢,苏次韵回赠《次韵王滁州见寄》,诗中肯定了滁州几任太守的德才和政绩,并表示了想去琅琊山一游的愿望。《苏轼年谱》引《舆地纪胜》卷四十二《滁州·景物下》载:“四贤堂,祠内翰王公、欧阳文忠公、张文定公、曾文昭公。尽画于琅琊山寺中。后又刻东坡像为五贤。郡守张商英诗云:‘文昭、文定与文忠,内翰元之共四公。政事风流俱第一,典刑人物更谁同。能诗只有东坡老,到处唯寻六一翁。欲遣滁阳招作客,五星同聚此堂中。’”[8]1012张商英可能是王诏的后任,那张诗所叙祠内的东坡像应是王诏所刻。可惜,不到三百年,醉翁亭和四贤堂就毁于战火,明洪武八年,文学家宋濂在《琅琊山游记》中提及:“沿溪而上,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伙,兵后焚炼为垩殆尽。亭后四贤堂,亦废。”[11]后经历代几次重修,现在的琅琊山醉翁亭风景区设有重修的醉翁亭和二贤堂等景观。
苏轼还有两篇题画之作也与皖江山水有关。舒州籍的北宋画家李公麟曾长期归隐安徽桐城,在龙眠山下建“龙眠山庄”,号“龙眠居士”。他择龙眠山庄及周边的二十胜景,作《龙眠山庄图》,极尽龙眠山水的无边风月。苏轼欣然撰跋,跋中有云:“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12]并嘱其弟苏辙对二十景一一赋诗。苏轼苏辙俩兄弟的题作与李公麟的画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形神具备,幽静雅致、富有生活情致的龙眠山庄全景。可惜,龙眠山庄昔有的“建德馆”、“墨禅堂”、“雨花崖”等二十胜景,如今馆、堂、阁已不存,但崖谷诸胜,旧貌依稀。
安徽省宿松县有座小孤山,是长江中一座孤岛。l078年苏轼在徐州任知州,在观看唐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思训的《长江绝岛图》真迹后题诗一首,名为《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云:“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鬓,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2]卷十七873诗歌描写了大孤山小孤山所处的幽僻开阔的环境,突出“孤”字,又用拟人手法描绘它们的奇特秀美,并幽默地打趣道,船上的乘客们,不要再为大孤小孤的美色痴狂了,因为小姑(小孤山)前年已经嫁给了彭郎。李思训的这幅画已失传,但苏轼用诗歌将其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使人犹如看到原画一般。也使原为自然风光的小孤山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皖江对于坎坷一生的苏轼来说,只是漫漫长途中的一小段。但苏轼在皖江留下的创作和人文佳话,丰富了皖江的文化内涵,至今为皖江人民所传诵。苏轼不惜笔墨赞美皖江的山水,皖江人也爱戴苏轼。考察苏轼与皖江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解读苏轼的生平和研究发展皖江的地方文化。
[1]苏轼.苏轼文集[M].茅维,编.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2]苏轼.苏轼诗集[M].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刘骏,齐炜.安徽旅游资源[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57.
[4]杨庆存.苏轼与黄庭坚交游考述[J].齐鲁学刊,1995(4):33.
[5]史季温.黄庭坚诗集注:山谷别集诗注[M].刘尚荣,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1487-1488.
[6]陆游.陆放翁全集[M].世界书局1936年版.北京:中国书店,1986:274.
[7]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512.
[8]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天柱山志编辑委员会.天柱山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58.
[10]琚小飞.《天柱山志》所录苏轼诗作辨误[J].唐山学院学报,2013(1):62.
[11]琅琊山志编纂委员会.琅琊山志[M].合肥:黄山书社,1989:153.
[12][宋]苏轼.苏东坡全集(上册)卷二十三[M].世界书局1936年版.北京:中国书店,1986:304-305.
(责任编辑 汪继友)
On the Travelling by SU Shi and the Humanities Landscape in Wanjiang
WANG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HUT,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It is found in the inquiry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poem and poetry made by SU Shi, master writ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as well as in my journey for his whereabouts of travelling that he visited Wanjiang for three times in his life and left varieties of creations in literature and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Besides, there still exist other precious writings and paintings, and much-told stories related can also be heard in many areas in Wanjiang. And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master writer and Wanjiang is helpful to the further explanation to his life as well as t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SU Shi; Wanjiang (region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Anhui); humanities landscape
2015-05-12
汪 黎(1976-),女,安徽宣城人,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K825.6
A
1671-9247(2015)06-0051-04